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7363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6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各参建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呈贡新城雨花片区村镇搬迁一号地块郎缪小学建设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促进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全面落实“质量、工期、安全、投资、环保、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制定了我项目部所辖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1 安全生产1.1 施工现场的各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应齐全,管理机构健全,责任到人,并符合现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1.2 施工操作人员熟悉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不得违章作业、野蛮施工。1.3 施工作业人员身体应健康,凡患有不宜从事某项施工作业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该项工作。1.4 施工现场人员上岗前应进行

2、岗前教育、培训和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1.5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规范地佩戴安全帽及其他安全防护用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人员的安全帽应和施工单位相区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应相应区分。1.6 施工机械(具)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严禁带病作业。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机械(具)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清洗。21.7 施工现场应配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检验。1.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的规定。2 文明施工2.1 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应佩戴上岗证,标准化着装。工作服应美观整洁,并符合安全

3、要求。2.2 施工现场宜采用封闭式管理,非工程相关人员严禁入内。 2.3 施工现场应按现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设置禁止标识、警示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并配以相应的警示语句。2.4 现场的消防出入口、紧急疏散通道等应符合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有通行高度限制的地点应设限高标志。2.5 施工现场原材料、中间产品管理规范,堆码整齐,标识牌做到随用随更新。2.6 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停放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2.7 施工现场应遵照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0 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有效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或污染,同时要满足下列

4、要求: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施工现场土石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裸露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有特殊要求的废弃物应按有关规3定处理。3现场人员应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如不说脏话、不乱扔废弃物等。3 办公生活区3.1 施工单位一般规定3.1.1 项目经理部驻地工地。3.1.2 办公生活区应设置相关企业标识。各种宣传标语应醒目,区内空地宜设立宣传栏、黑板报、读报栏等。3.1.3 办公生活区房屋应结构牢固,通风、采光良好。室内地坪应进行硬化,室外场地进行适度美化和绿化且排水通畅。3.1.4 办公生活区宜采取封闭式管

5、理,应有固定的出入口,有条件时应设置大门。出入口处应设置专职保卫人员,制定专门管理制度。3.1.5 生活区内员工宿舍、食堂、锅炉房、浴室、文体活动室、厕所等应设施齐全,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3.1.6 现场锅炉房应用非燃烧材料建造,锅炉房应设在远离易燃材料的地方,应烟囱上装防火帽。3.1.7 做好房屋内的安全用电和防火工作,按有关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及安全警示牌,夏季应有防止蚊蝇的措施,冬季应有防煤气中毒及炉火管理的规定。3.1.8 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对生活垃圾和污水应按规定处理,保证周围环境整洁卫生。3.2 施工单位办公区43.2.1 办公区设施应规划整齐、美观大方。3.2.2 办公区内应根据现场

6、条件、项目部等级要求设置会议室。3.2.3 项目经理部驻地应设置揭示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范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内容,且式样规范、位置醒目。3.2.4 办公室房门应设置规格统一、视觉醒目的标牌。3.2.5 会议室内应张贴下列图表:1组织机构框图。2安全、质量、环境保证体系。3效果图。4工程形象进度图。5项目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6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应张贴下列图表:7岗位安全、质量、环境生产职责。8岗位职责。3.3 项目部生活区3.3.1 宿舍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宿舍室内的净高、通道宽度、人均面积、人数等应符合

7、相关规定。2. 宿舍应采取必要的防寒、防暑措施。3. 宿舍应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的床铺不得超过 2 层。54. 宿舍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轮流负责或安排专人管理。3.3.2 食堂应符合下列要求:1食堂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卫生制度。2食堂必须有头管理制度,炊事人员上岗应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并应保持个人卫生。3食堂应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食堂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制作间灶台及其周边应贴瓷砖,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处理。4食堂应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它物品。炊具宜存放在封闭的橱柜内,并应生熟分开。食品应

8、有遮盖,遮盖物品应有正反面标识。各种佐料和副食应存放在密闭器皿内,并应有标识。5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3.3.3 厕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厕所大小应根据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数量设置。2厕所应指定专人负责卫生工作,应定时进行清扫、冲刷、消毒,防止蚊蝇孳生,化粪池应及时清掏。3.3.4 盥洗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盥洗设施应满足现场人员使用需要,并采用节水龙头。2淋浴房应配有满足需要的淋浴喷头数量,并设置储衣柜或挂衣架。3盥洗区应设置开水炉、电热水器或饮用水保温桶;施工区应配备6流动保温水桶。3.3.5 文体活动室应配备有电视机、书报、杂志等文体活动设施、用品。4 生产区4.1 一般规定4.1.

9、1 施工现场布置应符合平面规划的总体布置和物料器具定位管理标准化的要求。4.1.2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规定的“柒牌牌一图” ,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4.1.3 重要工程现场应设置有标明工点名称、工程概况、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平面布置图、效果图、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内容的公告牌。4.1.4 生产区应设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标牌、标语及宣传栏(橱窗) 。现场各种安全标识牌应按照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统一制作,悬挂于工地醒目位置。4.1.5 非施工人员和非施工车辆禁止进入施工生产区。4

10、.1.6 严格按照施工用电专项组织设计与平面布置进行架设和管理电力线。夜间施工时,现场应设有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4.1.7 机械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械设备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尺寸可按照施工单位企业标识规定制作。企业标识应设置醒目。72施工现场各类机具设备应定期检查,线缆接头必须绑扎牢固,确保不透水、不漏电;对经常处于水、泥浆浸泡处应架空搭设。3. 大型施工设备包括塔吊、汽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等起重机械,执行大型机械专项管理办法。4.2 站场及相关工程4.2.1 站房及站场相关工程应与站前及站后各专业施工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协调,施工中注意对已完工工程的保护。4.2.2 站房施工应符

11、合下列要求:1站房施工宜实施封闭式管理。 2基坑开挖应符合规定,并应安排专人负责基坑的沉降变形观测和日常检查,并形成记录。3模板、脚手架工程及起重吊装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4建筑物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全封闭围护。进行两层或多层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应设置密孔阻燃型防护网罩加以保护。在建筑四周及人员通道、机械设备上方应搭设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棚。5 架子队管理5.1 总体要求全面落实铁道部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铁建设200851 号)文件要求,合理确定架子队用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实现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

12、层与作业层的有机衔接和有效8运作,防止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流于形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5.2 工作要点5.2.1 审核施工企业招标文件中明确使用架子队的相关内容,劳务用工计划,所投标段设置及数量、架子队构成及主要组成人员名单等是否履行。5.2.2 监督、检查施工企业架子队管理制度和保证体制的运转执行情况。5.2.3 建立架子队管理信息平台,信息档案。5.3 检查重点5.3.1 安全质量关键工点是否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施工;5.3.2 工序和作业面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和质量员跟班作业情况;5.3.3 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5.3.4 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支付。5.4 检查项

13、目及标准5.4.1 管理制度:1管理制度:架子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人员补缺制度;2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会议制度、考勤考核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内业资料管理制度等;3上岗管理制度:岗前专业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4安全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技术交9底制度、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事故汇报制度、劳务从业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安全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5质量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例会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过程检验制度、原材料检验制度、配合质量监督和质

14、量检查整改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5.4.3 人员管理1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按照“1152”基本要求配置,设置一个项目经理、一个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五大关键人员以及领工员和工班长两个领班负责人等主要人员。主要人员岗位应明确职责,落实责任。5按照“精干高效、培育壮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保证学校建设的质量。领工员、工班长还应具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其人数应能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不间断监督的需要。5.4.4 现场管理1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劳务管理制度,对劳务作业人员登记造册,记录其身份证

15、号、职业资格证书号、劳动合同编号以及业绩和信用等情况。接受劳务企业劳务人员时,应与劳务企业签订劳务协议,并应检查验证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劳务作业活动。102班组作业人员应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现场工作标准和施工作业书组织施工。3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及标准为劳务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生产环境、生活设施、作业条件、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具,不得歧视劳务作业人员。5.4.5 施工单位建立劳务作业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其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可上岗,培训情况应当记录在教育档案中。从事技术工种的,上岗前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16、;从事特殊工种的,还应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5.4.6 项目部班组长必须建立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及时结算、拨付劳务作业人员工资,不得无故拖欠。6 现场技术资料6.1 总体要求1严格执行设计和验标的要求,强化内业资料管理,做到内业资料真实、及时、准确。2内业资料的范围: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文件) 、有关会议纪要、协议,与业主、监理单位往来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则、细则、标准设计图纸、手册、科技情报资料,国家、行业技术规定及通知文件;施工调查资料及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计划;开(复)工报告,各种施工检查证、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单,半成品、成品质量合格证、检查试验资料;各类技术交底资料、各种施工记录、施工测量资料、工程日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