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临床学生考试专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3451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临床学生考试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化(临床学生考试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化(临床学生考试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化(临床学生考试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化(临床学生考试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临床学生考试专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浅性 DNA 分子末端结构2,端粒酶:是一种 RNA 蛋白质复合物,其中 RNA 序列与端粒区重复序列互补,可作为端粒区重复序列延长的模板,而蛋白质部分具有转录酶活性能以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RNA。3,酶活性中心:酶分子整体构象对酶发挥活性所需的基团。酶的必须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动态构象的局部空间结构,能与底物特异性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特定的产物。4,编码链:另一条模板链互补的 DNA 不具有模板功能,但其碱基序列和新合的 RNA 链相对应,也就是说新和成的 RNA 链实际上转录了这条链的碱基序列。5,启动子:RNA

2、 聚合酶在催化转录过程中首先识别 DNA 模板上的转录起始部位6,顺势作用元件:启动子决定了被转录的基因的启动频率的准确性,同时启动子在 DNA序列中的位置和方向严格固定的,这些 DNA 分子具有可影响转录的各种 dna 序列7,反式作用因子: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不与 DNA 直接结合而需要转录因子,能直接或间接辨认结合转录上游区段 dna 的蛋白质8,断裂因子: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可由若干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相互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即可翻译出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9 第二信使:分布于胞质内的小分子信号化合物有 cAMP,cGMP,钙离子 Ga,三磷酸肌醇和二酰甘油等

3、,这些相对于第一信使后10G 蛋白;是一种 GTP,是指与细胞表面 2 偶联的异三聚体白蛋白,而小 G 蛋白因其分子量小得名,特点都是单体11Ras 蛋白;是一族癌基因产物细胞生长增殖发育分化及癌细胞发挥重要作用1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只是具有三级结构的单链蛋白质。血红蛋白具有四级结构,是由 4 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各亚基的三级结构和肌红蛋白相似,有 A 到 H8 个 a 螺旋区,只是肽链比肌红蛋白短一点。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均可可逆的结合氧, 。2DNA 双链结构要点:1DNA 是反向平行的双螺旋 2DNA 双链之间形成了碱基互补配对 3 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维系 DNA 双螺旋的稳定 4

4、由脱氧核糖与磷酸基团组成的亲水性骨架位于外侧,疏水碱基位于内侧 5DNA 双螺旋表面一个大沟一个小沟3RNA 类型:信使 m:从 DNA 转录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合成 转运 t:蛋白质合成的接合器分子 核糖 r: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4 酶促反应特点:1 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效率 2 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 酶活性的可被细胞调节 4 酶活性对环境敏感5 米氏方程:v=Vm【s】/Km+【s】Km 意义:1 指酶催化反应的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mol/L)2 它是酶的特征常数,与酶的底物种类和酶作用时 pH、温度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3,K m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

5、K m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6 糖酵解/有氧氧化:部位:胞液/胞液和线粒体 需氧条件 底物:糖原,葡萄糖-乳酸/糖原葡萄糖-CO2,H2O 产能:2 分 ATP/32ATP 主要生理意义:迅速供能/机体产能方式7 磷酸戊糖意义:1 产物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5-P-核糖 2 产生大量的 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 3 通过转酮基及转醛醇基反应转换使糖类相互转换8 糖酵解和糖异生:从葡萄糖到 PEP 之间的过程,中间产物相同,酶除 3 个糖酵解中的不可逆反应在糖异生中时用的酶不同外,其他酶都相同,发生位置大体相同,大部分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糖异生由于丙酮酸

6、羧化梅在线粒体基质上,葡萄糖-6-磷酸酶在内质网膜上,所以相关反应不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涉及高能磷酸键不同,糖酵解耗 2 个产 4 个,即净产 2 个,糖异生耗 6 个9 两条呼吸链:线粒体内参与氧化磷酸化的呼吸链主要有两条,即 NADH 氧化呼吸链和FADH2 氧化呼吸链。NADH 氧化呼吸:NADH 复合体CoQ 复合体Cyt c 复合体O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 复合体 CoQ 复合体Cyt c 复合体O2 复合体 1:FMH,Fe-SN1,Fe-SN4,Fe-SN3,Fe-SN2 复合体 2:FAD,Fe-SS1,Fe-SS2,Fe-SS3 复合体 3:b562,Fe-S,C1 复合

7、体 4Cua-a-a3-CN310 影响氧化磷酸化:ADP 可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抑制剂可阻断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使氧化和磷酸化偶联11 胆固醇酯化部位:细胞内:脂酰 COA 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血浆内: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12 胆固醇体内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维生素 D313 16C 软脂酸能量生成:1脂肪酸的活化是指脂肪酸转变为脂酰 CoA 的过程。在胞液中进行。消耗 2 个 ATP。2氧化脂肪酸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的基质内,因此活化的脂酰 CoA必须进入线粒体基质才能进行氧化分解。活化的脂酰 CoA 可借助肉碱携带,在肉碱脂酰转移酶、的作用下通过线粒体内膜进

8、入线粒体基质。3脂肪酸 -氧化:脂酰 CoA 进入线粒体基质后,从脂酰基的 -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等四步连续反应,使脂酰基分解为乙酰 CoA。4脂肪酸 -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乙酰 CoA 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 CO2和 H2O,并释放出能量。脂肪酸 -氧化, 16C 可以经 7 次 -氧化。14,4 种脂蛋白部位功能:CM:小肠粘膜肌/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胆固醇 VLDL:肝细胞/转运内源性三酰甘油胆固醇 LDL:血浆/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4DL:肝肠血浆/逆向转运胆固醇15 转氨酶:代谢作用:不同氨基酸与 a-酮酸之间的转氨作用必须由不同氨基酸催化。辅酶:磷酸吡哆醛(plp)

9、体内重要的:L-谷氨酸,a-酮酸转氨酶 血清中意义:转氨酶主要在细胞里面,分布于线粒体基质中,正常人血清中活性很低,当某些原因使得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大量转氨酶从细胞内释放入血,导致血中转氨酶活性升高16 血氨来源去路:来源:1 氨基酸脱氢胺类分解 2 肠道蛋白质分解 3 肾脏谷氨酸酰胺分解 去路:1 肝合成尿素排出体外 2 合成谷氨酸酰胺等非必须氨基酸 3 合成非蛋白含氨化合物4 形成铵盐从肾排出17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丙氨酸经血液运往肝;在肝中,丙氨酸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生成丙酮酸,并释放氨;氨用于合成尿素,丙酮酸经糖异

10、生途径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由血液运往肌肉,沿糖降解途径转变成丙酮酸,后者再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意义:肌肉中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往肝,同时,肝又为肌肉提供了生成丙酮酸的葡萄糖。18 高血氨症:肝功能受损时,尿素合成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升高 机制:当氨进入脑组织时可与脑中的 -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也可以和脑中的谷氨酸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导致脑中的 -酮戊二酸减少,进而因 -酮戊二酸的减少影响了三羧酸循环,导致循环减弱,是脑中的 ATP 生成量降低,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以发生昏迷。19 嘧啶产物:胞嘧啶-尿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二轻尿嘧啶和二氢胸腺嘧啶-B脂异丁酸-B 丙氨酸和 B

11、氨基异丁酸20 血红素:合成过程(1)-氨基-酮戊酸(ALA)的生成:在线粒体内,甘氨酸和琥珀酰 CoA 在 ALA 合成酶催化下,缩合生成 ALA。此反应需要磷酸呲哆醛作为辅酶,ALA 合成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2)卟胆原的生成:ALA 生成后扩散到胞浆,两分子 AI。A在 ALA 脱水酶作用下,脱水缩合生成一分子卟胆原(PBG)。(3)尿卟啉原及粪卟啉原的生成:在胞浆四分子卟胆原在卟胆原脱氨酶和尿卟啉原同合酶协同催化下,脱氨缩合成尿卟啉原,再经尿卟啉原脱羧酶作用生成粪卟啉原。(4)血红素的生成:粪卟啉原经扩散重新进入线粒体。在粪卟啉原氧化脱羧酶催化下,生成原卟啉原,再经氧化酶作用,生成

12、原卟啉。后者和亚铁在血红素合成酶催化下,生成血红素。血红素由线粒体转入胞浆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21 胆汁酸肠肝循环:定义: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此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 G,极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部分从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意义:使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最大限度满足机体对胆汁酸的需要,发挥其促进脂类物质消化吸收的生理功能22 胆色素来源去

13、路:1 血红素等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生成胆红素,胆红素在肝脏中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在肠道内转化为胆素原和胆素 2 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分解的最终产物有胆红素23DNA 复制:模板:解开单链的 DNA 的母链;底物:4 种三磷酸脱氧核苷(dNTP:dATP、dGTP、dCTP、dTTP) ;聚合酶:依赖 DNA 的 DNA 聚合酶;引物:小分子 RNA寡核苷酸;其它 :酶和蛋白质因子、供能物;质、金属离子等。酶类:DNA 聚合酶,解螺旋酶,DNA 拓扑异构酶,引物酶及 DNA 连接酶24 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端粒逆转录酶(hTERT)、端粒酶 RNA 组分(hTR)以及

14、端粒酶相关蛋白组成。端粒酶利用其自身 hTR 所携带的 RNA 为模板,在 hTERT的逆转录催化下,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在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5 复制和转录:模板:两条链/一条 原料:dNTP/NTP 酶: 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 产物:双链 DNA/mRNA,tRNA,rRNA 配体:AT,CG/AU,TA,GC 引物:需要 /不要 合成方式:半保留复制/连续性 加工:需要/不需要26 原核生物启动子:起始部位,识别部位,结合部位27 真核生物启动子:TATA,GAAT,GC28 真核和原核转

15、录区别:1 转录终止与转录后修饰密切相关 2 转录起始上游区段比原核生物多样化 3 识别转录起始部位是一类称转录因子的蛋白质 4 真核生物聚合酶有 3 种 RNA 聚合酶 123 分别催化 rRNA 前体,mRNA 前体包括 tRNA 的一些小 RNA29 乳糖操纵子:Pt,I,CAP 结合位点,P,O,Z,Y,A 调控原理:1 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无乳糖:I 基因在启动序列 PI 作用下表达的 Lac 阻遏蛋白和 O 结合,阻碍 RNA 聚合酶和 P 结合。有乳糖;转化为半乳糖,发生变构 2CAP 的正性调节:无葡萄糖时,camp 浓度较高,有葡萄糖,camp 浓度降低使其与 camp 结合

16、受阻 3 协调调节30 真核染色质转录步骤:染色质结构重塑,转录,转录后加工,核输出31 受体分类和结构:1 离子通道型受体 2G 蛋白偶联型受体 3 催化型受体和酶偶联受体 4核受体32 载体的条件; 自主复制至少有一个选择标志有适宜的 RE 的单一切点分子量小33 基因克隆过程:目的基因的获取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DNA 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的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34 目的基因的获取: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cDNA 文库法 3.聚合酶连反应扩增 DNA 片段 4人工合成遗传密码特点:连,方,间并,通用,不重叠,摆动受体特征:特异,亲和,饱和,可逆,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 ,谷氨酸(Glu)碱性:赖氨酸(Lys) ,精氨酸(Arg) ,组氨酸(His)疾病和酶:苯丙氨酸尿症:苯丙氨酸羟化酶 尿黑酸尿症:尿黑酸氧化酶 白化病:络氨酸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