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标准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716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标准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场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标准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场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标准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场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标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标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标准在露天煤矿生产地质工作过程中,坑下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采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项任务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动用煤量和可采煤量的计算结果、回采率的大小以及地质修图和煤层控制的准确性,因此如何在坑下能够准确地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对于生产地质工作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首先我们要掌握煤层顶、底板分类及定义:1、从采煤工作的角度,根据顶板岩层变形和垮落特征以及与煤层的位置关系,由煤层依次向上,煤层划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三部分:伪顶: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厚度不大,一般在 0.5m 以下,岩性多为炭质页岩。 直接顶:

2、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常随着采煤工作面移架或回柱工序的完成而自行垮落的岩层。厚度一般可达几米,岩性多为较易垮落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老顶:一般在长时间内不易自行垮塌,往往只发生缓慢下沉。一般厚度较大,岩性多为砂岩、石灰岩。2、 由煤层向下,煤层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和老底三部分: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而软弱的岩层,岩性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不大。 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硬度较低的岩层, 一般无明显的层理,直接底的厚度一般不大,常见的几十厘米,通常为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遇水后则会发生膨胀,造成巷道底板隆起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

3、与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的比较坚硬的岩层,常为粉砂岩、砂岩和石灰岩等。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煤层顶、底板都可分为上述三种,这取决于煤系沉积过程。二、露天煤矿地质规程对煤层顶、底板点采集的要求:1、煤层顶、底板点采集时间间隔应根据工作面推进速度和煤层复杂程度来决定,一般每月一次,特殊情况需要进行专项测量;2、煤层顶、底板点沿煤层倾向间距应以能连出圆滑的分界线为准,但相邻两测点间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剖面线间距的 1/2;3、煤层顶底板(包括煤层中的夹石层)顶、底板点间距一般不应大于 30 米,特殊情况还需要加密。三、根据煤田地质对煤层中夹矸处理方法:当煤层中夹矸的单位

4、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规定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1 米)时,被夹矸所分开的煤分层应作为独立煤层,分别计算储量,这时我们应对煤层中夹矸进行地质点采集。总结:首先每次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之前,我们对坑下煤层分布情况要有足够了解,对煤层的特点要有足够认识,多做准备工作;其次,在坑下对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的采集时,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与现场情况结合,仔细辨别高灰、伪顶(底)等情况,使得我们采集得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更加准确、更加实用。最后要做到在采集煤层(或夹矸)顶、底板点时,在遵守露天煤矿地质规程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及时、准确、不漏点、不打复点。准确的控制煤层的顶底板点,便于对煤层层位的控制分析,准确合理绘制煤层的顶底板图,便于精确、科学控制煤矿的回采率、可采煤量以及地质储量,为露天煤矿生产提供准确数据,同时为生产地质的修图工作及储量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和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