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工作制度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5035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负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减负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减负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减负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减负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负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负工作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减负工作制度http:/ 2010 年 12 月 07 日来源: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建立减负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减负增效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切实保证“减负”要求的实现,最近,市教育局特制订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家校联动机制等“减负”工作若干工作制度,各教办、义务段学校进行了认真贯彻执行。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

2、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一)签订责任书制度1.市教育局每学年与所辖教办和市属学校、局直管民办学校校长签订规范办学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对校长考核的重要内容。2.校长每学年与有关处室、教师签订“减负”工作责任书。将教师的“减负”工作情况列入考核内容。(二)建立“减负”工作通报制度1.市教育局每年分年中、年底两次对所辖教办和市属学校、局直管民办学校控制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内容为:“六个严格”落实情况,六项“减负”制度建设情况。2.各教办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对所辖学校控制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内容为:“六个严格”落实情况,六项“减负”制度建设情况。3.市教

3、育局和各教办不定期编印“减负”工作简报。(三)强化“减负”工作在各类考核中的作用1.市教育局在组织评先评优等考核中,把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作为重要条件进行考核。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学校,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状况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学校,要通报批评。2.各级各类学校对教师评先评优等考核中,把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作为重要条件进行考核。(四)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办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凡查实确有违背“六个严格”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性质严重、负面影响大,或不愿立即纠正,或屡查屡犯,超过三次者,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

4、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各教办和学校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减负”工作问责机制的具体实施办法。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一)征求对象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的对象为市教育局、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以及全体教师。(二)征求方式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召开征求意见会、设置征求意见箱、征求意见电话和电子邮箱等形式征求意见。市教育局和各教办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不定期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通过召开征求意见会征求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学校要通过举行一学期一次的征求意见会,听取上级主管部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单位、学生、家

5、长和教师的意见;通过每学年一次的无记名问卷调查,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通过家庭访问、家长来访接待日、家长会等形式,征求家长的意见。(三)征求内容学校是否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加快新课进度;是否严格按要求控制作业量;是否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在校或异地进行集体补课;是否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制度;是否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是否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给学生和班级排名次;是否严格执行规范招生制度。学校也要尽可能了解家长是否给孩子额外征订学习辅导材料或习题集;是否为孩子请家教。(四)实施步骤1.明确任务。学校要把举行征求意见会、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等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日程,认真组织

6、,明确分工,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有效进行。2.制定方案。在征求意见时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科学设立多种征求意见的形式,建立征求意见会议备查记录,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3.梳理反馈。对征求到的意见要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并分层次向教师进行转达反馈。4.积极整改。对通过各种形式征求到的意见要制定整改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保证学生课业负担符合学生实际。同时向市教育局报告。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一)公示的主要内容:教科书、作业本的选用情况,课程教学计划,教师安排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作业量控制办法,课外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安排表。(二)学校通过设立教学活

7、动公示栏、上传局域网等形式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向社会、家长公布本学期教学活动安排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三)公示栏放置的位置要明显、醒目,字迹要端正、规范。遇有损坏或字迹不清的应及时进行更换、维修或刷新。(四)遇有政策调整或其它情况变化时,学校要及时更新公示的相关内容,并将调整方案及原因提前公示。(五)加强对教学活动公示制度的执行力度。校长应对公示内容进行审核,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学校要明确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第一责任人,公示相关电话号码。(六)对按规定应公示而未公示的,或公示内容与实际执行情况不符的,教师、家长、学生有权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举报。(七)做好公示反馈工作

8、。学校应在一周内对被举报问题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举报单位(人)做出书面答复。对需整改的问题应在一周内制定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家校联动机制(一)明确目的。建立“减负”家校联动机制的目的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激发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减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减负”的共识和合力。(二)定期召开家长会。各中小学校要在每学期初召开“减负”宣讲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国家及省的法律法规与有关政策,介绍学校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分享家长配合“减负”的成功做法,开展孩子身心发展专题辅导。学期中召开“减负”反馈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校推进“减负”情

9、况和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分析,探讨“减负”背景下提升孩子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生活幸福感的家长作为及策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三)多形式建立家校联动平台。各中小学校应通过家校通、QQ 群、家长访校、校报、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等形式,构建“家校进步共同体”。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家校合作指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要积极参加“家校进步共同体”,及时传达学校和家庭的相关信息,宣传“减负”的新政策新措施,讨论家长关心的问题,反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减负”背景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四)建立“负担”情况家庭抽样反馈点。各中小学校应建立学校层面的“负担”情况家庭抽样反馈点。在全校学生和家长中随机抽取样本,每

10、周提供一次不记名的“负担”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所在班级、晚上上床睡觉的时间、早上起床的时间、班主任要求到校的时间、完成不同学科家庭作业分别需要的时间、晚自修的情况等。调查表由家长或学生填写后直接投入学校的校长信箱。校长应通过每周师生集会时间对“负担”调查情况进行反馈,每月定期召开家长教师“减负”碰头会,研究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五)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家校联动“减负”成效。各地各校要把建立“减负”家校联动机制作为实现“减负”目标的重要措施切实加以推进,市教育局将把各中小学建立“减负”家校联动机制情况作为 “减负”成效的考核内容,持之以恒,切实把过重的家庭课业负担和学校课业负担减下来。市教育局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于日前成立,加强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减负措施的落实。(普教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