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2865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 易地搬迁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总 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编写依据(1)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加大对扶贫易地搬迁特殊困难户扶持力度的通知(云贫开办发201159 号)。(2)宁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3)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十二五” 规划。(4)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 2011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并拨付资金的通知(云财农2011120 号)。2、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宁蒗县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由于气候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全县共有 4.3 万多人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就地脱贫无望,只有通过政府行为实行易地扶贫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为了从根本上

2、解决高寒山区已经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我县从 1999 年开始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易地搬迁,共安置了 2 万余人,被安置的群众基本上做到情绪稳定,大部分群众基本上解决温饱,逐渐脱贫致富。2(二)项目概况1、拟建地点安置地为:西布河乡西布河村委会上农场、下农场,西川乡竹山村委会上金型、下金型,战河乡清水河村委会哨坪、万河村委会三组,永宁坪乡永宁坪村委会永一组、永二组,跑马坪乡跑马坪村委会农场,大兴镇干河子社区五组,蝉战河乡蝉战河村委会大干河、大石洞,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新营盘上组。共涉及 8 个乡(镇)9 个村委会 13 个村民小组。2、建设规模及内容规划

3、安置 253 户、1000 人。(1)安居工程:80m 2 土木结构瓦屋面房 253 套,建筑面积20240m2。(2)基本农田建设:开垦基本农田 1000 亩。(3)人畜饮水:铺设 25mmPE胶管 37950m、配套 1m3 水池253 个。(4)产业扶贫:种植续断:253 亩、种植核桃:253 亩。(5)生态能源:节柴灶 253 眼、沼气池 37 口。(6)通电工程:安装进户线表 253 套。(7)科技培训:种养业技术培训 1000 人次。3、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5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430 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70 万元。具体建设投资估算如下:3(1)安

4、居工程:80m 2 土木结构瓦屋面房 253 套,建筑面积20240m2。投入中央 财政扶贫资金 379.5 万元。(2)基本农田建设:开垦基本农田 1000 亩。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40 万元。(3)人畜饮水:铺设 25mmPE胶管 37950m、配套 1m3 水池253 个。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20.87 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4.41 万元。(4)产业扶贫:种植续断:253 亩,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5.06 万元;种植核桃:253 亩,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2.53 万元。合计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7.59 万元。(5)生态能源:节柴灶 253 眼,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7.59万

5、元;沼气池 37 口,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9.39 万元。合计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16.98 万元。(6)通电工程:安装进户线表 253 套。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 12.65 万元。(7)科技培训:种养业技术培训 1000 人次。投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8.0 万元。4、效益概述项目实施后,开发区的光热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开发区通过种植核桃等经济果林,发展畜牧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被搬迁群众在二至三年内事以解决温饱,再经过 3-5年的努力,可以脱贫致富并逐渐走向小康道路。4本项目建成后,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尽快的恢复,对退耕还林落实草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

6、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减轻了生态的压力,另一方面,开发区目前的土地多为轮歇地和坡耕地,不利于保水、保肥,项目建成后坡地改成梯地,部分坡地种植了经济果林和薪炭林,有效地提高了植被率,减轻了水土流失,增强了保水、保肥能力。项目建成后,安置区通水、通电、通路,基本农田有保障,上学就医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被安置群众能达到“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的目标,为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基础。项目的建设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项目县基本情况概述(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及范围宁 蒗 彝 族 自 治 县 地 处 滇 西 北 的 川 滇 交 界 处 ,位 于 东 经

7、 1002210116,北纬 26362756。东北两面与四川省凉山州的盐边、盐源、木里三县接壤。西面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隔江相望,南部与本市永胜、华坪两县毗邻,全县土地面积 6025 平方公里。52、地形地貌特征县域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属金沙江水系,地势以西北部较高,东部和东北部较低,分为高原盆地、高原条状山地、高原河谷、金沙江峡谷、河流冲积阶地等五个地貌单元,海拔最高 4510.3 米,最低 1350 米,相对高差 3160.3 米,境内山高坡陡,山区面积占 98.4%,区域内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地质分布,县域地层属巴颜咯拉地槽区,金沙江褶皱系,地质结构较为复杂。3、水文

8、、气象县域地处西南季风气候区域滇川交界处的小凉山,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 12.7,全年无0的季节,1 月平均气温 4.1,7 月平均气温 19.3,10的活动年积温为3782,全年日照时 数 2321 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53.8%,年平均降雨量为 925mm,年蒸 发量为 1270mm,雨量主要集中在 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80%以上,5-6 月常出现干旱。平均年无霜期为 192 天。4、水资源状况境内有宁蒗河、永宁河、碧源河等七条河流,河道总长319km,年平均径流量 23.82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 15.27亿立

9、方米,地下径流量 8.55 亿立方米。金沙江过境水 420 亿立方米。全县水利化程度为 32%。65、土构成情况及耕地类型、数量及开发程度和利弊现状全县总耕地面积 106.75 万亩,其中水田 7.43 万亩,望天田0.05 万亩,水浇地 3.12 万亩,菜地 0.02 万亩,旱地 96.14 万亩(轮歇地 37.63 万亩)。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平均 45 万亩。复种指数 115%。农田基础设施差,耕作粗放,中低产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90%以上,耕地利用率低,效益差,特困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短缺(普查资料)。6、生态环境状况本县土地面积 9045418.7 亩,其中园地面积 49723.1 亩

10、,林地面积 6244730.3 亩,牧草地面积 80382.5 亩,森林覆盖率达 53%,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工程的实施,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形成。7、自然灾害及生存条件分析本县自然灾害频繁,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冰雹、低温冷害、地震等,干旱、洪涝灾害每年都发生,成灾面积逐年增多,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繁,危害程度不断增大,使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高寒地区由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农民生存条件越来越困难。(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总人口及劳动力全县辖 15 个乡(镇),91 个村委会(含居委会),1152 个村民小组,2010

11、 年末总人口 26.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3.5 万人,7有劳动力 11.62 万人。2、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县域国土面积 602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06.75 万亩,园地面积 4.42 万亩,林地 624.42 万亩,牧草地 8.04 万亩,宅基地4.56 万亩,交通用地 3.86 万亩,水域 10.34 万亩,未利用土地145.41 万亩(普查数)。3、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及结构分析宁蒗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据 2010 年统计,粮食总产量7.28 万公斤,平均亩产 140 公斤,农民人均生产粮食 312 公斤,主要粮食品种是马铃薯、玉米、荞麦、水稻。经济农作物主要是油菜和白

12、芸豆、烤烟。农业生产总值 56022 万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45.6%。4、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县级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 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 160000 万元,地方本级财政收入 10845 万元,地方本级财政支出 100035 万元,全县粮食总产量 7.28 万吨,人均有粮 312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2387 元。5、社会发展状况全县基本实现了乡级全部通路、通电和通广播电视,教育实现“ 两基 ”,人口自然增 长率 4.3,乡镇 都设置了卫生院和计生站,科技贡献率达到 35%,社会秩序不断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和谐。8(三)全县贫困情况分析1、总体情况全县有

13、村民小组 1152 个,总人口 26.2 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 2387 元,人均有粮 312kg,国内生产总值 160000 万元。2、区域分布情况全县贫困人口基本分布在高寒山区和深山区,以及金沙江河谷区。坝区和半山区较少。3、不同层次情况2010 年全县农业人口 23.5 万人,人均纯收入 1196 元以下的贫困人口 17.19 万人。(四)基础设施状况分析1、农田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工程:2010 年末,全县有小(一)型水库 5 座,小(二)型水库 8 座,水塘 1318 件,大小水沟 680 条,人畜饮水工程 460 件,有效灌溉面积 13.65 万亩,水利化程度 35%。全县累计建成稳产

14、农田 8.65 万亩。2、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全县公路通车里程 1310 公里,其中,二级公路 5.3 公里,四级以上公路 225 公里。县乡公路 447 公里,乡村公路 863 万元。公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已建成水电站 13 座,总装机容量 4.95 万 KW,年发电量2.80 亿度。110KV 输电线 路 162km,变电 站 4 座,35KV 输电线9路 290 公里,10KV 输电线路 1100 公里,0.4KV 线路 1300 公里,电力供应基本能够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3、社会事业设施概况全县 15 个乡(镇)都设有卫生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中学、农技站、水保站、畜牧站、派出所等

15、机构,人员充实、技术力量较强。全县有学校 327 所、卫生室 33 个、村民委员会 91 个,教育、科技、卫生、行政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乡(镇)通广播电视。三、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迁出区1、搬迁对象标准本项目确定的搬迁对象是:人均纯收入 1000 元以下,人均粮食不足 300 公斤,住房不具备遮蔽风雨。居住海拔 2800米以上,无霜期不足 100 天,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高寒冷凉山区。 群众自愿申请搬迁。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劳动能力。2、迁出区基本情况(1)西布河乡大屋基村委会三家村:三家村位于西布河乡边,距离大屋基村委会 8 公里,距离乡 6.5 公里。国土面积 5.59 平方公里,海拔

16、2580 米,年平均气温 15 ,年降水量 785 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荞子等农作物。有耕地 288 亩,其中人均10耕地 2.5 亩;有林地 7496 亩。全村有农户 27 户,人口 105 人,该村 2010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5.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00 元,人均有粮 280 公斤。计划迁出 12 户 50 人。(2)西布河乡大屋基村委会新建村:新建村位于西布河乡东北边,距离大屋基村委会 4 公里,距离西布河乡 11.1 公里。国土面积 5.62 平方公里,海拔 3120 米,年平均气温 11 ,年降水量 820 毫米,适宜种植洋芋、燕麦等农作物。有耕地 432 亩,其中人均耕地 6.44 亩;有林地 7458 亩。全村有农户 13 户,人口80 人,2010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1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02元,有均有粮 280 公斤。该村属于或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计划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