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861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赵欢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现今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类课程, 重理论轻技能, 而不是以职业需要为出发点, 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采用结合软件应用和结构试验的教学模式, 改变了现今建筑类专业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 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关键词: 教学模式; 设计软件; 结构试验;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与本科教育的理论研究型教育不同, 高职教育注重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 即便是近似的专业,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也是有所区别的。一、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现状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可以分为

2、两种类型, 一类属于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 如建筑制图、建筑测量;另一类则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如力学、结构设计原理等。理论课程与实践类课程比较, 有理论性强、公式理解和运用有一定难度、与实践结合点少、结合难等特点。现今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课程多从本科相关课程中继承而来, 虽然为适应高职教育做了一定的改革, 但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有关结构设计类课程在高职教育中该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省内外有了一些研究, 有观点采用项目教学法, 首先将课程内容整合为若干个项目, 以项目为载体来讲授知识, 使学生学习知识更明确。还有观点将结构设计类课程课时压缩甚至取消。这种观点认为高职毕业生主要工作为工地现场施工,

3、 基本不会从事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 所以高职专业不需要开设结构设计类的课程。为了了解学生对结构设计课程的意见和看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的方法, 用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信息, 以书面形式给出一系列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从已给出的答案中作出选择, 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 获取有关信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查、访谈等, 获取学生的真正需求。本次调查针对 16 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两个班在校生共发出调查问卷 60 份, 收回 54 份。调查结果如下。(1) 在校生对结构设计类课程开设的满意程度。在校生对目前开设的结构设计类课程满意程度不高, 只有 4 人十分满意, 超过半数的

4、学生只是觉得一般, 有 3 个学生甚至非常不满意。可见, 目前结构设计类课程开设并不合理, 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2) 在希望课程授课形式的选择上, 在校学生的选择如下 (本项调查为多项选择) 。数据显示, 学生对学习纯理论知识的性质不高, 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的几率较小。即使可能偶尔需要计算一些临时的构件或脚手架或模板等施工设施, 也希望是借助结构设计软件来完成, 而不是单纯的采用手算的方式。学生对自己的计算能力并不自信。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可以从事结构试验员或实验师的工作。所以学生对结构试验和结构设计软件的授课形式较为关注。(3) 在学习过结构设计课程后, 希望掌握的职业能力

5、调查上, 得到的结果如下图 (本项调查为多项选择) 。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 对设计中的手算很是排斥。但是超过半数学生还是希望能够掌握结构设计的能力, 而以往毕业的学生也有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的。即使从事施工工作, 也有计算脚手架、模板等临时构筑物的工作需要。因此也可看出, 学生对学习结构设计软件的期望还是很高的。而学生对掌握平法识图的能力是十分强烈的, 几乎全部学生都都选择了图纸识读的能力。学生对今后从事的工作还是比较了解的, 图纸识读的能力贯穿建筑工作的各个方面, 无论今后从事何种工作, 都必须懂得建筑图纸的识读方法。有 30%的同学希望掌握结构设计试验的能力, 这和学生希望在结构设计课

6、程中加入结构试验的内容是相吻合的。(4) 在校生对结构设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调查。从图 4 可以看出, 对于结构设计课程现今的授课模式, 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持一般的态度的居多。现今的结构设计课程以面授形式为主, 课程知识点多而散, 公式多, 计算过程复杂, 计算工作量大,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效果较差。而将近 20%的同学对结构设计课程的设置持无所谓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可见结构设计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如还沿用旧的教学模式, 不仅不能满足高职教学的要求, 还影响专业的教学质量。图 4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下载原图二、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从调研结果来看, 现今高职建筑类专业结构设计类课

7、程的开设, 不论从内容还是从方法上都存在许多不足, 不适应高职教学的特点, 为此,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结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1、各类建筑设计软件的应用结构是建筑的核心, 结构安全才能保证建筑的其他功能。虽然高职教育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结构设计不只是结构构件内力的计算, 还包括构件配筋、建筑模型计算机模型建立、构件钢筋量计算, 这些内容可以借助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应用来实现。计算机软件将复杂的计算过程和公式推导简化, 只要学生熟悉相应规范、图集, 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过程, 就能够将复杂的结构轻松计算出来, 不仅节省了计算的时间, 也保证了计算的正确性。如在传统的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中, 都

8、会有一榀框架的设计, 整个设计过程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 工作量大, 还不容易保证正确率。而这样的一榀框架用软件建模、设置参数、计算结果只需要几个小时, 效率是之前的数倍, 正确率还得到了保证。同时, 每年都有各种建筑软件大赛, 这些比赛都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结构设计课程将软件应用纳入教学计划中, 将各类软件大赛的比赛内容加入教学工程中。在授课过程中, 弱化公式推导过程, 强化重要系数的概念, 并应用在软件建模和计算中。2、结构结构设计试验操作结构设计内容广泛, 不只有结构的计算, 还涉及建筑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了解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只靠教材的理论讲解无法给学生

9、直观的印象。用结构试验与理论讲解结合的授课方式, 使学生即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如在计算梁的强度的时候, 用试验来验证应力公式, 使学生更直接了解了梁的受力原理。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变了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 使学生掌握的相关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力学性能, 同时学生掌握了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为毕业后就业增加了一个实验员的就业岗位, 拓宽了学生就业的渠道。三、结论结构设计类课程是高职建筑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 它对提高学生的平法识图能力、结构设计能力、结构试验能力都至关重要。但因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 学生对结构设计类课程的精髓并不能掌握完整。采用结合软件应用和结构试验的教学模式, 改变了现今建筑类专业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 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参考文献1黄皓, 王曼基于结构模式设计的建筑力学教学方法优化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 年第 10 期。 2张逯见高职院校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探索江西建材 2015 年第 9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