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9564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 2 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自读教材夯基础1突触填图(1)结构基础:突触Error!(2)其他结构:D轴突,E.线粒体,F.突触小泡,G.突触小体。2传递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传递特点(1)特点:单向传递。:Error! 2 原 因1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说明理由。提示:是。因为神经递质要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指神经细胞间的组织液,因此释放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兴奋从上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

2、神经元,一定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吗?提示:不一定,也有可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3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信号的转变方式是怎样的?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以及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神经中枢。4一般来说,位于骨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5人脑言语区损伤症:W 区不能写字;V 区不能看懂文字;S 区不能讲话; H 区不能听懂话。- 2 -提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如何才能达到既阻止兴奋的传导,又不损伤神经结构的目

3、的?提示:阻断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传递。5请从传导形式、传导速度和传导方向等方面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提示:类型项目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导形式 电信号 神经递质传导速度 快 慢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跟随名师解疑难1突触的常见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兴奋的传递过程(1)传递方向: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2)信号转变:(3)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去向:- 3 -递质的去向:迅速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传递做好准备。特别提醒(1)在已知突触结构中,根据突触小泡存在的位置,可以判断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进而

4、判定兴奋传递的方向。(2)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现象,突触小体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较多。名师课堂: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自读教材夯基础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连线:(2)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2人脑的高级功能(1)言语区连线:(2)学习和记忆: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 4 -有关。1结合教材 P20 图 25,探讨饮酒过量的人表现

5、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其分别与什么结构有关。提示:语无伦次大脑皮层;走路不稳小脑;呼吸急促脑干。2思考下列现象可能与哪些中枢受损有关。(1)某患者听不见别人的讲话。提示:听觉中枢。(2)某患者能听见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提示:大脑皮层的 H 区。(3)某患者看不见文字。提示:视觉中枢。(4)某患者能看见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提示:大脑皮层的 V 区。跟随名师解疑难1神经中枢及其生理功能(1)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3)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5)脊髓调节

6、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言语区的类型及损伤症中枢名称 别名受损后的病症病症的症状运动性书写中枢书写中枢(W 区 )失写症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S 区 )运动性失语症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5 -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H 区 )听觉性失语症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V 区 )失读症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突触的结构及功能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

7、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思路点拨解析选项 分析A 项正确图中 a 为突触小体,在突触小体中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在传递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 项错误是突触小泡,其内容物为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是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体现了膜的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C 项和D 项正确突触间隙为组织液,突触后膜上含有受体,若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则兴奋部位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答案B易错提醒 (1)混淆突触小体与突触:突触小体是指上

8、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顶端的膜为突触前膜;突触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的总称。在突触小体上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 -(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外排),由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促进或抑制。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综合分析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 a 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 4 个完整的突触C在 b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 f 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 e 点施加一强

9、刺激,则 a、b、d 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思路点拨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 a 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的,电流表的两接头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所以甲、乙都偏转 2 次;图中共有 3 个完整的突触;在 e 点施加一强刺激,d 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答案C 典例剖析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面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探究兴奋在

10、相邻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2探究药物抑制兴奋传导的原理。- 7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1)设计实验可以应用图中的已有信息进行逆向思考,即在神经纤维的哪个位置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该位置两侧都能够观察到相应的电位变化(或肌肉收缩),而另一神经纤维上没有电位变化。(2)某药物处理后,电位计有波动,说明该药物不会阻止

1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电位计未出现波动,说明兴奋没有传递到电位计,那么问题应该出现在电位计和之间的环节,因此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也可能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归纳拓展兴奋传导特点的设计验证(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处,观察 A 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 A 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2、;若A 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 8 -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随堂基础巩固1(全国乙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解析:选 B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

13、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 Na 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2图中甲、乙、丙、丁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表示最准确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选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

14、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 Na 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选 B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且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才能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神经元细胞膜外 Na 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K 的外流。4荣获 2013 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15、 9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解析:选 B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细胞的“动力车间” ;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不是神经元特有的;由题意知,囊泡的运输和释放运输物与特定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有关,即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与突触前膜特定的蛋白质有关;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5(全国甲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 AC 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 “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 AC 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 D 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解析:(1)分析图示,AC(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在 D 酶的催化下分解为 A 和 C,其中 C 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