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649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交通学院2012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任 务 书题目:王渠沟分离式三车道隧道设计专 业: 土木工程 班 级: 土木 086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 年 3 月 日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任务与内容(论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结合王渠沟公路隧道,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以及用途等,设计出分离式三车道隧道的横断面;根据围岩分级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隧道工程初期支护种类及参数;根据隧道围岩级别及埋深,确定隧道围岩压力,对二次衬砌进行内力计算及强度验算;设计处隧道防排水系统;设计隧道通风照明系统等。论文(设计)完成后要提交的材料1、计算说明部分:隧道横断面设计计算;初

2、期支护设计计算(以采用工程类比法为主) ;二次衬砌设计计算,隧道防排水设计,隧道通风设计,隧道照明设计2、图纸部分:隧道横断面(标准横断面及设置紧急停车带处横断面) ;隧道支护设计图纸专业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发题时间: 年 月 日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开 题 报 告 书第 1 页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概况论文提纲或设计总体方案一一一 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2 工程概况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一一一 隧道横断面设计一一一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3.1 初期支护3.2 二次衬砌3.3 围岩压力计算3.4 衬砌内力计算3.5 衬砌验算一一一 隧道防排水设计一一一 隧道通

3、风照明设计一一一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开 题 报 告 书第 2 页 论文的应用价值或设计项目的市场预测进度计划主要参考文献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0042. 王毅才隧道工程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063. 李志业,曾艳华等.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94. 夏永旭,王永东等,隧道结构力学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 马林头隧道毕业设计http:/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说明学生在接到设计任务书后规定时间内,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填写该课题报告书并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方可进

4、行下一阶段的工作。第 1 章 设计原始资料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1.1.1 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2) 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 100km/h 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 100km/h 设计。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01-2003);(2)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 026.1-1999);(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5)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

5、108-2001);(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2 工程概况王渠沟隧道 K48+980K49+295 隧址位于蓝田九房乡冯家湾村,为直线型隧道。轴线总体走向 134。隧道洞室线长 315 米,最大埋深 83.152 米,暗洞按新奥法施工,明洞按明挖法施工。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隧道穿越区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区,隧道穿越山嘴,隧道与山体近于垂直,地面标高介于 833.280914.342m,相对高差约 81.062m,隧道进口段地形陡峭,地势险要,进口段坡脚约 55,出口段地势陡峻,坡脚约 44。(2)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绘和物探测试,隧址区分布的地层为燕山早

6、期花岗岩(r52)现按其地层时代及风化程度分述如下:(14)12 强风化花岗岩(r52):以浅色为主,矿物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原岩结构、构造部分被破坏,可辧花钢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被风化裂隙分割成碎石状,裂隙面可见绣色浸染,附着粘粒,锤击声哑易碎Vp=19002500m/sm/s。(14)13 中风化花岗岩(r52):以浅色为主,花岗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见有云母及其他暗色矿物,节理裂隙较发育。锤击声脆,不易击碎,Vp=24503000m/s 。(14)13 微风化花岗岩(r52):以浅色为主,花岗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见有云母及

7、其他暗色矿物,节理裂隙不甚发育。锤击声脆,不易击碎,Vp=30003200m/s 。(3)地质构造1)褶皱隧址区位于为火山岩区。无褶皱产出。 。2)断裂本区基岩裸露,在勘察范围内据工程地址调绘和物探测试,未发现断裂通过。3)节理、裂隙本次勘察对隧址区出露基岩进行了节理统计,区内岩体近地表风化裂隙较发育,隧道址区主要有二组节理,节理产状分别为 29080,频条 3 条/米,22020,频率 1.5 条/m,均为剪节理,延伸较长,节理见有少量有方解石脉充填。均为剪节理,延伸较长,节理见有少量有方解石脉充填。(4)水文地质条件隧道预测涌水量 45.6m3/d经综合评定,隧道围岩大致为级、IV 级、V 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