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6321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本科能源审计重点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审计试题类型:单选题 70(70 分)简答题 4(20 分)论述题 2选 1(10 分)【单选题部分】1P2. 能源是提供有用能的各种资源,以下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电能2P3. 所谓能量,是指物体做功的能力;能源能量的释放主要通过( )或者其他方式产生热量来实现的;A燃烧B. 摩擦C. 转动D. 辐射3P5. ( )又称理论热值(实际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A高位热值B. 低位热值C. 等价热值D. 当量热值4P5.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方向性规律B.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条件规律C.

2、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限度规律D.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数量守恒规律5P13. ( )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能源审计B. 节能评估C. 节能监测D. 节能6P13. 关于节能的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B. 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C.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微观调控相结合D. 坚持依法管理和政策激励相结合7P14. 到 2015年,全国万元 GDP能耗下降到 0.869tce,比 2010年下降( )%;A11.4B.

3、16C. 19.1D. 208P18. 节能途径不包括( );A管理节能B. 技术节能C. 结构节能D. 工艺节能9P27. 节能新机制不包括( );A节能自愿协议B. 电力需求侧管理C. 合同能源管理D. 节能惠民政策10 P29. 审计的花费大小在美国将其分为三种规模,不包括( );A视察性审计B. 大型审计C. 中型审计D. 小型审计11 P34. 企业能源审计的类型不包括( );A初步能源审计B. 重点能源审计C. 详细能源审计D. 专项能源审计12 P36. 企业能源审计的依据不包括( );A. 节约能源法B.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C. 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D.

4、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13 P38. 企业能源审计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施物料平衡分析B. 开展设备能效测试C. 以企业需求为核心D. 计算方法复杂14 P46. ( )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环节数量、质量、性能参数和相关特征参数的检测、度量和计算;A能源计量B. 能源统计C. 能源审计D. 节能监测15 P46. 下列属于热功单位的是( );AtB. mC. kwhD. tce16 P49. 能量的传递主要靠( )形式;A做功B. 传热C. 做功和传热D. 以上都不对17 P50. 标准能源分为:标准煤、标准油、标准电;我国采用( );A标准煤B. 标准油C. 标准气D.

5、标准电18 P53.能源计量与能源统计、能源审计、节能监测、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是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的基础,而( )是基础中的基础;A能源计量B. 能源统计C. 能源审计D. 节能监测19 P55.能源计量的范围不包括( );A输入、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B.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的能源及载能工质C.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引进的能源及载能工质D.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20 P57. 能源计量的特点中,( )是基本特点;A准确性B. 一致性C. 溯源性D. 法制性21 P59.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满足以

6、下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B. 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C. 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D. 重点用能设备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22 P59.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分类二级是指( );A用能单位级B.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级C. 主要用能设备级D. 附属辅助部门级23 P60.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Rp=Ns/Nl*100%;配备率要求是强制的,进出用能单位的各种计量器具配备率必须达到( )%;但只对用能单位计量器具精度等级做了强制性要求;A90B. 95C. 99D. 10024 P63.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建

7、立能源计量制度B. 建立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人员C. 能源计量器具登记D. 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账簿档案25 P72.( )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具有形式多样化,统计对象边界复杂化的特点;A企业能源统计B. 企业能源审计C. 企业节能评估D. 企业节能监测26 P73. 企业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B. 企业能源加工转换统计C. 企业能源输送分配量统计D. 企业最终能源消费量统计27 P7

8、6. 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谁消费、谁统计B. 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C. 综合能源消费量不重复计算D. 耗能工质纳入统计28 P78. 能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由一种能源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能源形式;企业加工转换量统计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定量研究加工转换过程中的能源投入与产出之间及其过程的数量关系B. 分析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C. 为能源综合平衡统计提供依据D. 进行能源经济量核算29 P82. 企业能源最终消费量是指用于生产和非生产消费的能源数量。所谓最终消费是指不是用于中间加工转换,而是把能源直接投入到各种加热、动力等设备产生光、热、功,以适应生产

9、工艺和生活的需要;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A总的净值B. 总增加值C. 总产值D. 总利润30 P83. 评价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的指标不包括( );A单位产品单项能耗B.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C. 单位产品可比能耗D. 单位增加值能耗31 P86. 能源利用率与单位能耗的主要区别是:核算角度( )、表现形式( );A相同;相同B. 相同;不同C. 不同;相同D. 不同;不同32 P88. 节能率是( )指标,是比率;节能量是( )指标,是差值;节能量可以分为:综合节能量;产品节能量;技术措施节能量;提高能效节能量;单项能源节能量;结构节能量;A相对

10、;相对B. 相对;绝对C. 绝对;相对D. 绝对;绝对33 P90. 节能统计分析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相应的比较基准B. 根据不同能耗量计算节能分析指标C. 计算口径不必一致D. 根据不同要求选择计算单位34 P95.( )是基层单位通过一定的表格、卡片、单据等形式,对能源系统各种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状况所进行的最初数学或文字记载。A能源统计原始记录B. 能源统计台账C. 能源统计表D. 能源审计表35 P95. 能源统计原始记录主要特点,不包括( );A广泛性B. 具体性C. 经常性D. 保密性36 P97. 原始记录的种类不包括( );A能源产品生产和销售

11、方面的原始记录B. 能源购进方面的原始记录C. 能源的加工转换原始记录D. 能源节能方面的原始记录37 P102. ( )是指具有检测能力与资质的节能监测机构经由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授权,依据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整改和处理建议的执法性技术活动;A节能评估B. 能源审计C. 能源计量D. 节能监测38 P102. 节能执法的主体是( );A企业B. 第三方C. 政府D. 节能监测机构39 P104. 节能监测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检查、测试及评价。其主要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经验实施节能检查B. 使用仪器

12、设备进行节能监测C. 简单、易行,突出重点D. 对照同类型既有项目进行评价40 P104. 节能监测与节能测试的联系与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监测依据不同B. 评价方式不同C. 工作性质不同D. 测试技术不同41 P106. 描述工质所处热力状态的物理量中,用以描述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有的容积的是( );A压力B. 温度C. 比容D. 以上都不对42 P109. 传热就必须有温差造成的推动力和工质某一物理量的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凡是有温度差别的地方就一定有热量的传递,热量总是自动地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传递的基本方式包括( );A对流B. 传导C. 辐射D. 以上都对43 P12

13、3. 燃料的分析方法通常有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成分分析三种。气体燃料使用( );A工业分析B. 元素分析C. 成分分析D. B和 C44 P125. 单位质量(固体和液体)或单位体积(气体)的燃料完全燃烧,且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一般为( ))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发热量或热值。根据不同情况,燃料发热量可分为高位发热量、弹筒发热量及低位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的区别: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的区别在于燃料燃烧产物中的水呈液态还是气态,水呈液态是高位热值,水呈气态是低位热值。低位热值等于从高位热值中扣除水蒸气的凝结热;A室内温度B. 恒温C. 20D. 环境温度45 P128. ( )在数

14、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沿任意路径从该点移至无限远处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A电势B. 电压C. 电位D. 电能46 P133. ( )指每秒内交流电交变的周期数或次数叫做频率,用 f表示,单位是赫兹;A频率B. 周期C. 相位D. 电压47 P135. 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感性负载上( ),使从电源获取无功功率部分转移到电容上,从而减少了来自电源的无功功率及线路的无功电流,并保证了感性负载的端电压、电流和功率不变;A串联电阻B. 并联电阻C. 串联电容D. 并联电容48 P141. 有效数字的位数与仪器精度(最小分度值)有关,也与被测量的大小有关。 “( )”规则是:小于五就舍;大于五则入

15、;等于五时应用偶数法则,即使保留数字的末位数凑成偶数,如末位数为奇数时进一,为偶数时舍弃,即“奇进偶不进”;A四舍六入五看奇偶B. 四舍五入C. 四舍六入D. 四舍六入六看奇偶49 P152. 节能监测的内容不包括( );A对生产、销售节能产品的能效标识进行检测、评价B. 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状况进行监察和评价C. 对能源生产及供应的供能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测D. 对用能单位的产值及工序的综合能耗与单耗进行检测、评价50 P170. 电能计量仪表的准确度( )级即误差为( )%;A2.0;2B. 3.0;3C. 4.0;4D. 5.0;551 P176.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16、电动机负载率不应小于( )%;风机机组电能利用率不低于下列数值:动机容量在 45千瓦及以上的应不小于( )%;A45;55B. 45;40C. 45;60D. 45;6552 P176. 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合格指标:电动机负载率应大于( )%;A30B. 35C. 40D. 4553 P191. 通常把从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出的具有一定温度的气态(如高温烟气)、液态(如冷却水)及固态(如高温水泥熟料、高温锅炉炉渣)物质所载有的、并能回收利用的热能称为余热;按载能体的形态余热资源可分为( );A固态载体余热资源B. 液态载体余热资源C. 气态载体余热资源D. 以上都对54 P191. 余热资源利用率=( );A余热资源率-余热资源回收率B. 余热资源率*余热资源回收率C. 余热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