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3847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教学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教学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教学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教学论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论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 章 导 论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与学的关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我国于 1865 年起始在学校开设化学课程。化学教学论是依随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育规律,在人类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状况:第一,化学教育的成形期 ;在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20 年代, 奏定学堂章程(1903)对化学课程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形期第二,化学教育的充实发展期 ;从 20 世纪 30 年代进入充实发展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2、:(1)化学教育目的的扩大;不仅注重知识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2)化学课程程度的提高;各类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科目均有化学。(3)大学实科的注重;(4)化学师资的改进;(5)化学设备的充实等。滴定管的使用和精确天平较为普遍。第三,化学教育新的关键时期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1-2 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化学教育承载着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特殊任务。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价值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价值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价值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1-3 化学教育的新视野科学教育的广域 4 目标:(1)态度。包括学生比较稳定的思想、

3、兴趣和目的。(2)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探究过程;让他们按照探究过程来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让他们试探着去组织、设计并实施,学会解释、预测或控制探索的问题和现象。(3)知识。发展学生关于科学事实、术语、原理等知识(4)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第 2 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2重要归宿。我国学者主张:科学素养包括:(

4、1)科学情感(2)科学态度(3)科学方法(4)科学思维(5)科学实践意识(6)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修课程:是每一位学生为达到规定的学业要求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是工具性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知识和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等要求自主决定是否选择的课程,从性质上可分为限制性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 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依据之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依据之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依据之三:化学学科的特征 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一:突出科学探究目标二:立足基础知识目标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化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和表述一:化学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二:化学课

5、程目标具有不同的类型三:内容标准描述的方式多样化第三章国外学者认为,影响教材的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五个方面:目的 目标 内容 学与交流的方法 测试化学课程的理念分为几类?以及其具体的内容?第一类教材理念以培养少数精英,传承知识为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往往以知识为中心,采取尽可能简约的方式呈现知识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第二类教材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倡导“从实验中学” , “做中学” 。第三类教材理念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强调实验在理解知识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作用。分析单元思路是教材微观设计的首要内

6、容,也是教师理解教材,用好教材的前提。美国学者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理论,强调新的学习材料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合理的关系,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栏目应反映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教材栏目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必须体现“平等对话”的特点,语言的风格亲切,易于被学生接受。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年龄不同,学习任务不同,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也有差异,初中时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栏目设计要形象,生动表现出召唤力,及其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思考、假设到动手验证。是学生在探究中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高中教材的栏目应在思想性、探究性、价值观倾向和职业指导方面有所加强第四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

7、法&4-1 化学设计是现代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一、 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工程和节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3动方案的工作。二、 教学设计是现代化学教学的十分重要的环节三、 教学设计的烈性、源流和发展趋势1、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4 点):直感设计、经验设计、试验(辅助)设计、系统设计 其中试验设计和系统设计属于现代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的源流和发展趋势&4-2 化学教学设计的理性要素化学教学设计含有理性要素,是与技术学设计的重要区别。包括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学目的论、化学教学策略论、化学教学模式论、化学

8、教学方法论。一、化学教学系统论:化学教学设计首要的理性要素二、化学教学理念与化学教学目的论1、化学教学的理念:教学理念诗人们对课程教学的理性认识,通常指有关的理论、观念和某些核心概念。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改革中,需要树立的新概念(6 点):(1) 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2) 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4) 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5) 要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6) 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

9、发展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 2、化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化学教育目的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目的、第二层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三层次是指课程目标、第四层次是指教学目标化学教育目标的分类: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化学教学模式论1、教学模式的含义:是指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2、基本的化学教学模式:(1)系统陈述知识模式(2)解答问题模式(3)验证知识模式(4)研究问题模式(5)历史发展模式四、化学教学策略论所谓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

10、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策划和谋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五 、化学教学方法论1、化学教学活动2、化学教学方法及其发展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学系统中的主体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化学教学任务而作用于客体,以及跟系统内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手段的规定。化学教学基本方法主要有讲授听记、谈话、讨论、指导阅读、演示观察、指导实验、指导练习、指导实习、指导参观。4综合方法有综合讲授法、讲练结合法、实验讨论法。3、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4、化学教学

11、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优化应注意的问题:(1)是不是有利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2)是不是适合于教学的内容,符合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特点(3)是不是适应学生个体以及学生集体的发展水平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学生是否具有必要的学习准备(4)是不是具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如必要的实验设备、直观手段、教学时间、教学环境等(5)是不是符合化学教学规律和化学教学原则(6)是不是有利于落实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7)教学方法本身的教育价值(8)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了解、使用教学方法的经验和能力以及教学风格等个人品质和的性特征,等等&4-3 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环节和原则一、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

12、层次1、课程教学设计2、学段(或学期、学年)教学设计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4、课时教学设计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三、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1、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2)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3)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4)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5)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第五章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

13、用。教学情境的具体意义和功能主要有:(1)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2)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5(3)适宜的教学情景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资料,还可以提供在事件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链接。(4)只有当学习的内容被设置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才能体会学习情景的意义。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1、 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2、 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3、 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4、 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

14、性 4、情境的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二、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1、组织、指导听课1、指导学生首先注意于听并且学会听 2、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注意,不但善于用耳,而且用眼、用脑、用手善于协调自己的器官,是他们配合 3、对不善于分配注意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提醒他们进行听、看、想、记等活动,注意给与完成这些活动的必要时间4、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地挺好,教师要重视在课的开头做好学习定向工作,使学生大概的了解学习的目标、方法和步骤2、组织、指导讨论组织讨论的难点在于控制讨论的方向和时间,使它有较高的效率,而又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1、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讨论题,使其具有较好的思考

15、性、辩论性,难度适中。2、 让学生理解讨论题及其意义,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准备时间。3、 鼓励并要求学生在认真思考、准备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积极大胆地发言既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有敢于放弃或修正错误意见;紧扣主题,积极的参与讨论、相互切磋。4、 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除疑难、障碍和干预尽量让学生自己分辨是非、纠正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3、组织、指导练习1、针对学生发展需要精心地选择、编制练习题。2、一般看说,在学生开始解题练习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知识,进行审题和解题指导,讲清要求和格式。3、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巡视检查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4、对于复杂的练习活动,可以按照“分步练习-

16、完整连贯-熟练操作”顺序分阶段组织练习。5、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讲评,也可以组织学生互评、自评。66、坚持改革,力戒走老路。4、组织、指导自学1、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学习”是自学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这对于适应学习型社会,增加自身发展潜能的重要意义。2、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收集、选择学习资料,并学会自己确定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学习要求、学习程序和学习方法。3、让学生知道,自学阅读是不仅要“动眼”看,还要注意动笔。勾划重要内容,摘录要点,及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及疑问,整理、编写知识小结,做好阅读笔记。4、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内容的规律。5、组织、指导合作1、明确个人责任,培养团体精神。 2、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共同参与。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 4、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每个成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