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689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影响机制研究 刘铁成 内蒙古农村信用联社 摘 要: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崛起, 农村信用社在经济调控和支持企业发展中均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从大环境考虑开始针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观察改革的成效, 总结改革的优劣势可以明确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式应多元化, 以支持多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本文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影响因素, 为今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模式; 影响机制; 作者简介:刘铁成, 男, 蒙古族, 大学本科, 内蒙古农村信用联社, 主要从事金融国企改革、国企党建研究。引言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在

2、GDP 产量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极大变化。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求农村信用社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 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此, 国务院调研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于 2003 年 6 月 27 日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随着方案的实施, 截至 2016 年, 我国农村信用社采用了合作制、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的模式开展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三种改革模式, 并分析改革中的影响因素。一、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1. 合作制改革模式合作制改革模式是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农村金融的兴起而实施的。依据原则为自愿、平等、公开、互利。农村信用社实施合

3、作制主要指依据市场需求对信用社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主要方式通过统一法人代表实行。例如将县级农村信用社进行资源整合, 建立上级机构省级农村信用社, 且省级法人代表也是县级法人代表, 通过此类合作制可以使县级农村信用社站在宽阔的角度思考农村金融问题。2. 股份制改革模式股份制近代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为吸引更多资源进入而实施的企业经营模式。股份制在企业发展中受到极大的欢迎, 股份制可以明确资金投入、分红、权利与义务等。随着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 农村信用社吸引社员、农民等资金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成为股份制经营企业, 无论是社员还是农民或者法人均承担自身的义务, 享受分红的权利。此类改革模式主要集中在我

4、国的东部沿海地区。3. 股份合作制改革模式股份合作制是新兴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 是股份制与合作制的联合。此类改革模式是农村信用社既有农村互助的含义有包括现代企业的组织模式。此类改革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农村合作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相比, 农村商业银行在股份设定中包含了资格股和投资股, 也就是说参与股份认购的企业法人、农民等如要成为股东就要缴纳以上两种股份, 体现团结互助, 农村合作银行的管理模式为民主管理。二、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1. 金融需求所谓金融需求特指指农户对贷款的需求频度是否普遍较高, 具体体现在农户用款紧张发生频度及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数量等方面。一般情况下, 金融需求程

5、度高, 农户用款紧张发生频繁, 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则会显著增加, 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确保农村信用社的运转, 同时需要完善的信贷机制来规范业务。相比较而言, 商业运营模式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能更好地满足高金融需求度的社区环境, 通过完善的商业信贷机制确保良性运作。而对于金融需求程度较低的地区, 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无法在本辖区内有效利用资源, 会将精力放在对外投资上以实现盈利目标, 从而难以有效支持“三农”, 因此需要以服务为宗旨的合作制体制来协助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面临的资金问题。2. 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指农业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在区域产业中的比重。之所以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最主要的原因是区域产

6、业结构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需要金融扶持。例如, 在农业在区域产业机构中占据的 GDP 贡献量比重较大则说明对农村信用社的依赖程度较高, 这一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应采用扶持农业发展的改革模式即合作制。如区域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较小, 其他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高于农业生产需求, 则在农业信用社改革中应选取股份制。3. 政策导向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宗旨之一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政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政策对产业结构影响巨大,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整合。对企业规模影响也较大, 企业如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 企业发展速度会不断加快, 企业规模迅速提升, 对

7、区域产业和金融产生重要影响。4. 区域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 由于没有良好的经济支持, 一般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辖区内企业规模一般也较小。而经济发达区域, 由于有充实的资金基础, 工商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产业结构丰富, 企业规模也容易扩大。三、结语我国是二元制经济结构, 城市与乡镇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同、经济规模不同、政策应用环境不同。因此, 农村信用社对于乡镇经济的发展仍有极大的推动力, 而农村信用社采用多元改革模式不仅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 对同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起到更好的助推作用。参考文献1汲长虹, 刘仲生, 田国强.合作制: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制度保证J.金融研究, 2003 (12) :129-134. 2阎庆民, 向恒.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7) :67-75. 3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 2001 (1) :27-13. 4陆磊.走在十字路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一个中期评估J.南方金融, 2005 (10) :5-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