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流莺》鉴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408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流莺》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商隐.《流莺》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商隐.《流莺》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商隐.《流莺》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商隐.《流莺》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商隐.《流莺》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流莺》鉴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商隐流莺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译文:到处漂荡的黄莺上下翱翔,越过小路飞临河边,不知要飞向何地?美妙的啼啭怎能没有它的本意? 即使碰到良辰也未必有好的期遇。无论是在刮风的清晨、降露的夜晚,在阴天中、在晴日里,也无论是在城中,千门万户打开或关闭的时候,它都在不停地鸣啼。我曾经被伤春之情所苦恼,现在不忍听它那巧啭哀鸣,在这长安城中哪里有可让它暂歇的花枝?背景: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书写身世之感的诗篇。大约是李商隐自桂管观察使幕返京后暂充京兆府掾属时所作。手法:托物言志 ,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表现

2、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抒发了诗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慨;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无人欣赏,抒写自己不为人赏识、 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 中心思想: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抒发了诗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慨;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无人欣赏,抒写自己不为人赏识、怀才不遇的精神苦闷首联点题,写流莺漂荡参差无穷尽地度陌临流且不知所向的形影,以黄莺的无所依托自况自己沉浮不定的仕途之路, “不自持”显见诗人主观感受。颔联即承此深入莺之心理,啼啭婉美自有其意,良辰美景却未有佳期,以黄莺的“巧啭”暗喻自己的心志及无法实现抱负的失望之情,可见其“本意”之凄婉内涵。颈联承“巧啭”进

3、一步写莺啼,日夜阴晴,门开户闭,永不停止,以黄 莺不顾辛酸苦苦吟唱的情景暗喻自己执着的精神追求,这两句对仗工整,既见莺之执著,又见无人理解。尾联关合自身,既已伤春,又听此悲啼,且因无枝可栖而啼音愈苦,以黄莺的无处着落暗喻自己的悲凉境遇,写莺与自身至此已融合莫辨。全诗隐喻含蓄,意境悠远,托物喻情,构思巧妙,格调苍凉。如果要找一个形象作为李商隐的象征,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流莺”最恰当了。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 处有花枝?”那黄莺漂荡流转之后又紧接着再飞翔漂泊,“度陌”、 “临 流”,仿佛是被某种无

4、形的力量控制着,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它那圆转流美的歌吟中分明隐藏着一种殷切的愿望 希望在美好的三春良辰中有美好的相会。然而,它那“巧啭”中所含的“本意”却根本不被理解,因而虽然适逢春日芳辰也不能盼来“佳期”,实现自己的愿望。 “本意”不被理解、 “佳期”不遇的流莺永无休无止的啼鸣:无论是刮风的早晨还是降露的夜晚,是晴明的天气还是阴霾的日子,无论是京城中万户千门开启或关闭的时分,流莺总是时时处处在啼啭歌吟。它仿佛执着地要将“本意”告诉人们,而且在等待着渺茫无尽的佳期。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实在不忍再听流莺永无休止的伤春的哀鸣,然而在这广大的长安城内,又哪里能找到可以栖居的花枝呢?诗人是关心无

5、枝可栖的流莺呢,还是在流莺的哀啼声中传送自己的心声。【内容赏析】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诗篇。这首诗的首联以黄莺的无所依托自况自己沉浮不定的仕途之路,颔联承接首联,暗喻自己的心志及失望之情。颈联笔锋一转,以黄莺不顾辛酸苦苦吟唱的情景暗喻自己执着的精神追求,对仗工整。尾联承接颈联,以黄莺的无处着落暗喻自己的境遇。全诗移情于物,情感悲苦,寓意深刻,格调苍凉。【运用技巧】 比喻(或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1、流莺:流浪的、无 处可栖的

6、黄莺。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3、参差: 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 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 间, 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5、临流:流,河。 临流,飞在河之上。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1、巧啭:啭, 鸟的宛转的叫声。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

7、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 1 种更合理一些。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总体来看: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