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土调办发[1010]4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5152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湘土调办发[1010]4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土调办发[1010]4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土调办发[1010]4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下发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的通知各市州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专业技术单位:为统一规范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相关图件的制作,我办制定了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现印发你们。附件: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二一年三月十五日附件: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图件制作要求一、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一)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图内(数据库)表示内容及要求总体要求:注记及符号的颜色、大小、形状按照省厅统一下发的系统库和参数进行配置。各符号应定性定位准确、层次分明、注记正确、清晰易读,避免注记、符号的相互 压盖。图内表示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宗地界址线、界址点、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地

2、类界线、地类符号、注 记(包括 图斑编号、线状地物宽度、行政区名称、宗地名称、界址点号、主要水系(河流、沟渠、大型水库、湖泊)名称、道路名称等)、地物符号、各级政府 驻地符号、辅助符号(指引线、隧道、桥梁等)、公里网、经纬度等要素。(1)地类图斑A、地类界线与线状地物或境界重合时,不表示地 类界线;B、图 斑地类 采用符号表示,同时标注图斑编号;C、图 斑编号一般注在该图斑的中间位置处,图斑偏大或者形状不规则的图斑可适当重复注记。D、地类符号的配置采用渲染法和打点法表示,其中渲染法表示的地类为:沼泽地、沙地、城市、建制 镇、村庄、河流、湖泊、水库、坑塘;其余地类符号均为打点法表示。大图斑内被线

3、状地物分割的闭合地块内,也应配置相应的地类符号。当线状地物用面状表示时(如道路、水系),面状内的符号在整条线状地物中只需表示一至二处即可。(2)线状地物线状地物注记包括名称注记和宽度注记。当线状地物方向与南图廓大于 45时,其名称注记与该线状地物由上而下平行注出;小于 45时, 则名称注 记与该线状地物由左至右垂直注出,注记与线状地物间距不得大于 2mm。线状地物 宽度注记与线状地物垂直注出,与线状地物间距不得大于 1mm。线状地物名称注记可根据线状地物的长度适当拉开字间距,并每隔 15-20cm 重复注出, 宽度注记可每隔 10-15cm重复注出。(3)其他注记各种注记应指示明确,清晰易读,

4、整齐美观、字间距合理(字间距一般不超过字大的四倍)。除上面特别说明外,图上各种注记的字头一般应朝北图廓注出。行政(权属)名称注记、水域名称注记可根据其范围大小适当拉开字间距。(4)数据库特别要求数据库中各要素除了按照上述要求表示外,还需注意以下情况:A、零星地物。所有零星地物均在正确位置采用 0.6*0.6mm 黑色实心小圆点表示。B、点状符号(包括地 类 符号、点状地物符号)单独形成文件。符号文件名为 FUHAO.wt,属性结构如下: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 约束条件备注1 标识码 BSM Char 102 符号名称FHMC Char 10 M注:1、若符号为地类符

5、号, “符号名称”赋值为对应的地类代码;2、若符号为其他地物符号, “符号名称”赋值参照地形图图式填写相应的中文名称。如“气象台”C、作 为图面表示 补充的指引 线、 桥梁、隧道等具有方向性线状要素,不能做点状符号,要求作为线状文件,文件名为 QTX.wl,属性结构为: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 约束条件备注1 标识码 BSM Char 102 符号名称FHMC Char 10 M注:若为指引线,则符号名称为“指引线” ,若为其他线状要素,则“符号名称”赋值参照地形图图式填写相应的中文名称。2、图外表示内容及要求(1)图名:图种名“县(区、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宋体,6

6、.26.7mm,字 间距 2.0mm)、分幅图图名(黑体,66mm,字间距视字数多少设为 3-6.0mm)、图号(黑体,5.04.5mm ,字间距 0.5mm)。分三行配置于北图廓正中处。(2)比例尺:采用数字比例尺(黑体,3.753.75mm)和直线比例尺(黑体,1.751.75mm),分两行配置于南图廓正中 处。(3)“秘密”(宋体, 3.04.0mm),配置于北 图 廓右上角。(4)图廓四周经纬网注记和经纬度坐标,图内公里网(5)编制单位, “县国土资源局”、建库单位(黑体, 3.753.75mm),配置于西图廓左下角。(6)图幅结合表(宋体,1.81.8mm),配置于北 图廓左上角。(

7、7)图例,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分类及省厅下发系统库图式、图例、色标表示,配置于 东图 廓外。 (“图例”,黑体,4.04.0mm;图例的文字说明注记,宋体, 3.03.0mm)。(8)说明注记:资料来源(年数字正射影像图)、土地调查时间、坐标系、高程系、成图时间配置于南图廓左下角(仿宋,2.02.8mm),每行文字上下要对齐,各行之 间间距为 1mm。(二)县级土地利用挂图1、图内表示内容及要求总体要求:全面反映制图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布规律、利用特点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制图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县级挂图比例尺一般采用 1:5 万或 1:10 万(建议采用与原土地利用县级挂图同

8、比例尺)。图内应表示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线状地物、地类图斑、地类符号、 县(乡、 镇)政府驻地符号、各种名称注记等要素,不需注记图斑编号和线状地物宽度。(1)地类图斑只表示颜色和符号,并进行综合取舍。综合取舍的原则是,先对 同一一级类的二级类合并,再对性质相近的地雷合并,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原则上不合并,综合后地类面积与统计面积比例保持一致。道路、河流等应 成网状,充分反映不同地区分布密度的对比关系及通行状况。(2)图斑最小上图指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 24 2;耕地、园地及其他农用地为图上 46 2;林地、草地等为图上 1015 2。小于上图指标的一般舍去,或在同一级类内合并。对特

9、殊地区的重要地类,如深山区中的建设用地、耕地、园地等,小于上图标准的,应扩大表示。(3)道路选取。铁路、 乡(含)以上公路应全部选取。平地中的农村道路可适当选取,丘陵、山区的小路应全部选取。(4)河流沟渠选取。河流应全部选取,沟渠可适当选取。(5)水库、湖泊、坑塘选取。水 库、湖泊应全部选取;坑塘密集区,可适当选取,恰当综合。(6)注记。各种注记应层次分明,注记内容和形式同万分之一。2、图外表示内容及要求(1)图名。统一采用“县(区、市)土地利用图”名称,配置于北图廓正中处。也可根据图幅的幅面情况进行位置调整。图名的排列以横排为好,区域小也可以直排;图名的字体,宜采用宋体和等线体,图名的字大一

10、般不超过图廓边长的 6左右。(2)比例尺。统一采用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置于南图廓正中处。(3)“内部用 图,注意保存 ”字样,配置于北图廓右上角。(4)图廓四周采用装饰花边表示。花边的宽度视图幅的大小而定,一般不超过图廓边长的 11.5。(5)图幅四周接壤处均应注出相邻行政名称。一般宜采用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注出。 (雁行字列:各字中心的连线斜交图廓,字向朝北,沿境界方向排列。若境界方向与南图廓成 45以上的倾斜时,则由上而下排列,否则, 应由左至右排列;屈曲字列:各字侧边垂直或平行于境界,沿境界线型的弯曲排列。 )(6)编制单位。 “县国土资源局”、建库单位等,配置于西南图廓左下角。(7)

11、位置图一般位于图廓内左上方,也可根据图幅的幅面情况进行位置调整。(8)指北针一般位于图廓内右上方。(9)图例按厅下发的二次土地调查符号库表示,一般位于图廓内左下方,也可根据图幅的幅面情况进行位置调整。图例中的符号内容,尺寸和色彩均要和图内一致,达到便于阅读的目的。(10)土地调查截至期、成图方法和时间及说明配置于南图廓外左下角。并要注意每行文字上下要对齐,各行之间应留 1 毫米的间隔。二、基本农田分布图基本农田分布图的编制包括:标准分幅基本农田分布图和县(区、市)级、乡( 镇)级基本农田分布图。(一)图内表示内容及要求1、内容:将数据库的行政区界线层、地类图斑层、线状地物层与基本农田片(块)层

12、和基本农田图斑层叠加,形成基本农田分布图。2、要求(1)基本农田分布图的比例尺与同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比例尺一致。(2) 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 底图数据,保留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相关要素,除水系和线状道路的颜色保留外,地类图斑层不赋色,形成土地利用现状素图。(3) 基本农田各要素层图例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附录 B 表示,基本农田保护片( 块)编号不进行注记,只表示片(块)界线;基本农田图斑注记只在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和数据库中表示,注记形式为 Jt(t 表示图斑编号,与土地利用现状库中地类图斑层中的图斑编号一致);(二)图外表示内容及要求1、图名:标准分幅基本农田分布图的图名标注

13、“基本农田分布图”和“ 图幅号”(“ 图幅号” 注在下面);县(区、市) 级、乡(镇)级基本农田分布图的图名统一规定为:县(区、市)基本 农田分布图、 乡(镇)基本农田分布图,配置于北图廓正中处。县级图图名也可根据图幅的幅面情况进行位置调整。2、图幅右下角注明主要资料来源和时间、数学基础、编制时间3、其他整饰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同级图一致。三、耕地坡度分级图(一)图内表示内容及要求:1、内容:以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对耕地图斑赋予确定的耕地坡度级,生成耕地坡度分级图。2、 要求(1)耕地坡度分级图的比例尺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一致。(2)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保留地类符号、地类图斑界线,除水系和线

14、状道路的颜色保留外,对耕地以外地类图斑不赋色。(3)耕地坡度分级图是对地类图斑层中耕地图斑,按耕地坡度级属性字段中的坡度分别赋色,耕地坡度级按利用 DEM 确定耕地坡度分级技术规定附录 B 图式图例要求表示。当耕地图斑为梯田时,该图斑中加注字母“T”表示,如:T 表示耕地坡度为 3 级的梯田,坡耕地不加注字母。耕地图斑的图斑编号、地类符号等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一致。(二)图外表示内容及要求1、图名:标准分幅图的图名标注“耕地坡度分级图” 和“图幅号” ;县(区、市) 级耕地坡度图图名注“县(区、市)耕地坡度图”,配置于北图廓正中处。县级图也可根据图幅的幅面情况进行位置调整。2、图幅左下角注明主要资

15、料来源和时间、数学基础等信息,右下角注明编制时间。3、其他整饰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同级图一致。四、城镇地籍图件(一)分幅索引图与街道分布图可放在同一张图上标示,其中街道、街坊线和街道、街坊号采用红色标注。1、分幅图结合表及图名图号注记;2、县(市、区)及以上 级别的行政界线、街坊、街道界及街坊、街道注记。(二)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1、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总体要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应综合取舍恰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示合理,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协调,能较好地反映该城镇区域内土地利用特点,各种注记层次分明,图面清晰易读、美观。2、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表示的主要内容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以表示土地用途为主,地类符

16、号采用打点标注。城镇 土地利用现状图不表示界址线、界址点、宗地号等信息。宗地及地类图斑的最小上图指标:建设用地为图上 4mm2,耕地及园地为图上 6mm2,其他地类为图上 15mm2。不足上 图面积的,综合到相邻宗地中。3、图内主要要求(1)地籍要素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应表示县(市、区)及以上级别的行政界线,并在图 幅四周接壤处标注相应行政名称。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应表示城镇地籍的街道、街坊界线,街道线采用图式中“ 乡、镇、街道界” 符号表示,街坊线采用图式中“村界” 符号表示。地类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注。地类先在同级类综合,没有同级类的,综 合到相近地类。大宗地不进行综合取舍。小宗地、小地块可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取舍。地类不能跨街巷进行综合。图上宽度 2以上的巷道应予以表示。(2)数据要素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可不绘出经纬度及坐标公里格网。控制点:应表示一级导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