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地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981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5.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初二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初一。初二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初一。初二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初一。初二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初一。初二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初二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初二地理(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重难点内容归纳讲解(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6 378 137 米极半径:6 356 752 米总面积:51 000 万平方千米总体积:10 830 亿立方千米总质量:5.9761027 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在自然地理上是很有意义的。地球是个圆球体,太阳距离地球较远,它以平行的光线射达地球表面(曲面),因而与地表构成不等的入射角。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只有一点,其他部分为斜射,所以,圆球体表面获得的太阳热能不均,这是导致地球上各地气候有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地球有巨大的质量,它以强大的引力将大气层、水体吸引在

2、自己的周围,加上太阳光热能的作用,在地球表面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换,从而形成了复杂的自然面貌。地球表面积巨大,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球体) 不规则的球体。4、有关地球是球体的证明海边观察到帆船的视变化;月食中呈现的弧形月面;登高望远;环球航行;宇航员的太空观测。(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1)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能较好地表示地球的真实形状,使我们获得地球体的立体观念。(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

3、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3)地球仪是一种仪器,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昼夜更替和各地时刻的变化等。可以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递变等。利用地球仪可以测定方位,测定经纬度,测定太阳的赤纬度数,测定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利用地球仪可以测定昼夜长短和日出、日没时刻,测定极昼、极夜的日数和起讫日期。利用地球仪易于正确阐明地轴、两极、经线、纬线、时区、日界线等概念。(4)地球仪是一种立体地图,它可以避免在平面的地图上存在的长度、方向、面积和形状等方面的误差和变形,避免分割球面造成阅读上的不便和误解。2、经纬网(1)纬线和纬度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

4、纬线的特点:纬线都是圆;各纬线圈不等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两极最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的划分:从赤道开始,以赤道为 0 纬度,向北为北纬,用字母 N 表示,往北逐渐增大,最大是北极点,为 90N;向南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往南逐渐增大,到南极点为最大,即 90S。(2)经线和经度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的特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的划分:国际上以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一条经线规定为零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与本初子午线构成经线圈且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的另外一条经线为 180经线。从

5、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增大到 180为东经,经度用字母 E 表示;从本初子午线向西依次增大到 180为西经。用字母 W 表示经度。(3)赤道和本初子午线赤道和本初子午线是地理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分别是纬度和经度起算的地方。前者是 0的纬线;后者则是 0的经线。赤道是地球上距南北两极相等(90)的大圆,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一条纬线。因此,那里的自转线速度最快。“坐地日行八万里”(四万千米),指的就是赤道上地球自转一周的行程(赤道周长约为四万千米)。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晨昏线(圈) 把地球分为昼夜两半球,两者都是地球上的大圆。球面上的两个大圆相交,必然互相等分。或许是由于“赤”道这个名称,使人们联

6、想起那里总是“赤日炎炎” ,认为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实际上,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加上赤道地区终年多雨,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而是在北纬 10附近,那里被称为“热赤道” 。世界上有两个以赤道命名的国家。一个是南美洲的号称“赤道国” 的厄瓜多尔,其英语名称就是 Equator(赤道)一词的音译。它的首府基多,地处赤道附近,有“地球中心 ”之称。另一个是西非的赤道几内亚,它的面积很小,事实上,它在赤道以北一百多千米,赤道并不经过这个国家。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主子午仪的那条经线,是经度度量的起始经线,故称本初子午线。赤道是纬线中唯一的地球大圆,因此,它是纬度度量的自然起始

7、点。两条相对的经线合起来都是地球的大圆,有同样的大小,因此,本初子午线是经度度量的人为起始点。它是 1884 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的。在此以前,许多国家都曾以通过各自首都的经线定为本初子午线,而没有全球统一的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建于 1675 年,是英国皇家天文台。1948 年,因城市环境污染给观测造成困难而迁出伦敦,原址被辟为博物馆。现在,皇家天文台虽已设在伦敦东南 96.5km 的地方,但格林尼治仍然是经度和时间起始的地方。(4)回归线和极圈回归线和极圈都是地球上的纬线,它们是具有特殊天文意义的纬线,地图(或地球仪)上通常都用虚线标出。回归线分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回归

8、”意为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赤道两侧往复移动。回归线就是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这样的一年叫回归年) 可能到达的最北点和最南点所在的纬线,即 90正午太阳高度的南北界线,其纬度等于黄赤交角,即南北纬 2326(课本中取 23.5)的纬线。南北回归线分别是热带和南北温带的天文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叫做热带,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两次太阳直射的间隔,在赤道为半年(春分和秋分)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 6 月 21 日或 22 日( 北半球夏至);直射南回归线是 12 月 21 日或 22 日(北半球冬至) 。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大致通过我国的台湾省中部、广东的汕头和广州、广西的梧州

9、和云南的个旧一线。极圈分北极圈和南极圈。昼夜长短的变化因纬度而不同。纬度愈高,变化的幅度愈大。极圈就是昼夜长短达到极端,即 24 小时昼长(极昼) 和 24 小时夜长(极夜)的南北界线,其纬度为黄赤交角的余角,即南北纬 6634(课本中取 66.5)的纬线。南北极圈分别是南北寒带和南北温带的天文界线。极圈所包围的地带叫寒带,每年有极昼和极夜。一年中极昼和极夜的日数,则因距南北两极的远近而不同,离南北两极愈近,极昼和极夜的时间愈长,至南北两极各达到半年左右。(5)经纬网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共同组成了经纬网。有了经纬网及其经纬度,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就容易确定了。地球上两个不同的地点,可以有相同的纬度或

10、经度,但不可能既有相同的纬度又有相同的经度。因此,地球上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位置,就可以用相应的经纬度来表示。例如,北京位于赤道以北 40,本初子午线以东 116,北京的地理坐标就是 40N,116E;利马(南美洲秘鲁的首都)位于赤道以南 12,本初子午线以西 77,利马的地理坐标是 12S,77W。活动: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1)地球仪上的经线。所有经线在南极和北极相交。所有经线的长度都基本相等。除 0和 180经线外,其他度数的经线都有两条,在 0经线以东的 180范围内的经线均称为东经(E) ,在0经线以西的 180范围内的经线称为西经(W) ,以示区别。(2)地球仪上的纬线。所有纬线

11、相互平行,不能相交。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纬度越高,长度越短;两极为点。除了 0纬线以外,其他度数的纬线都有两条,赤道以北的纬线称北纬(N) ,赤道以南的纬线称南纬(S) ,以示区别。(3)划分南北半球的是 0纬线,即赤道。(4)习惯上的东西半球不是以 0经线和 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的,而是以西经 20和东经 160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由于 0经线通过欧洲和非洲大陆西部,而西经 20经线主要通过大西洋和北冰洋,这样在以 20W 和 160E 经线圈划分的东西两半球地图上,可以避免把欧洲和非洲大陆分割在东西两个半球上。(5)习惯上把南北纬 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 3060之

12、间为中纬度,南(北)纬 6090之间为高纬度。(6)如何在局部经纬网格图上辨认东、西经和南、北纬:如果把局部地区的经纬网格纳入有 0经线和 0纬线的全球经纬网格中就不难辨别了。纬度向型图上向上方度数增大的是北纬;纬度向南(图上向下方) 度数增大的是南纬。经度向西( 图上向左)度数增大的是西经。经度向东(图上向右 )度数增大的是东经。(7)继续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在高、低、中纬度中,我国大部分在中纬度,南部一小部分在低纬度。在各大洲中,全部在高纬度的是南极洲,大部分在低纬度的有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大部分在中纬度的是欧洲,地跨高、低、中纬度的有亚洲和北美洲。从 0经线起,沿 0纬线由西向东依次通

13、过的大洋和大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太平洋、大洋洲、南美洲、大西洋。归纳如下: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形状 圆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 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 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0 度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向北越来越大南纬:向南越来越大东经:向东越来越大西经:向西越来越大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 20 度经线、东经160 度线、180 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划分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

14、南半球西经 20 度以东,东经 160 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 20 度以西,东经 160度以东为西半球,一、选择题1、读下图,下面 A、B、C、D 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 P 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并且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最吻合()A BC D2、在下面对地球形状的四种描述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扁球体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C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稍长的扁球体D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得多的扁球体3、下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 点的纬度为()A30S,30W B30N,30E C30N,30W D30S,30E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东半球不全是东

15、经度;B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C东经度不全在东半球;D西经度全在西半球5、东经 20北纬 40的某点是在()A西半球 B东半球C低纬度 D高纬度6、关于地球仪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它能较好地表示地球的真实形状B地球仪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C地球仪是一种仪器,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昼夜更替和各地时刻的变化等D地球仪是一种立体地图7、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A 23.5S,160EB 23.5S,180C 23.5N,0D 23.5N,160E8、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D整个灯塔突然从视野中消失9、下列对于经线和赤道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经线和赤道的形状相同B经线的长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C经线和赤道相互平行D都指示南北方向10、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 0经度 180,这个地点在地球表面有()A1 处 B2 处C3 处 D4 处B卷二、综合题(1)在图中标出武汉(114E,30N)的位置。(2)根据武汉的位置,可以判断出武汉位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