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访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606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访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访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访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访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访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访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 陈玉荣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是实现我国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 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热点课题。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农业资源及农业区划学会理事长等职的著名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 长期从事西北、内蒙古、东北地区的综合考察和全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 开拓了土地资源工程学的学科新领域, 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形成深刻的认识。近日, 围绕新常态下科

2、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等问题, 本刊记者对石玉林院士进行了专访。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地球是宇宙的天堂, 是人类社会最为美丽的家园。近年来, 科技创新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不少危机。为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依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有关精神, 今年五月, 科技部、环境保护部等编制了“十三五”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作为促进国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谈及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石玉林院士认为, “两间之间并不是鱼和熊掌的对立关系, 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首先, 生态文明建设对加强自主创新、

3、建设创新型国家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其次,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物质保障, 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全球能源结构和分布版图正面临着深刻变革;第三,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天蓝水清、地净山绿的良好生活环境;第四, 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维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基本前提,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生物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文化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低碳化进程,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逐步形成低碳化生产、经营、消费新格局, 使人民群众自觉践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更多地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

4、发展的和谐共存。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当前,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 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速这一关键时期,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粮食生产、建设用地供应、农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的历史性考验。石玉林院士认为, 不可否认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必然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破坏环境基础上实现的经济繁荣是短暂的、难以持久的。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是人类根植于自然并获得生存与发

5、展的前提。习近平主席曾指出, 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对我们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绿色发展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 从本质上讲就是把资源消耗强度、生态系统状态等环境要素作为评价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 将二者看作互为关联的一个整体。绿色发展打破了环境保护末端治理的单一模式, 实施前端保护、过程严控、污染严惩的治理模式, 跳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能够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发展立足经济

6、发展新常态, 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 生产绿色产品、推动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文化, 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科技创新助推精准扶贫常言道:“足寒伤心, 民寒伤国。”建设一个没有贫穷、共同富裕的中国,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的扶贫工作尽管已开展了 30 余年, 然而迄今为止全国仍有贫困村 12.8 万个, 贫困人口 7000 多万人。要在 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 思路与机制上的转变是必要的。其实, 在探索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上, 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石玉林院士说:“从 2014 年 1 月开始, 西北、内蒙古、东北等地的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项目已经纳入到了两院院士的科技服务计划的

7、项目中, 通过这些项目的探索与实施, 让在贫穷中挣扎了几十年的偏远农村的人们终于有理由相信, 科技扶贫与生态保护, 都将为他们带去幸福的生活”。石院士接着说:“许多熟悉扶贫工作的人都知道, 农牧民增收是一块硬骨头。近10 年来, 我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拉大, 在 2012年已达 2200 元。”思想上作出转变, 才能彻底摘掉贫穷的帽子。大多数类似的农业推广项目都比较注重科技本身, 但忽略了如何选用科技人才。石院士说, “对这些地区进行精准扶贫, 不但要留下一个能产生效益的科技平台, 还要培养起一批会用这个平台的人, 这样长效的增收机制才会有保障。”在他看来,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 但实际效果不佳, 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战略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 而是要将精准扶贫与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和双创结合, 坚决杜绝脱贫后再返贫。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 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这是像石院士一样扑在农村一线的科学家的心愿, 也是我国当前推进的一项巨大民生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