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692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龚彦忠 咸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摘 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文章结合作者所在高校的实际阐述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 地方院校; 应用型; 人才培养方案; 问题与思考; 作者简介:龚彦忠 (1975-) , 男, 陕西汉中人, 硕士, 讲师, 咸阳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收稿日期:2017-06-03基金:咸阳师范学院 2017 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编号:2017Z024) Problems and

2、 Reflection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in Newly 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GONG Yan-zhong Dean of education,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s the basic guidance docu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schools.Co

3、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authors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cheme desig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introduces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formulating the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Keywor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cat

4、ion typ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problems and reflections; Received: 2017-06-03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 是一所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1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设计, 对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或趋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

5、培养要确定的首要问题, 它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然而,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缺乏对学校历史和现实的实际情况的审慎分析, 学校定位不够清晰, 很多学校倾向于将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 偏离了新建本科院校应有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特征, 由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导致专业培养目标也不够清晰。(二)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缺乏的系统设计, 课程结构有待优化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一般有以下两种模式:第一, 沿用原来的专科课程体系, 稍稍加工修改形成本科课程体系。第二, 借鉴或照抄照搬其他重点高校的课程体系设计。这两种模式都没有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

6、状况和特点, 因此能够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要求的课程少, 课程体系落后, 缺乏学术前沿和专业发展的动态内容, 缺乏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职业能力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另外, 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多, 选修课程少, 不利于学生开拓视野。这些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三) 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性”课程居主导地位, 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借鉴重点高校的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观导致重“教”轻“学”的教学观, 也使得实践育人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 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理

7、论学时、学分所占比重较大, 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部分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学时数尚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实践教学环节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不能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很多课程虽然设置了实验课程, 但验证性的实验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四)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缺乏开放性, 缺少行业组织的有效参与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订社会参与度不高。即就是有企业参与, 由于种种原因, 企业参与也缺乏深度。在这种情况下,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然会囿于高校自身的视野, 从而导致专业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在这种情况下, 人才培养目标很难对接行业需求, 培养规

8、格也就很难对接岗位要求, 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就很难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管理的实际。二、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针对以上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紧密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新建地方高校本科办学历史相对较短, 尤其本科办学更短, 与传统学术型本科高校相比, 历史积累少, 师资队伍较弱, 生源质量较差。因此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选择“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才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正确选择。(二) 坚持“通识教育课管用、学科基础课够用、

9、专业课实用”的原则, 构建完整系统的理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难点,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核心。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课程体系的优化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 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也应该强调“地方性, 应用型, 特色化”, 按照“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的思路, 坚持“通识教育课管用、学科基础课够用、专业课实用”的原则, 构建相对完整、较为系统的理论课程体系, 科学地处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内教学课程与第

10、二课堂的关系, 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 (1) “通识教育课管用”就是构建全校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开够上级部门要求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此外,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 加大通识教育课的选修学分, 增加了通识教育课选修的比例, 给学生以宽阔的视野和较大的选择空间, 力求使得通识教育课程学生喜欢, 达到管用的目的。 (2) “学科基础课够用”就是按一级学科构建相近专业统一的学科基础课程, 其口径的宽窄应该以保证专业课学习为基础, 既不能太宽, 也不能太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厚基础、宽口径”不适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2因此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学科基础课的设定并不合

11、适“厚基础、宽口径”的提法, 而应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和学生实际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在学科基础课的选择上应该遵循“够用”原则。 (3) “专业课实用”就是专业课程应该以行业为背景, 与行业发展相适应,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该应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遵循实用化和地方化的原则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 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三) 围绕“重应用、强技能”的思路, 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1.按照“重应用”的思路, 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和学分数, 提高实践学分学时占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总学

12、分和总学时的比例。整合实践教学内容, 强调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际、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 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比例。2.按照“强技能”的思路,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将能力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真正把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文化科技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考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 要将这一部分专门进行设计并制定相关的学分取得的管理办法。提高学

13、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四)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大胆创新, 吸收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的内容要直接和就业行业接轨。一是坚持“面向需求, 创新机制, 强化实践, 协同育人”理念, 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各专业根据学科特点自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要鼓励各专业在课程模块框架内对课程进行大胆创新, 给二级学院充分的自主权, 积极引入校、院 (所) 以及行业 (企业) 等参与人才培养。三是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根据学生就业创业、升学及出国等不同发展规划,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学生开展在校 (境) 外开展交流学习搭建平台、预留端口, 在成绩认定、学分互认、学分置换、学籍管理等方面做好设计。总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要切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 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参考文献1杨慧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 (5) . 2董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高教探索, 2010,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