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893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从化溪头古村保护利用模式的探索 程娟 肖大威 傅岚 何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摘 要: 溪头村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和古朴岭南文化风貌的山中古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溪头村经历了从空心村、贫困村到充满活力、自然与人文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的巨大转变, 回顾历程, 溪头村保护与发展规划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溪头村规划核心思想的解读, 对保护活化成功经验的总结, 归纳古村转型中从坚持政府主导到鼓励村民参与, 从公共政策提出到规划策略变为乡规民约的实施等一系列较为成功的措施, 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活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关

2、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 活化利用; 溪头村; 作者简介:程娟,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研究生;作者简介:肖大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作者简介:傅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硕士;作者简介:何丽,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副教授, 通讯作者, 电子邮箱: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景观建筑在古粤西的建构方略与活化研究, 项目编号:2017ZB07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l of Xitou Ancient Village in C

3、onghuaCheng Juan Xiao Dawei Fu Lan He Li Abstract: Xitou Village is a mountain village with rich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ncient Lingna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Xitou Village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transformation from hollow village and impoverished village to full of vit

4、ality, and the natural and humanistic heritage has been effectively protected and utilized. Recalling the course, Xitou Villag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has played a key role Guidanc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re idea of Xitou village planning and the summing-up of the success

5、ful experience of protection and activ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from adhering to the government to encourag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villagers. From the public policy to the planning strategy, Series of more successful measures, with a view to Chinas tra

6、ditional village conservation and activation work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Keyword: traditional villages; conservation; active utilization; Xitou village; 溪头村坐落在从化市良口镇的群山之中, 如图 1 所示, 北距广州 100 余公里, 约 2 小时车程, 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著名的休闲旅游乡村, 年均接待游客约 60万人次。2005 年时溪头村多数村民出外务工, 仅剩下老人小孩, 显出典型的空心村状态。村里的传统风貌建筑也年久失修损坏严重

7、。为了保护利用这个山中古村,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 我们尝试了一系列活化古村的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护活化十多年来, 溪头村已成为广州郊区乃至珠江三角洲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村民基本回到村里耕作经营生活, 来休闲旅游的市民络绎不绝, 常有文艺创作人员长住村里。目前, 这个古村充满生机, 绿水青山, 春天满山山华李花开, 银装素裹;秋天枫叶红映霞岭, 层林尽染。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溪头古村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图 1 溪头村远景图 下载原图表 1 溪头村主要古迹列表 下载原表 表 2 民居、村民意愿调查 下载原表 表 3 村落公用工程设施现状调查与方法样表 下载原表 从化溪头村保护利用

8、实践是一个较成功的鲜活实例, 值得归纳总结。溪头村的保护活化主要坚持了以下几方面, 实现了古村保护活化实践的适用性、目标的可持续性、实施的可操作性。1 坚持解决问题和目标导向的定位原则从化溪头村是一个贫困山村, 虽有优美的山水风景, 但自有田地匮乏, 山林面积巨大, 不宜依靠农田耕种解决就业、脱贫致富。规划团队在与政府、村干部的讨论中, 溪头古村的内生动力在哪儿成为核心讨论问题, 并延伸问题到传统空心村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定位与保护古村文化关系等问题。归纳起来, 就是如何在保护古村中利用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在利用已有文化景观资源中保护古村风貌。通过深入调查与多层次讨论达成的共识是发展乡村旅游1

9、, 确定目标是通过整合溪头村的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 以开发旅游模式发展乡村经济, 在发展中保护绿水青山和古村文化空间;确定定位就是以村民为主体的农家乐旅游2。由此, 与村落紧密依存的山水环境按旅游活动为目标建设小径、桥道;农田地种植蔬菜、瓜果以满足游人的体验和饮食;古村的空间形态以承载游人和配套旅游服务为改造建设目标;基础设施按照配套的卫生要求建设;村民的房屋, 尤其是传统民居以延续传统风貌提升内部功能的方式更新改造, 以适应游人的食宿要求。规划团队认为, 只有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及其传统文化的载体空间, 才是古村积极的保护方式。2 坚持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真实完整的调研资料是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基

10、础, 规划团队在村委村民的配合下, 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村落的空间格局与肌理调查, 包括对主要的公共古建筑、古街巷、承载传统文化的场地空间等 (表 1) 。(2) 村民的房屋 (新旧民居) 及村民意愿的调查 (表 2) 。(3) 村落的公用工程设施现状调查 (给水、排水、电等) (表 3) 。(4) 村落周边依存的自然环境调查 (表 4, 图 2) 。溪头古村主要以实地勘测、入户访问和召开村民调查会议等方式进行调查, 了解了祠堂、碉楼、风水塘、古街巷及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的场地空间;掌握了民居的形式、分布及村民的情况;掌握了水源及山溪的走向, 后经分析规划把山泉水引入

11、街巷, 有利消防, 也造就了更灵动的村落景观;了解了古村依存的环境, 经分析留出视线通廊, 改造登山步道及山溪游线等。在整体调查过程中, 政府干部、村干部、乡贤、规划团队、村民的沟通是展开调查分析工作的基础, 应该说, 空心村的活化兴旺, 需要依靠村民觉悟, 政府、村民、技术的协同一致。3 坚持以生态、遗产文化为本的保护与发展理念溪头村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规划团队在入村调查中发现, 该村不仅自然生态环境优良, 还拥有着较完整的岭南山区村落风貌, 其选址、格局、建筑等均富有地域特色, 应该说是一个自然与人文资源共存的古村落。原生态的山、水、林、田构成村落完整而多样的自然生态环

12、境, 是极具吸引力的自然资源, 也是村落发展的重要自然依托3;村落格局、街巷空间、传统肌理、传统建筑等, 构成了村落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工建成环境, 既是独具价值特色的人文资源, 也是村落生存发展的空间场所。为此, 规划坚持以生态、遗产文化为根本的保护与发展理念, 避免了仅注重村落发展的单向思维, 保证了村落自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1 坚持以保护生态为根本的规划理念先辈们在建设、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所形成丰富多彩的农业景观, 不仅体现了民间农耕智慧, 也证明了生态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无必然关系, 保护与开发有着良性循环的可能性。规划团队认为村落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资源的保护, 保护村

13、落的生态环境就是对发展的一项潜在投资, 所以坚持以保护生态为根本的规划理念。首先, 划分保护层次。溪头村生态保护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保护。宏观层次主要保护山、水、林、田、村所共同形成的自然环境整体4。自然环境是村落依存的生态背景, 体现了先民择址的智慧精华, 主要保护其完整性;微观层次主要保护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各组成要素, 如地形地貌、植被、水系等, 主要保护其多样性、地域性5。其次, 采取生态保护措施, 根据村落现存问题, 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如不随意开伐、破坏村落的自然背景;占用林地建房、侵占林地为自家农用耕地的现象予以制止, 并采取相应措施拆除违法建设;鼓励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农作物,

14、 为村落的农业景观及经济效益奠定基础;依托溪头村水系环境大背景, 将山泉水引入村落街巷, 形成统一完整的河流水系, 活化村核心空间的传统风水塘, 形成以半月塘为核心的景观空间结构、艺术等价值, 但未能登录或挂牌而不获重视, 村民也很难认识到其历史文化价值7。村落开发时若不采取保护措施, 这些有价值的乡土建筑很快就会荡然无存。为保护溪头古村传统文化及其依存空间, 首先, 对乡土建筑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8 (表 5) ;其次, 对体现古村特色的乡土建筑、空间肌理等做有意识区划保护。表 4 村落自然环境调查与方法样表 下载原表 图 2 溪头古村现状图 下载原图图 3 引入街巷的山溪水

15、网图 下载原图表 5 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评价要求 下载原表 表 6 溪头村保护层次对比表 下载原表 根据对溪头村文化资源的深入分析, 划出保护区和风貌控制区, 并根据保护层次提出相应保护要求 (表 6, 图 5、6) 。为整治溪头古村整体建筑风貌, 规划团队从建筑学以金紫里广场和水巷系统为核心的“广场-街巷”系统, 建构村内滨水、亲水的动静态活力空间, 凸显村落的水文化 (图 3、4) 。通过村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达到延续村落与周边山水田园、自然生态的共融共存关系, 提升溪头村自然美学价值, 增强村落社会、经济价值。3.2 坚持以遗产文化为根本的保护与发展理念乡村是我国基层的聚落单元, 在

16、形成发展过程中存留了大量历史久远、蕴含重要人文信息的乡土建筑6。少数村落因拥有较高价值的乡土建筑而被冠以历史文化村落的称号, 并以保护规划控制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但我国仍存有大量的乡土建筑, 虽拥有历史、文化、专业角度, 对旧建筑改建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导则, 引导村落新建、改建、扩建等行为, 其中包括采用适宜性、可行性、经济性的技术措施, 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的选材原则。图 4 引入街巷的溪水明渠 下载原图图 5 溪头村保护层次划分图 下载原图图 6 溪头古村乡土建筑、古街巷现状图 下载原图适宜性、可行性、经济性的技术措施对旧建筑进行改建时, 应在原有建筑调查评估基础上, 对现存良好的建筑主体结构及其他建筑构件合理保护, 加以利用;对现存问题结构采取必要的修缮和加固措施, 减少盲目大拆大建行为, 降低因建设拆建引发的材料能源消耗;发挥原有古建筑中美学构图原理在改建中的作用;建筑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