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1184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几种三伏贴的配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 见 几 种 三 伏 贴 的 配 方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 20 天,间隔 10 天可加贴 1 次) 。在三伏期间也可进

2、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 710 天。疗程: 连续贴敷 3 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二、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药物组成: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 7 天贴 1 次,至末伏止,连贴 3 年。实施方法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

3、肺俞(双侧)、脾俞 (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 。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 ,脾虚者加足三里( 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 、脾俞(双侧)、肾俞 (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三、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 个疗程共贴 10 次。疗程:每年贴敷 1 个疗程,连续贴敷 3 年。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

4、、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四、咳喘灵膏药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苏合香、松脂粉、麝香、冰片、川贝、冬虫夏草等生药。功能: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适用范围: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易感冒。特点:贴敷穴位,起到针刺穴位引药透里,直达病灶。增强抗过敏,抗病毒功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贴敷本膏药不影响其它药物疗效。 有当即止咳平喘的功能。也有“冬病夏治”预防作用。 贴敷力强,四季适应疗效持久,有较好地近期与远期疗效。贴敷方法:将膏药放在能加热的(锅或壶)盖上面加热至软,挤压均匀,揭开贴在所需要的穴位上好可(忌火烤) 。 (洗澡可揭下,洗完后再照原位贴

5、上) 。前胸竖贴覆盖(膻中、华盖)穴位,后背横贴覆盖肺俞(双穴) 、定喘(双穴)穴位。前后同时贴敷。药效可持续三至六日,连用三次为一疗程,一般一至三疗程可康复。五、哮喘饼天灸法三伏贴配方 。取穴 :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延胡索各 30 克,甘遂、细辛各 15 克,麝香 1.5克,生姜汁适量。治法: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麝香另研末侯用。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做成六个药饼备用。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临用前将麝香末 0.3 克放于每个药饼的中间,然后将药饼放于肺俞、百劳、膏肓六穴,外加胶布固定,约两小时,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每伏贴一次,三年为一个疗程。备注:没有麝香

6、时可用公丁香替代。六、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 2 克,吴茱萸 6 克 ,肉桂 3 克 ,生姜汁少许。治法:前三味混合研为细末,与姜汁调和如泥膏,制成小圆饼三个。将药饼放于火上烘热。分别敷贴于穴上,外用绷布固定。药饼冷后再烘再贴。一般 12-24 小时气通便下即愈。揭药后局部出现水泡,紧需涂以紫药水,任其自行吸收。七、风湿性关节炎三伏贴配方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八、高血压三伏贴配方取穴:神阕、涌泉 。药物:吴茱萸 60 克,槐花 30 克,珍珠母 30 克,米醋适量。九、过敏性鼻炎三伏贴配方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 5 克,细辛,甘遂,玄胡各 2 克,麝香 1.5 克,姜汁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