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673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和处理措施(一)药源性精神症状(即矛盾反应)1、 主要表现(1)过度镇静 多由于一次服药量过大、几种镇静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或对老年、体弱病人剂量调节不当所致。病从表现睡眠过多、难以醒转、软弱无力等。(2)情绪抑郁 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抑郁状态。其中以氟哌啶醇、氯丙嗪、利血平等较为多见。(3)焦虑激越 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初期,病人可出现失眠、多梦、易激惹、焦虑及心神不定等症状,多发生于具有焦虑素质的人。其中以氟哌啶醇、奋乃静、维思通等较为常见。(4)紧张症状群 往往先有锥体外系症状、肌张力增高,随即表现缄默、呆滞、直至木僵,可出现吞咽困难。常与药物剂量过大(包括注射长

2、效剂) 有关,老年病人特别易发。(5)谵妄错乱 抗精神病药及抗胆碱类药均能引起。(6)加重原有精神症状。2、处理措施(1)根据病史、症状特点、病人的反应等,详加鉴别,必要时停药观察。(2)出现明显药源性精神症状时,应采取措施促进排泄,足量输液,给予维生素 B、C等治疗。 (3)采用心理治疗,进行安慰、解释。(4)症状治疗抑郁状态:经一般处理无效时,可给予抗抑郁剂,如多虑平 25-75mg,3 次日。紧张症状群:给予金刚烷胺 100mg,2 次日。意识障碍,应注意除外合并症。抗胆碱类药物引起者,可用 01毒扁豆碱 05-1ml,肌注,可每小时重复应用,至症状改善。(二) 急性锥体外系症状1、 主

3、要表现(1)震颤麻痹综合征 一般在治疗早期多见。主要表现有:假面具面容、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动作笨拙、小步态及流涎等,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动作。(2)静坐不能 多发生于用药早期。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静立、坐卧不宁、来回踱步,重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甚至加重原有精神症状。(3)急性隆肌张力障碍 通常在服药 48 小时内发生,以青少年为多见。表现为面、舌、颈部的大幅怪异动作,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眼球上窜)、角弓反张、扭转痉挛等。2、处理措施(1)注意鉴别,必要时减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加用对抗药( 如安坦)来治疗观察。(2)采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治疗 安坦 2mg,2 次日。海俄辛

4、 03mg,肌注,2 次日。苯甲托品 1mg,3 次日。金刚烷胺 100mS,2 次日。(三)迟发性运动障碍(TD)1、主要表现此症状多在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典型的表现为颊肌、舌肌及咀嚼肌的不自主运动,产生吸吮、咂嘴、弄舌等动作,称为口一舌一颊 三联症。2、处理措施(1)停药或换药 迟发性运动障碍一旦出现,应及时停药。对仍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病人可改用锥体外系反 应较轻的药治疗,如氯氮平、甲硫达嗪等。(2)药物治疗 可试用:利血平,0。25-1mg,3 次日。碳酸锂,025-05g,3 次日。氟哌啶醇,4-6mg,2 次日。异丙嗪,2550mg,3 次日。安定,5mg,3 次日。毒扁

5、豆碱, 1mg,肌注或静注。(3)预防 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长期服药的病人,可采取间歇给药法,防止骤停抗精神病药物,并合理使用抗巴金森症药。对中老年及伴有脑器质性疾病患者,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四)药源性癫痫1、主要表现多数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癫痫样发作。有以下四种类型:大发作;局限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阈下发作(脑电图异常) 。2、处理措施(1)对抗精神病药物敏感的病人,宜选用致抽搐作用较弱的药,加药不宜过快,对原已服抗癫痫药的病人还可适当增加抗癫痫药的剂量。(2)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癫痫,若发作频数很少,- 般不必停药,但要合并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01g,3 次日平,01g,3 次日。(3)发作较

6、重、次数较多的病人,应及时停药或换药,急性期按癫痫治疗原则处理。(五)自主神经系统失调1、主要表现:由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有抗肾上腺素能作用,抗胆碱能作用或刺激肾上腺素能作用,因此可出现多种自主神经系统副反应。具体表现有:(1)消化系统症状 口干、便秘、麻痹性肠梗阻等。(2)眼部症状 视力模糊、青光眼。(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尿潴留、性功能障碍。(4)心血管系统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紊乱、心肌损害。(5)排汗减少、降温及鼻塞等。2、处理措施(1)减药、停药或换药处理。(2)对症治疗口干:少量饮水,常漱口,或咀嚼泡泡糖等。便秘:多活动,多吃含纤维的食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胆碱能药,必要时使用缓泻

7、剂。麻痹性肠梗阻:禁食,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高压灌肠。应用肠蠕动剂,如新斯的明,05-1mg,肌注,2 次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并发症。视力模糊:必要时可用缩瞳剂点眼。 青光眼:立即停药,眼科会诊。尿潴留:轻者膀胱按摩或热敷促排,重者需导尿,也可用针灸穴位刺激。体位性低血压:应取平卧位,头低位。若不能恢复,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使。受体兴奋的升压药。要告知病人,在服药期间,起床或站立时动作要缓和,出现头昏、眼黑,立即坐下。不能用,肾上腺素,因为这时。a-受体被抑制, b-受体兴奋,使血管扩张,血压更低。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处理,轻者用心得安 10-20mg,3 次日。普鲁卡因酰胺用于室

8、性早搏,0、5g,3 次日。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及时停药。酚噻嗪类药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用西地兰 04mg 溶于 25葡萄糖液 20ml 内,缓慢静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 50l00mg 加入 25葡萄糖 20ml 内,静脉缓注。心肌损害:密切观察心电图改变,必要时停药,给予维生素 B1、氯化钾、能量合剂等。(六)恶性症状群1、 主要表现(1)出现表情淡漠、少动,缄默类似木僵,或出现兴奋躁动。(2)不明原因的发热,连续 12 小时热度在 38以上,高热时可伴谵妄错乱。(3)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强直、运动不能、震颤、吞咽困难、动眼危象等。(4)自主神经症状,如颜面潮红,心动过速、大汗淋

9、漓、流涎、皮脂溢出、排尿困难及迅速的褥疮等神经营养障碍。(5)严重者有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脱水和营养失调,不及时处理可致死亡。2、处理措施(1)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2)高热时宜采取物理降温,同时也可使解热剂。(3)补液先输盐类液体,后补糖类液体。(4)适当使用抗震颤麻痹综合征药物,以改善锥体外系(5)控制或预防感染。(6)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应激功能。(七)消化系统症状 1、主要表现(1)胃肠道反应 口干、口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感、腹泻、便秘及肠麻痹等。多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行消失,若持续存在,应考虑其他疾病。(2)可引起药源性肝功能损害。2、处理措施(1)中毒

10、性肝损害应立即停药。经常查肝功能。过敏性肝损害可先减药。(2)应用肝乐、肝泰乐等解毒保肝药物。(3)补给葡萄糖、高蛋白饮食、维生素类。(4)应用辅酶 A 及三磷酸腺苷及对症处理。(5)有明显过敏或重症肝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八)血液系统副反应 1、主要表现(1)血小板减少症 甲硫达嗪、三氟拉嗪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血小板减少症,而引起皮肤、粘膜、胃肠道出血。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50 x 1000000000L)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2)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大剂量、长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出现再障,要考虑此因素。(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一般

11、预后良好。但也有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疸的,以氯氮平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等防御机能减弱症状。一般病程较短,可能为变态一免疫反应所致,严重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4)有些药物还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患。2、处理措施(1)血小板减少 适当休息,防止外伤出血;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5-50 单位日,加入静滴,或强的松 10mg, 3 次日。重者可考虑输新鲜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经诊断,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用强的松 30-40mg日;加强护理,预防感染。(3)白细胞减少 减药或停药观察;控制感染;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如利血生10-20mg,3 次日;维生素 BB

12、410-20mg,3 次日。(4)粒细胞缺乏 立即停药; 控制或预防感染;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输新鲜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 10-20mg,3 次日;加强护理加强营养,清洁环境、止感染。(九)代谢及内分泌方面副反应 包括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乳、甲状腺机能低下等。一般属可逆的,适当调整药量或对症处理可恢复。(十)皮肤副反应1、主要表现(1)药物性皮疹 以氯丙嗪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充血性皮疹为主,多见于面部、耳后。也可呈多形性红斑及固定性药疹。(2)光敏性皮炎 多在夏季日照强烈时发生,见于躯体暴露部位。可呈红斑、水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3)剥脱性皮炎 以氯丙嗪引起为多,常在服

13、药第 1 月内发生。先有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自觉皮肤瘙痒,继而形成水泡、糜烂,面部或全身性大片剥脱,伴发高热,可同时有内脏粘膜受损。还常伴有黄疸,肝功能障碍及粒细胞缺乏。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高。2、处理措施(1)一般药疹 不一定要停药,可先用抗组织胺药物及维生素 C。皮疹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 (2)光敏性皮炎 重点在于避免日晒。可局部用可韵松软膏等。 (3)剥脱性皮炎 立即停药; 局部用药,如用炉甘石洗剂涂布,若已糜烂、渗出,可用离锰酸钾水浸泡;皮质类固醇早期大剂量静滴,如氢化可的松一天用 100-300mg;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保肝药物对症及支持疗法;加强护理,注意无菌隔离,保肤皮肤、粘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