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土建做法技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600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类土建做法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一类土建做法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一类土建做法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一类土建做法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一类土建做法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类土建做法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类土建做法技术(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科目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一、土木建筑工程(一) 工程构造1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2熟悉道路、桥梁、涵洞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3了解地下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及构造。(二) 工程材料1熟悉土木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分类及特性;2熟悉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合比计算;3了解主要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三) 工程施工技术1熟悉土木建筑工程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2熟悉常用施工机械分类及适用范围;3了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四) 工程施工组织1熟悉流水施工原理;2熟悉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应用;3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理及方法。(五) 工程计量1。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

2、程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掌握土木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方法。2第一章 工程构造第一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物按用途可分为三类:1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2工业建筑:指的是各类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3农业建筑:指各类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房屋,如种子库、拖拉机站等。1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及组成1.1 工业建筑的分类1.1.1 按层数分:(1)单层厂房。(2)多层厂房。(3)层次混合的厂房。1.1.2 按用途分:(1)生产厂房。(2)生产辅助厂房。(3)动力用厂房。 (4)仓储建筑。是贮存的房屋(一般称仓库)。(5) 运输用建筑。(6) 其他建筑。1.1.3 按跨度的

3、数量和方向分:(1)单跨厂房。(2)多跨厂房。 (3)纵横相交厂房。1.1.4 按跨度尺寸分:(1)小跨度。指小于或等于 12m 的单层工业厂房。(2)大跨度。指 15-36m 的单层工业厂房。其中 1530m 的厂房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跨度在36m 及 36m 以上时,一般以钢结构为主。1.1.5 按生产状况分:(1)冷加工车间。(2)热加工车间。(3)恒温恒湿车间。(4) 洁净车间。(5)其他特种状况的车间。1.2 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墙体承重结构和骨架承重结构。 墙体承重结构是外墙采用砖、砖柱的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组成

4、骨架的承重结构。厂房的骨架由下列构件组成,墙体仅起围护作用。1.2.1 屋盖结构:包括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及天窗架、托架等。 1.2.2 吊车梁1.2.3 柱子 1.2.4 基础 1.2.5 外墙围护系统:它包括厂房四周的外墙、抗风柱、墙梁和基础梁等。1.2.6 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柱间支撑和屋盖支撑两大部分。1.3 民用建筑的分类1.3.1 按建筑物的规模与数量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1.3.2 按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分(1)低层建筑: 1-3 层。(2) 多层建筑:4-6 层。(3) 中高层建筑:7-9 层。(4)高层建筑:10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4m 的建筑。(5)

5、 超高层建筑:l00m 以上的建筑物。1.3.3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木结构。(2)砖木结构。(3) 砖混结构。(4)钢筋混凝土结构。 (5)钢结构。1.3.4 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1)墙承重结构。 (2)骨架承重结构。(3) 内骨架承重结构。(4) 空间结构。1.3.5 按施工方法分(1)现浇、现砌式。 (2)部分现砌、部分装配式。(3) 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4) 全装配式。1.4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一般都由基础、墙或柱、楼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六大部分组成。还有一些附属部分,如阳台、雨篷、散水、勒脚、防潮层等2 地基与基础2.1 基础是建筑物的最下部分的承重构件

6、;地基是指基础以下受压力的土层。2.2 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天然地基如岩土、砂土、粘土等。人工地基是指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3人工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处理法、打桩法。尽量采用天然地基。2.3 基础的类型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2.3.1 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2.3.1.1 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所用的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 a 称为刚性角。砖石基础刚性角的范围是 2633。 ,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

7、础材料。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2.3.1.1.1 砖基础。大放脚每一阶梯挑出的长度为砖长的 14(即 60mm)。大放脚的砌法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种。为了保证基础的强度,底层需要用两皮一收砌筑。2.3.1.1.2 灰土基础。由石灰或粉煤灰与粘土加适量的水拌和经夯实而成的。灰土与土的体积比为 2:8 或 3:7。灰土每层需铺 22-25cm,夯层 15cm 为一步;三层以下建筑灰土可做二步,三层以上建筑可做三步。2.3.1.1.3 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骨料(碎石或碎砖) 按体积比 1:2:4 或1:3:6 加水拌和夯实而成,每层虚铺 22cm,夯至 15cm。三合土

8、基础宽不应小于600mm,高不小于 300mm。2.3.1.1.4 毛石基础。每一阶梯宜用三排或三排以上的毛石砌筑。由于毛石尺寸较大,毛石基础的宽度及台阶高度不应小于 400mm。2.3.1.1.5 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台阶宽高比为 1:1-1:15,实际使用时可把基础断面做成梯形或阶梯形。2.3.1.1.6 毛石混凝土基础。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粒径不超过 300mm 的毛石,且毛石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 20-30 ,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阶梯高度一般不得小于 300mm。2.3.1.2 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

9、限制。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 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 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 C75 或 C10 素混凝土垫层,厚度 l00mm 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 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2.3.2 按构造分类2.3.2.1 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单独基础。现浇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截面可做成阶梯形或锥形,预制柱下的基础一般做成杯形基础。2)墙下单独基础。砖墙砌在单独基础上边的钢筋混凝土地梁上。地梁的跨度一般为 3-5m。2.3.2.2 条形基础。可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10、2.3.2.3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2.3.2.4 片筏基础。平板式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承在底板上。梁板式按梁板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承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底面。2.3.2.5 箱形基础。将基础做成由顶板、底板及若干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2.4 基础的埋深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基础的埋深。原则:尽量浅埋,但在冰冻线以下,最高水位以上,至少大于 0.5 米。深基础 埋深大于 4 米4浅基础 埋深大于 0.5 米小于等于 4 米2.5 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2.5.

11、1 地下室防潮对于砖墙,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在墙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在防潮层外侧回填低渗透土壤夯实。土层宽 500mm 左右。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地下室地面,如需要防潮层,一般设在垫层与地面面层之间,且与墙身水平防潮层在同一水平面上。2.5.2 地下室防水:地下室四周墙体及底板均受水压影响,均应有防水功能。地下室防水可用卷材防水层,也可用加防水剂的钢筋混凝土来防水。3 墙与框架结构,3.1 墙的类型根据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可分为内墙、外墙、横墙和纵墙;按受力不同,墙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只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墙称隔墙。按构造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类

12、型。3.2 墙体构造3.2.1 砖墙构造砖墙是用砂浆将砖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1)砖:普通砖是指孔洞率小于 15的砖,空心砖是指孔洞率大于等于 15的砖。我国普通砖尺寸为 240mmll5mm53mm,如包括灰缝,其长、宽、厚之比为 4:2:1。砖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分 MU75、 MU10、MUl5、MU20、MU30 等六级。2)砂浆。砂浆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M0.4、 M1、M2.5、M5、M75、M10 、M15。常用砌筑砂浆是 M1-M5。3.2.2 砖墙的组砌方式。砖墙的砌筑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上下

13、错缝不小于 60mm,避免出现垂直通缝。1)实心砖墙的组砌方法。一顺一丁、多顺一丁、十字式、全顺式、两平一侧式( 180 厚墙体) 。2)空心砖墙的组砌方法。空心墙的组砌方式分为有眠和无眠两种。3.3 实心砖墙细部构造砖墙厚度有 120mm(半砖) 、240mm(一砖) 、370mm(一砖半)、490mm(两砖)、 620mm(两砖半)等。3.3.1 防潮层。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下 60mm 处;建筑物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 60mm 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

14、板木搁栅垫木之下。墙身防潮层一般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钢筋混凝土防潮层等。3.3.2 勒脚。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在勒脚部位将墙体加厚,或用坚固材料来砌。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 3.3.3 散水和明沟。散水适用于年降水量小于等于 900mm 的地区;明沟适用于年降水量大于 900mm 的地区。宽度一般为 6001000mm,坡度为 3 5。3.3.4 窗台。窗台根据窗子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有砖窗台(有 10左右的坡度,挑出尺寸大多为 60mm。 )和混凝土窗台(一般是现场浇制而成)两种做法。内窗台的做法也有两种:水泥砂浆

15、抹窗台(应突出墙面 50mm) ;窗台板,对于装修要求较高的房间,一般均采用预制窗台板。外窗台外挑部分应做滴水。3.3.5 过梁。3.3.6 圈梁。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砖圈梁两种。钢筋混凝土圈梁其宽度一般同墙厚,对墙厚较大的墙体可做到墙厚的 23,高度不小于 120mm。常见的尺寸为 180mm、240mm 。檐口和基础处必须设置,其余楼层的设置可根据结构要求采用隔层设置和层层设置。圈梁宜设在楼板标高处,尽量与楼板结构连成整体,也可设在门窗洞口上部,兼起过梁作用。5当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截面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 1m,且应大于两梁高差的 2 倍,但

16、对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圈梁不宜被洞口截断。3.3.7 构造柱。3.3.8 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3.3.8.1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 20-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间距在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3.3.8.2 沉降缝。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之处是除屋顶、楼板、墙身都要断开外,基础部分也要断开,使相邻部分也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五层以上时不应小于 120mm。3.3.8.3 防震缝。防震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沿房屋全高设置。缝的宽度按建造物高度和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来确定。一般多层砌体建筑的缝宽取 50-100mm;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度 15m 及以下时,缝宽为 70mm;当建筑高度超过 15m 时,按烈度增大缝宽。3.3.9 烟道与通风道。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