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679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三版)期末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 理 性 质 : 地 球 的 重 力 、 密 度 、 地 磁 和 地 温 。地球的构造:地球表面为界,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质作用:地 壳 自 形 成 , 其 物 质 组 成 、 内 部 结 构 及 表 面 形 态 , 一 直都 在 进 行 演 变 和 发 展 , 促 进 地 壳 演变 和 发 展 的 各 种 作 用 。; 1、内动力地质作用(4 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变质作用)2、外动力地质作用(5 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地质历史和地层年代(表) 地球发展历史岩石是建造各种工程结构物的地基,是天然的建筑材料。 岩石是组成

2、地壳的物质之一,它们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掌握矿物、岩石概念,并熟悉三大类岩石的分类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地壳发展过程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在成分和结构上具有一定规律的集合体。岩 浆 岩 ( 岩 浆 冷 却 凝 固 形 成 ; 全 半 非 晶 质 结 构 、 显 隐 晶 质 结 构 、 等 粒 不 等 粒 斑 状 结 构 ; 流 纹 气 孔 杏 仁 块状 构 造 ) 按 SiO2含 量 : 酸 性 岩 类 、 中 性 岩 类 、 基 性 岩 类 、 超 基 性 岩 类 ;按 岩 石 的 形 成 条 件 : 深 成 岩 、 浅成 岩 和 喷 出 岩 。 沉 积 岩

3、( 经 风 化 破 坏 、 搬 运 作 用 、 沉 积 作 用 、 成 岩 作 用 阶 形 成 ; 碎 屑/泥 质 /结 晶 状 /生 物结 构 ; 层 理 构 造 ( 水 平 、 斜 交 、 交 错 层 理 )、 层 面 构 造 ( 波 痕 雨 痕 泥 痕 结 核 化 石 ) 按 组 成 结 构 构 造 : 碎屑 岩 类 、 粘 土 岩 类 、 化 学 岩 及 生 物 化 学 岩 类 。变 质 岩 ( 已 成 岩 石 在 高 温 高 压 及 化 学 活 动 物 质 的 作 用 下变 质 而 成 , 接 触 、 动 力 、 区 域 变 质 作 用 ;变 晶 变 余 碎 裂 结 构 ; 变 余

4、构 造 、 变 成 构 造 ( 板 状 千 枚 状 片 状片 麻 状 块 状 ) 按 岩 石 构 造 特 征 结 构 矿 物 成 分 分 类 。第三章 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形式垂直运动:地壳物质发生垂直大地水准面方向(地球半径方向)运动。水平运动:地壳物质平行大地水准面运动。根据地壳运动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新第三世纪以前,新第三世纪以来,人类历史记载以来地壳运动的标志、速率和幅度:(一)垂直运动标志,河流阶地,海成阶地,夷平地,多成溶洞(二)水平,建筑物错动,板块运动。 岩 层 : 被 上 下 层 面 限 制 的 同 一 岩 性 的 层 状 岩 石 。岩 层

5、 产 状 : 岩 层 在 岩 石 圈 中 的 空 间 方 位 和 产 出 状 态 。岩层 产 状 要 素 : 岩 层 的 走 向 、 倾 向 和 倾 角 ( 岩 层 的 倾 斜 角 度 ;褶 曲 : 岩 层 在 构 造 运 动 中 受 力 产 生 一 系 列连 续 弯 曲 的 永 久 变 形 ; 类 型 : 背 斜 和 向 斜 ; 要 素 : 核翼 轴 面 轴 线 枢 纽 转 折 端 ; 活 断 层 : 指 现 今 正 在活 动 , 或 近 期 曾 活 动 过 、 不 久 的 将 来 可 能 会 重 新 活 动 的 断 层 。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概念及表示走向:层面与水平面相交所得的直线称

6、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指示的方向即是岩层的走向。节理(或裂缝):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称为断层,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一)节理成因分类 1、原生(成岩)裂隙 2、次生裂隙 3、 1)构造裂隙 2)张裂隙剪裂隙 3) 劈理(二)节理力学性质分类 1、张节理 2、减节理 3、劈理 断层分类(一)按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方向,把断层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二)力学成因分类:15 压性断层、张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断层;(三)断层产状和岩性产状关系分类:走向断层、倾向、斜交、纵断层、横、斜断层。活 断 层 : 指 现 今 正 在 活 动 , 或 近 期 曾 活 动 过 、

7、 不久 的 将 来 可 能 会 重 新 活 动 的 断 层 。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岩石遭受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风化作用的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1)温差风化作用。(2) 冻融作用。 (3) 盐分结晶的撑胀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1)水化作用 氧化作用 水解作用 溶解作用。影响因素: 1 岩石性质 2 地质构造 3 气候 4 地形条件。按风化程度把岩石风化壳划分为四个带: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河流的河流的侵蚀作用方式(冲蚀、磨蚀、溶蚀) ,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下蚀、侧向);二、河流的搬运作用方式(推运、悬运、

8、溶运) ;三、河流的沉积作用原因及冲积物概念; 当河床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碎屑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冲击物。四、 河流阶地的概念、河流阶地的成因类型不同时期的河漫滩,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与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的综合影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谷坡上,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1、侵蚀阶地。特点: 阶地面由裸露基岩组成,有时阶地面上可见很薄的沉积物。 2、基座阶地。由两层物质组成,由冲积物组成覆盖层,基岩为其底座。 它的形成反映河流垂直侵蚀作用的深度已超过原来谷底冲积层厚度,切入基岩 。3、堆积阶地。特点:沉积物很厚,基岩不出露,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

9、一、岩溶的概念: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岩石长期受水冲漓、冲刷,溶蚀形成独特地貌形态。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层透水性,水的溶解性、水的流动性;二、主要的岩溶地貌类型:常见的有:溶沟和石芽、落水洞、岩溶漏斗、溶洞等。一、泥石流的概念: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条件 3、水文气象条件二、泥石流的分类:1、按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分:泥流、泥石流、水石流。2、按泥石流的流动状态分 (1)黏性泥石流:固体物质含量 40%以上,水不是搬运介质,和泥沙、石块凝聚成黏稠的整体,突然爆发,持续

10、时间短,破坏力大。 (2)稀性泥石流:水为主要成分和搬运介质,泥石含量少于 40%,运动时泥浆流速大于石块移动速度 。三、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有预防性和治理性两类:在流域内种植和保护植被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修筑排水沟系治理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减少土壤潮湿度,保护沟谷的边坡稳定等。 进行工程治理时采取在沟谷中修建拦渣坝、谷坊坝,以拦截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减小泥 石流的流速,并设置排淤场;在泥石流沟谷下游还可修建排洪道,导流堤等疏导工程,以使泥石流顺利排入大河或在冲积扇下部堆积。地震: 是地球内部某些部分,在内力作用下突然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震源:地球内部发生震动的地

11、方。震级: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地面及各建筑物受地震影响破坏程度。 按照震源的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第 5 章 地下水概论 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把它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及承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把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衡量空隙发育程度的定量指标为:孔隙率、裂隙率、岩溶率。潜 水 : 埋 藏 于 地 下 第 一 个 稳 定 隔 水 层 之 上 , 具 有 自 由 表 面 的 重 力 水 ;潜 水 面 : 自 由 表 面 。 潜 水 埋 藏 深 度 :潜 水 面 之 地 表 的 距 离 ; 潜 水 厚 度 : 潜 水 面 至 隔 水 底 板

12、的 距 离 ;承 压 水 : 充 满 于 两 隔 板 之 间 的 含 水 层 中的 水 。 自 流 水 : 承 压 水 头 高 出 地 表 时 , 钻 孔 能 够 自 喷 出 水 。隔 水 顶 板 : 承 压 含 水 层 上 部 的 隔 水 层 ;隔 水底 板 : 承 压 含 水 层 下 部 的 隔 水 层 ;承 压 含 水 层 的 厚 度 : 顶 底 板 之 间 的 距 离 。 结 合 水 : 当 表 面 能 大 于 水分 子 自 重 时 , 岩 石 空 隙 中 的 这 部 分 水 就 不 能 在 自 身 重 力 作 用 下 运 动 ;重 力 水 : 距 离 固 体 表 面 更 远 的 那

13、部分 水 分 子 , 重 力 对 它 的 影 响 大 于 固 体 表 面 对 它 的 吸 引 力 , 因 而 能 在 自 身 重 力 影 响 下 运 动 ;含 水 层 : 能 透 过又 能 给 出 重 力 水 的 岩 层 ; 隔 水 层 : 不 能 给 出 并 透 过 水 的 岩 层 ;矿 化 度 : 地 下 水 中 所 含 各 种 离 子 、 分子 与化 合 物 的 总 量 。 硬 度 : 水 的 硬 度 取 决 于 水 中 钙 、 镁 离 子 的 含 量 。地 下 水 7种 主 要 离 子 : 氯 、 硫 酸 根 、 重碳 酸 根 HCO3-、 钠 、 钾 、 钙 、 镁 离 子 。 泉

14、: 地 下 水 天 然 露 头 。达 西 定 律 : Q=KF H/L=KFi=Fv, v =Ki( 渗 透 流 量 =渗 透 系 数 过 水 断 面 水 头 损 失 /渗 透 距 离 ) 适 用 范围 ( 雷 诺 数 Re小 于 1-10的 地 下 水 渗 流 运 动 ) 。 潜水含水层中的二维流满足裘布依假设条件下的缓变流,当隔水底板水平时,以它为基准面,上游钻孔为坐标起点,按裘布依微分方程,有著名的裘布依公式。 承压水的非均匀流卡明斯基近似方程可以推广应用于承压含水层厚度变化的承压水非均匀流的计算。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一)潜水完整井出水量的计算著名的裘布依稳定井流潜水完整井出水量计

15、算公式。 (二)承压完整井出水量的计算孔 隙 水 : 埋 藏 和 运 动 于 松 散 沉 积 物 孔 隙 中 的 重 力 水 ( 分 类 : 山 前 倾 斜 平 原 区 、 冲 积 平 原 区 、 黄 土区 、 山 间 河 谷 区 、 滨 海 平 原 区 地 下 水 。 分 布 较 均 匀 、 呈 层 状 、 含 水 层 内 力水 联 系 密 切 、 具 有 统 一 的 潜 水面 或 测 压 面 , 由 于 孔 隙 含 水 层 孔 隙 分 布 较 均 匀 、 连 通 性 较 好 所 致 )裂 隙 水 : 埋 藏 于 基 岩 裂 隙 中 的 地 下 水( 分 类 : 面 状 、 层 状 、 脉

16、状 裂 隙 水 。 埋 藏 和 分 布 很 不 均 匀 、 受 地 质 构 造 和岩 性 及 地 貌 等 条 件 控 制 ) 岩 溶 水 :储 存 于 可 溶 性 岩 层 中 的 溶 蚀 洞 穴 和 裂 隙 中 的 水 ( 岩 溶 含 水 层 的 富 水 性 在 水 平 和 垂 直 方 向 变 化 很 大 ,天 然 条 件 下 地 下 水 动 态 变 化 幅 度 较 小 、 在 地 下 水 脉 的 上 游 及 两 侧 年 变 幅 较 大 , 岩 溶 水 化 学 成 分 比较 稳 定 、 水 质 好 、 大 多 为 重碳 酸 钙 型 水 也 有 硫 酸 钙 型 水 ) 泉 : 在 一 定 地 形 、 地 质 和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有 机组 合 的 产 物 , 地 下 水 的 天 然 露 头 ( 分 类 : 上 升 、 下 降 泉 , 侵 蚀 、 接 触 、 溢 出 、 断 层 泉 )地 下 水 资 源 : 有 使 用 价 值 的 各 种 地 下 水 量 的 总 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