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促双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783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促双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促双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促双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促双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促双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加强国际合作促双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 “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欧洲、非洲几大文明之间贸易交流的通道, 也是科技和人文交流的一个通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也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 2013 年 9 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构想, 既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 也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难题, 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和中国有很强的互补性, 也具有携手

2、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从科技合作入手, 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 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充分利用科学院有利的国际交流优势和合作渠道, 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科技内涵,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和支撑服务, 这也是科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 中国科学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 加快了国际化推进战略, 科技合作水平和科技化程度明显得到提升。比如, 现在中国科学院每年国际交流在 3万多人次。科学院每年组织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平均 350 次左右, 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国际会议

3、。我们已经同国际上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科教机构签署 200多份院级国际合作协议和 1000 多份所一级的合作协议。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合作, 催生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加大了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比如前不久在大亚湾中做过一次中微子测量, 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中微子测量的方式, 这就是一个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 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科学家一起参与这个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快速提升。中国科学院在重要的国际科技组织和重要的国际刊物上担任重要职务的有 600 多人次,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原来叫第三世界科学院, 后来改成发展中国家科

4、学院, 秘书处总部在意大利。这个科学院有 95 个国家和地区 1000 多个院士, 在 TWAS这样的全球综合性国际组织高端任职, 取得历史性突破。国际人才引进和培养持续跨越式发展。我们累计外籍人才超过 2000 人次, 目前接收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接近 1500 人。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可能是在中国攻读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全国大学当中首屈一指。这些数据比“十二五”增长了将近 7 倍。目前, 科学院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对外科技合作格局, 为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 从 2013 年开始, 科学院开始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

5、拓展工程”, 包括科技项目的合作, 包括人才培养。我们也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 (CAS-TWAS) , 提供一个平台, 接纳周围国家科学家到中心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合作。我们也在海外建立了 9 个海外科教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 我们通过 CAS-TWAS 院长奖学金, 为留学生提供在中国科学院学习工作学习和生活费用。这是中国科学院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共同合作的项目;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资助计划, 举办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培训班等等。通过这几种方式, 我们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科研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达到 1800 多人次。我们也围绕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环境

6、保护、饮用水安全、生物技术、绿色能源技术以及防灾减灾这些领域, 在国内有优势的单位设立了 5个 CAS-TWAS 卓越中心, 联合国家相关科技力量, 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战略咨询和人才培养。比如 2015 年 4 月 25 日, 尼泊尔发生大地震, 中国科学院和 TWAS共同建立了空间减灾卓越中心, 第一时间就派科学家到尼泊尔, 跟尼方共同合作, 利用中心空间减灾技术和平台, 对尼泊尔地震的损毁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为他们提供航空遥感数据和分析结果, 这些工作得到了尼方高度评价。此外, 我们还陆续启动了 9 个海外科教联合中心的建设工作。在 2015 年签署了中国科学院和斯里兰卡的城市发展供排水

7、部的合作协议, 科学院和斯里兰卡供排水部的备忘录, 这是应斯里兰卡政府的要求, 解决斯里兰卡不明原因的肾病以及水资源的设计和利用, 今天我们从事这个工作的科学家也在这里。2015 年12 月, 两国政府正式批准了这样一个中斯水中心立项。为了进一步支撑服务好“一带一路”的建设, 中科院于 2016 年初又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行动计划, 牵头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共同体”。这个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战略咨询、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等工作, 比如说我们在曼谷成立了一个中心, 这个中心主要是把科学院成果在东南亚地区依托曼谷进行成果转化。另外, 完成了“一带一路”科研合作态势报告

8、, 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发展的态势、存在的问题, 这样我们科技合作就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起来。2016 年我们召开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 有将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50 多名科学家聚集在北京, 是科学院牵头组织的, 会上成立了“一带一路”科技组织联盟, 发布了北京宣言, 主要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 为我国政府和沿线国家提供双向的战略科技咨询建议。一是建立战略咨询长效机制;二是组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针对“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共性科技需求和挑战, 牵头启动了 20 多项重大科技合作计划, 比如说泛第三极环境研究、新发突发病研究等;三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

9、转化。针对沿线国家、地区的民众生产生活的需求, 来转化适用的科学技术。这不仅能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需求, 又促进当地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四是加强沿线国家科技人才培养。依托国科大、中科大和有关研究所,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人才, 包括硕士生、博士研究生, 培训科研和管理骨干人才, 有 1000 多名。我最近刚刚去老挝、越南和蒙古访问, 也见了他们的一些领导人, 包括议会议长、总理、部长, 他们都高度肯定和评价中国科学院在“一带一路”所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 都分别要求加大对当地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想通过五年的时间, 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 打造合作基点, 形成国际大联通的科技合作网络雏形。这个计划有个中期目标, 到 2030 年,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并且在带动双边、多边及区域科技合作当中发挥骨干网的作用, 使中国科学院在亚太、亚欧、亚非地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处于龙头和中心枢纽地位。行动计划的长期目标是, 到本世纪中叶, 使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网络体系成为亚太、亚欧、亚非地区“科学共同体”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柱, 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