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7608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 鲁科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 章 原子结构 第 1 节 原子结构模型(第 1 课时)夯基达标1 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A汤姆逊 B卢瑟福C道尔顿 D玻尔2 玻尔理论不能解释()A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B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辐射能量C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 E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 Ej)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且该能量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有关D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增加多条谱线3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

2、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4 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门捷列夫C波尔 D卢瑟福5 现在,科学家研究发现,质子和中子里面还有更小的微粒夸克,夸克是基本微粒不可分。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 u 夸克和 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量为 2/3e,d 夸克带电量为1/3e,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B质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3、个 d 夸克组成C质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D质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61913 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第一次认识到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一个很大的成就是()A证明了原子核外电子在圆形轨道上运动2B提出了原子核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C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原子能级之间的关系D应用了量子力学理论中的概念和方法7 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B基态时比较稳定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8

4、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9 日光等白光经棱镜折射后产生的是_光谱。原子光谱则与之不同,它是由不连续特征谱线组成的,称为_光谱。根据原子光谱谱线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的认识是原子轨道能量变化是

5、不连续的,这种情况又称为原子的能量是_化的。能力提升10 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D一定条件下,水在 20 时能凝固成固体11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常通过建立假说模型来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点。关于假说,有如下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假说是对现实中已知事物或现象的一种简化处理3B假说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或现象提出的一种推测C假说是对一个问题的所有幻想和假定D假说最终都可以变成科学理论12(1)19 世纪

6、末,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包含有下列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_。参考答案1 解析:汤姆逊提出“葡萄干布丁”的原子结构模型,A 错;卢瑟福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B 错;玻尔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D 错;道尔顿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所以选 C。答案:C2 解析:玻尔理论是针对原子的稳定存在和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的事实提出的,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增加多条谱线,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已无法解

7、释这一现象,必须借助于量子力学加以解释。答案:D3 解析: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红色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答案:A4 解析:道尔顿、门捷列夫、波尔和卢瑟福的主要贡献分别是原子学说、元素周期律、原子轨道理论和原子的有核模型。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C 正确。答案:C5 解析:本题抓住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这样的最基本的知识入手,经计算不难发现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加在一起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夸克加在一起不带电。答案:B6 解析:波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与卢瑟福有核原子模

8、型结合起来,提出电子在一定4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原因,为后来人们用更多的量子数来标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来解释复杂的原子光谱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所以 D 说法正确。答案:D7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和稳定性。基态时比较稳定,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B、C 正确;A、D 错误。答案:BC8 解析:立足原子、电子和质子的概念,突出一个“反”字,选 B。答案:B9 解析:阳光形成的光谱为连续光谱,原子光谱是由不连续特征谱线组成的,都是线状光谱。根据原子光谱谱线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的认识是原子轨道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这种情况又称为原子的能量是量

9、子化的。答案:连续线状量子1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常识。化学常识是历年高考常考题,要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方可从容答题。由质量守恒可知 A 项正确;在木块被劈开时,断裂的是其中的某些纤维素分子,原子结构并未被破坏,故 B 项错误;金属导电是靠金属内的自由移动的电子,当在气态时不能导电,故 C 项正确;室温下的水结成的冰叫“热冰” ,由韩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制得,故 D 项正确。答案:B11 解析:假说是科学家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为把握物质的结构及特点而建立的一种模型,是在不太成熟的情况下提出的假设,在科学研究中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过程。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模型只要是正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就会被实践或实验证实。建构模型思想是化学研究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是抓住化学对象或问题的主要方面,剔除次要方面,从而建构实验过程中的理想模型或创建物质形态的理想模型;这种化学研究的思想在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本章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排布、能级等的研究中有重要体现。答案:B12 解析:(1)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逊;(2)从现代化学理论看:原子是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不一定相同,原子不是微小的实心球体。所以上述三个论点均不确切。5答案:(1)汤姆逊(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