中建史复习提纲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8226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史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建史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建史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建史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建史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建史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史复习提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部分基本特征概况一章 1 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区别 142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1.分隔 2.按人分区为主 3.微型宇宙 4.室内外合作 5.主从单元的串联 6.线形公共空间 7.接合而非转化8.正格与多格并存 9.人工与自然分离 10.室内的两套尺度 11.简单的背景 12.二维线条的构图 13.带故事的形式3 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类型和各自特点4 单体建筑与群体组合特点5 传统建筑的工官制度,著名的工官工匠及主要作品,相关建筑著作发展概况一章 1 原始社会时期穴居和巢居的代表建筑遗址2 什么是干阑式建筑,什么是版筑3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

2、遗址、安阳小屯山晚商殷墟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的主要特点4 高台建筑(台榭式建筑)的出现,其主要特点及盛行时期5 汉代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 P296 汉阙的特点及代表实例 P307 佛教传入后在魏晋时期带来建筑风格上哪些转变 318 古代从席地而坐的矮足家具向垂足而坐的高足家具的转变 339 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其设计建造者 李春10 元代著名的天文建筑遗址及设计者 河南登封观星台 郭守敬 11 明代砖的普及带来建筑建造和建筑类型上的改变 4512 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 南京报恩寺塔 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13 汉至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官式建筑

3、的木构架技术的转变及建筑风格上的转变1. 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都已出现高台建筑被多层木楼阁建筑取代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斗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屋顶形式多样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东南地区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的繁荣佛教的传入使佛教建筑发展:佛寺、佛塔和石窟 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有了较大发展 高坐具、高家具的出现使建筑内部也随之增高在石刻方面技术水平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 3. 唐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的成熟期:建造规模宏大 建筑布局水平提高 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解决了前期大体量木构架技术问题 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 砖石建筑

4、取得进一步发展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4. 宋代建筑发展特点概要: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的变化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数制 建筑群与建筑空间的组合 建筑装修与色彩大有发展 砖石建筑有了新的发展 造园活动多 5. 明代建筑发展概要: 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形成新的定型木构架 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斗拱装饰化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明代后期私家园林发达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6. 清代建筑发展概要: 园林达到了极盛期 藏传佛教建筑兴盛 民居建筑百花齐放 简化单体木构设计 建筑技艺有所创新14 唐 南禅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天台庵 广仁王庙 、宋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

5、尼殿 转轮藏殿 河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太原晋祠圣母殿 、辽、元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 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 、明清的现存代表木构殿堂(阁)建筑及主要特点城市建设一章 1周礼考工记匠人中规定的都城规划制度是什么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及其对历代都城规划的影响2 城郭之制,典型实例春秋淹城“三城三河”的特点 513 古代城市形态发展沿革以及汉至明清各朝代都城规划布局的主要特点(包括西汉长安、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北宋汴京、元大都、明清北京)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沿革: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 夏商周)以龙山文化晚期的筑城活动

6、为开始,以防御和保护私有制为目的,以夯土和版筑为技术手段。 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春秋 汉) 春秋封建制的建立,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地方势力的增长,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建设高潮,产生了城市管理和布局形式 封闭的里坊制,周礼中还制定了都城规划的等级和制度。 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三国 唐) 曹魏邺城的转折点,布局规整,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皇城居中,全城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井字格划分的里坊格局。北魏洛阳在邺城的基础又有新的发展,加强了城市南北中轴线的主导作用。隋唐长安是封闭里坊制的代表城市。 第四阶段:街巷制确立期(宋 清) 盛唐以后,我国古代的工商业和城市经济

7、逐步发展起来,至明、清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的依附关系、等级制度日渐松弛,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这种历史发展趋势,从北宋国都东京汴梁开始,原先封闭形态的里坊制度和市场制度,完全为开放式的街巷制所取代。4 北宋汴京城市格局的改变以及原因 63 打破里坊制 城市立体空间得到扩展 加强都城的军事防御性 城市河道纵横、桥梁密布 开创了宫城前御街千步廊制 防火设施和绿化带的建设 5 元大都的规划主持者 刘秉忠 和水系规划者 郭守敬 也黑迭二名词:瓮城、马面、城垛、闾里、里坊、御街千步廊住宅与聚落一章 1 住宅按构筑类型的划分、各自不同特点及分布范围 84构筑类型分类法 1.木构抬

8、梁、穿斗与混合式 2.竹木构干阑式 3.木构井干式 4.砖墙承重式 5.碉楼 6.土楼 7.窑洞 8.阿以旺 9.毡包2 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及使用特点 913 窑洞的类型 98名词:乌头门、阿以旺 90、云南一颗印、垂花门宫殿、坛庙、陵墓一章 1 周代确立的宫室制度,及其对后世宫城建筑规划布局的影响2 宫殿建筑在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特点 1093 明清北京故宫的布局特点和艺术成就 宫城称为紫禁城,宫墙外护城河环绕,四面开门,南午门,北玄武门(清改神武门) ,两侧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都设重檐门楼,城墙四隅角楼。 外朝部分 武英殿 太和门、前三殿(太和、中和、保和) 文华殿 内廷部分 西路 养心殿

9、、慈宁宫、慈宁花园寿安宫、寿康宫中路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东六宫、西六宫、嫔妃住所东路 奉先殿、皇极殿、宁寿宫、乐寿堂、乾隆花园其它 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三所、手工业作坊 故宫建筑艺术成就: 规模宏大 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外 朝 治 朝 燕 朝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皋 门 库门 稚门 应 门 路 门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门 乾清门 中轴线艺术,体现严整的秩序 空间的创立和渗透,通过院落组合,大与小的对比,门与廊庑,闭与敞的转换等 建筑处理的对比衬托手法,包括规模、开间、屋顶、高度、装饰、色彩等 建筑小品:华表日规、嘉量、铜龟、铜鹤、日晷、九龙壁等4

10、 坛庙建筑的分类 1185 北京天坛的布局特点以及在营造其建筑群体空间艺术上使用的设计手法 天坛在营造建筑群体空间中最重要的是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采用的是象征的手法; 天坛的建筑布局,反映了古代建筑师卓越的空间组织才能。为了明确突出主体,采用中轴线的布局,轴线上的建筑组群左右完全对称; 轴线上的各组建筑也采取突出主体的手法,或通过附属建筑的高矮、体量、形式、色彩等的对比来加强主体建筑的崇高; 天坛的单体建筑设计精美,建筑组群的景观构图绝佳; 在天坛中大片的柏林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祭祀时增加肃穆感。6 陵墓在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特

11、点(一)不封不树 原始时期 (二)墓而不封 秦之前 (三)方上时期 汉 北宋(四)宝城宝顶 明清 7 唐乾陵的布局特点 1368 明十三陵的布局特点 陵区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各据冈峦,面向中心 长陵; 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 为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神道略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 轴线长而富于变化,各单独陵墓的空间变化也很丰富。 名词:门阙制(或宫阙制) 、石象生、明堂、辟雍、方上、因山为陵 唐乾陵 、方城明楼明堂: 古代重要的一类礼制建筑,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 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

12、雍,圆形像辟,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一说辟雍为古代做学问的场所,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 宗教建筑一章 1 佛教与佛教建筑本土化过程印度佛教建筑原型:A 窣堵坡 (佛塔 ) B 支提 (石窟 ) C 精舍 (修炼、居住之地佛教传入中国,带来了三种新的建筑形式:A 寺院 B 佛塔 C 石窟2 中国佛教的类型与分布范围藏传佛教: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汉传佛教:五台 (文殊 )、普陀 (观音 ) 、九华 (地藏 ) 、峨眉 (普贤 )南传佛教:小乘佛教,西双版纳3 佛光寺大殿平面、立面外观特点,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处理手法 1464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的主要特点 150,观音阁的结构

13、特点 1525 佛塔的中国化过程6 佛塔的分类与代表实例1. 按材料分:1)木塔:永宁寺塔 佛宫寺释迦塔2)砖、石塔:大雁塔(慈恩寺塔) 河北定县开元寺塔 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3)砖木混合塔:苏州报恩寺塔(北寺塔)4)金属塔:广州光孝寺东西铁塔 福州千佛陶塔2. 按形式和结构类型分 :1)楼阁式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副阶周匝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2)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小雁塔(荐福寺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 3)单层塔:神通寺四门塔4)喇嘛塔:妙应寺白塔 5)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3. 其他:1)小乘佛塔2)风水塔3)风景塔4)塔林7 塔的平面形式的演变8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166、河南

14、登封嵩岳寺塔的年代与主要特点 1709 妙应寺白塔的设计者 阿尼哥10 最早的石窟营建时间 178 和特点 17711 三大佛教石窟的所在地、营建年代及各自特点 177名词:舍宅为寺 144、生起、侧脚、批竹昂、偷心造 146、计心造、明袱 147、草袱、叉手、托脚、抱厦、彻上明造、平坐、叉柱造、副阶周匝、叠涩、须弥座生起: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生起依次 2 寸,使檐口呈一缓和曲线的做法。侧脚: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故建筑最外一圈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一定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做法叫作侧角。出跳的拱或昂头上没有横向的拱和枋称为偷心造,反之为计心造。叉手:支托于脊檩下两侧之斜撑托脚:支托于各金檩斜下方之斜撑梁架分两套:天花上的明袱和天花下的草袱抱厦(龟头屋 ):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 1 间或 3 间,插入部分叫抱厦。彻上明造 :不用天花,梁架露在外面的做法平坐 :楼阁或楼阁式塔等楼层之间的结构层,通常外檐挑出平台,置栏杆。叉柱造:上层柱之下端施十字开口,插入下层柱上之斗拱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