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4491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为做好应对社会各种突发事件的门、急诊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 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 进行处 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医院成立“ 急诊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医疗队” ,负责院内急诊救护工作的组织、 协调和指挥。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护队成员名单队 长:副队长:成 员: 2、上述人员的联系电话在急诊预检处和门、急诊部备案,保证随时联系,接到通知后尽快赶到急诊科,并负责科内人员的协调。3、突发事件伤病员来院前或预检后,急诊预检护士或 门急诊办公室或总值班应立即通知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小组。4、由救护小组组长、副组长负责指挥抢救

2、,根据突发事件的人数、性质, 组织 相关人员到指定场所待命。5、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突发事件院内急救工作中要积极应对,主动参加抢救;要服从统一安排,严禁推诿病人;各病房接到通知后,迅速做好接受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6、遇突发事件抢救时或医院难以承担的重大医疗救护任务时,应及时向院办、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安排人员抢救或转院进行医疗救护。7、随季节变化,依据上级指令,做好各种 应对措施。8、接到上级指令性突发事件抢救任务,第一时间安排好抢救工作,及时上报院领导、院办、医务科。处 理 流 程一、分诊台和抢救室工作人员接“120”急救电话后,应立即向急诊办公室或急诊行政值班(夜间)报告,后者:(1)向值班院

3、长汇报、请示。 (2)与上级及抢救现场取得联系,根据情况启动医院应急预案。 (3)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和医疗物品,扩大急救队伍。 (4)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工作,做好接待大批伤病员的准备。 (5)根据需要安排休班的医务人员参加抢救。 (6)指挥院内现场抢救工作。 (7)根据需要通知并组织第二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到位。 院内接待大批伤病员场所安排。 根据应急规模,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调动一、二、三梯队人员。 二、检诊、分诊体现优先服务原则: 1、外科系统 指定普外科高年资医师负责。 2、内科系统 指定急诊科高年资医师负责。 3、验伤标志 要求一律系在伤病员左上肢。 按照伤员轻重缓急进行分度:

4、(1)轻度: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如一般挫伤,擦伤。(2)中度:如单纯骨折,外伤后出血等短时间内不会危及到生命。(3)重度:重危,危及生命者,如窒息,大出血,休克,心室 颤动,昏迷等,需要得到及时抢救治疗。(4)死亡:意识丧失,动脉搏动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做好标记每位伤员左手臂上部别一醒目标牌,内插伤卡,上面填写病人的编号、姓名、性 别、年 龄、受伤部位、 药物过敏、日期、 时间等,并按病情轻重,用绿、黄、 红、黑四种不同颜色的布条别在卡上,分别代表轻、中、重、死亡四种不同的伤情(由护士根据医生分类后执行)。黑色 死亡;红色危重;黄色中度;绿色轻度。 三、现场抢救(1)现场保证一个病员由

5、一个医师,两名护士,一名工务员全程陪同,负责外送 检查, 抢 救用药。急 诊部、总值 班指挥现场抢救,护士长协调相关人员工作,后勤保障部提供相关物力支持。(2)大批伤员来临时,先救命后治病,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尸体直接送太平间保存。(3)争取时机,抢夺时间,速战速决。通 过包扎、止血、骨科患者给予固定、快速输液、静脉给药输血,使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在保 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对确定大出血,严重创伤,脏 器破裂损伤情况,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直接送手术室进行手术,转院者需做好联络,转诊工作。(4)建立交接班制度,保证抢救工作的延续性。现场急救时应将相关病历卡随身携带,医嘱与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时间精确到分。注意记录完整,防止遗漏。患者运送途中护理人员陪同加强观察,随时记录。并与接诊科室做好交接班工作。(5)建立回访制度。伤员经抢救后分流至相关科室,护士需做好登记, 抢救者 书写重大抢救记录经过,一周后由抢救护士随访,并书写随访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