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哲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5369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马哲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研政治马哲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研政治马哲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研政治马哲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研政治马哲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马哲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马哲总结(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 1 页 共 27 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示:马克思主义的定义:狭义:是马、恩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立的标志:共产党宣言1948组成部分:马哲(理论基础) 、马义政经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征: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胡锦涛)广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也就是马、恩、列、江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三个层次:a。基础理论哲学和政经b运用理论毛思和邓论、 “三代”c观点事实和时事政策分析题:读懂材料,原理与材料结合,围绕主题展开,要深要透,回答要展开(300 字左右)注意:1。凡是和现实有关的题,现实意义要说到位2. 提出论点,说出支持论点的理由,及理由的理由都

2、要说到位,要求进行二级论证3. 论述题,要求作反面论证,证明 A 时,要求作非 A 的批判;评论联系的观点时,要对孤立的观点进行批判;哲学关系,一旦割裂,两方面均要分析到位。第一章 马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选择题,量少】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 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2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最根本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是什么)的

3、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怎么样)的对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 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 2 页 共 27 页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最普遍的一般规律。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具体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哲学的基本问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与自然界精神与物质意识和存在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重点】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

4、性、第二性的问题(即本原、派生)这是划分唯物和唯心的唯一标准自然界为本原是唯物,精神为本原是唯心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同一性: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和正确反映现实。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承认同一性。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唯物和唯心的对立:是根本,涉及世界本原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涉及世界状态问题,是从属于唯物和唯心的对立(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重点】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三点都相等自然界(物质或存在)第一性,精神(意识或思维)第二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

5、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2.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本原是原子、水、火、气等物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机械力学) 、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和不彻底性(唯心主义历史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基础上有机结合。3.唯心主义的存在根源最初是对自然现象和梦中景象的不正确解释社会根源:生产力地下,文明发展不充分阶级根源:统治阶级有意歪曲或阶级偏见认识论根源: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和片面化,

6、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分离,认识和实践分离。唯物主义的社会根源:进步的阶级由于其利益同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三点都相等 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意识决定物质5.唯心主义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 3 页 共 27 页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脱离了人和物质世界的“客观”精神是本原柏拉图的“理念论” ,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朱熹的“理在事先” 、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老子的“道” 。(四)马哲

7、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实践证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实践证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二、马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哲的创立的历史必然性1.社会阶级条件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找出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经验,也需要思想理论指导。2.自然科学前提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等深刻揭示了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性3.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继承他的唯物主义(二)马哲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

8、物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三)马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内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四)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现剩余价值使社会科学的研究由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五) 马哲的根本特征 实践性改变世界革命性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改革开放也是具有革命性的)科学性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毛泽东:马哲辩证唯物论两个显著的特点是阶级性和实践性。(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义科学世

9、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哲的精髓列宁:明确提出两个认识路线的对立“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毛泽东: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恢复和发展毛的路线江泽民:强调马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即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七)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作用(即哲学的重要性)江泽民:掌握它,对于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 4 页 共 27 页马哲是“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哲对人们把

10、握自我、规范人生、提高道德素养具有导向与激励的作用马哲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具有启迪作用三、马义哲学与现时代(一) 马哲和现代科技革命 【一般般了解】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现代科技推动马哲的发展;马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二) 马哲和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与以人为本不同,它主张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两种对立思潮反对科学主义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人本主义而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三) 马哲的中国化 【重点】1.马义以及马哲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思、邓论、 “三代”毛思、邓论是中国化了的马义,既体现了马列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

11、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共人的实践经验“三代”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思和邓论,是马义及其哲学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2.邓论对于马哲的贡献和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重新确立了实践史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义的基本观点强调发展观点, “发展是硬道理”重视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三代”: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选择题】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观)(一)辩证唯物主义

12、的物质观及其意义1.马义以前的物质观 【单选题】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本原是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本原是原子)坚持第一性的问题,但有缺陷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指共性) 。3.列宁对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的定义 【重点】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 5 页 共 27 页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4.马义物质观(列宁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

13、论,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可知论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揭示了物质的共同本质是客观实在性总之,马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在时空内才能运动)1.物质和运动运动的含义:是物质的固有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

14、对静止论B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即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反映。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主体归结为人的感觉或观念,客观唯心主义归结为“绝对精神” “天理”等2.运动和静止静止的含义: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一实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承认静止的意义:运动从静止中找到量度;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 A.关系: 总体上是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a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

15、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特定状态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任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两种错误: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反对只承认静止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B.意义:a.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才能区分不同事物b.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保持事物质的稳定c.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3.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由低到高: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4.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体的存在形式。时间指过程的持续性(特点: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指广延性(特点:三维性和可逆性,即长宽高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 6 页 共 27 页度) 。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可分割的。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观)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 (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否认时空的相对性是形而上学观点)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间的无限性指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过程是无限的,有限性指具体四五发展的过程是有始有终的,事物的存在具有暂时性;空间的无限性指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