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75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策略探究 陈永花 吴烨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商学院 摘 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开启了城市生活的新时代、新空间, 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本文以苏州市为例, 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分析了目前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从价值引领,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主阵地建设;德法并举, 确保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有效;三方合力, 完善网络精神文明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苏州;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简介:陈永花 (19

2、82-) , 女,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商学院助理研究员, 硕士, 主要从事高教管理研究。收稿日期:2017-08-30基金:2017 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2017LX151) Received: 2017-08-30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明确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 唱响网上主旋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 加强网络安全, 促进互联网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 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使命。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 是工业 4.0 时代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也更大的挑战。其自身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在无形中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速了精神文明的普及力度;同时, 互联网的虚拟性加剧了文化多元发展, 使垃圾文化泛滥, 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不断冲击。苏州市在加快发展普及互联网的同时, 也在互联网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全面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和网络安全管理, 在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

4、系列工作机制, 尤其是建立起了跨区域跨部门联动的网络社会协同管理制度, 较好地规范了网络社会秩序, 打造了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苏州, 作为全国网络文明的形象, 作为江苏改革的先行者,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只有建立与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网络精神文明, 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从内涵建设来看,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在网络上的扩展与延伸, 其中包括精神文明

5、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文明礼仪建设、社会事务规范化、文化教育的发展、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科学建设等等诸多基础工程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从实践途径来看,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优化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机制、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队伍素质、健全网络监管机制、加强网络精神文明的宣传等诸多方面。1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从国家层面来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来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体层面来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

6、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向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普通大众 (网民) 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平台, 且普通大众 (网民) 在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过程中自身的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据 CNNIC 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 2016 年 12 月, 苏州市网民数达到 899.4 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74.0%, 远高于全国和江苏省同期平均水平。2互联网行业发展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 并且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设备方面, 手机大有替代台式电脑、

7、笔记本电脑的趋势。苏州市自 2011 年以来, 始终倡导“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理念, 培育“中国好网民”创建理念,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发挥网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以加强互联网新技术在文化产品创作传播中的应用, 突出网络安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 还以“互联网+”理念推进便民服务的发展, 以苏州公安微警务为例, 在微信中开设微服务, 让网民在家用手机就可办理交管类、出入境类、治安类、户籍类、监管类等诸多与网民自身息息相关的事宜, 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切实提升广大网民的获得感。二、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

8、 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首要主体就是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他们是建设、传播、监管网络精神文明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 在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目前苏州网络精神文明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强, 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的传播规模和效率有待加强, 诸多商业网站负面信息的监管力, 有些网站的“唯上论”和“死网”现象的频繁出现, 显示出网络精神文明宣传队伍的不专业、不系统、不全面, 理论基础偏低和自身能力与工作职位不相符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缺乏一支高素

9、质高技能的专业队伍和监管体系。(二) 具体问题中德治与法治有待进一步提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就必须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如: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色情、校园贷等违一些违法行为的出现, 给网络秩序的稳定和网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由此可见, 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是时代所需。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和网络行为的即时性给法治带来了新的挑战, 而网络行为的特点决定着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网民文明素养, 通过创建文

10、明网络文化, 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3(三)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近几年网络文明建设的体制和成效来看,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整体架构已经成熟, 但具体到落实层面,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比如:闭门造车现象严重, 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程度不够, 当涉及到本地敏感问题时, 常以“堵、避、封、抓”等传统应对方式进行。归其原因就是部分政府部门缺乏主动引导网络舆论的意识和观念。商业网站的盈利性和开放性造成网络道德失信, 其原因就是行业自律缺失严重。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造成部分网民在网络空间肆意发布不良信息, 如直播平台和影

11、视作品的“弹幕”现象。三、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一) 价值引领,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主阵地建设1.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队伍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来讲, 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主体, 是网络精神文明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体现着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本质, 对网路精神文明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因此, 选拔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队伍, 增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 加强队伍的意识形态教育, 业务能力培训、文化知识培训, 激发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树立

12、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就显得非常必要。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控网络话语权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在无形中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网路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只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控网路话语权, 才能保证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方向, 建立苏州地方特色文化网站, 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苏州地方特色文化, 为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优质阵地保证。网站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由苏州市文明委、文明办和苏州新闻网联合开发的“文明苏州网”“文明苏州德善之城”之下的十个子栏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控网络话语权, 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德善之城文明苏

13、州”的发展动态。4微信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州市公安局开设“苏州公安微警务”, 不仅运用网民喜而乐见的语言开设生活安全提醒, 更为重要的是开设“微服务”“微警情”“微应用”, 方便网民不用出门就能办理相关事宜。3. 发挥网络大 V 的主动性引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从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和传播现实来看, 有一支不可忽略的队伍, 他们就是拥有居多粉丝且在网络上具有强大话语权的网络大 V 们。在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合理利用这支大 V 队伍,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引领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在这点上可以借鉴无锡市的经验。一是为我所用, 吸引大 V 加入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与大 V 的沟通

14、交流与学习, 关爱他们的生活, 号召他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定期开展大 V 评优评先活动, 强化他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意识。二是依托政务平台, 建立大 V 志愿者队伍。利用他们业务强的特点, 引导他们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活动的安排, 在其业务范围内开设专属展示窗口, 开设专属美文, 发挥名人效应聚焦正能量, 加速和扩大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创新网络文明, 加强大 V 互联网+功能。开设互联网+网络文化, 互联网+传统文化, 互联网+革命文化, 互联网+德善苏州, 互联网+志愿服务等活动, 利用网络大 V 自身发展优势, 做好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工作。(二) 德

15、法并举, 确保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有效1. 以法治体现文明理念, 以德善滋养法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点, 在苏州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中同样适用。自 2011 年苏州市开展网络文化节以来,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网民文明素养, 通过创建文明网络文化, 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 实现法治和德治双剑合璧, 德法并举。法治化保障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为打造“文明苏州德善之城”奠定扎实的制度

16、基础。2. 以立法规范网络文明, 以制度展现凝聚共识网络空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 要做到以立法规范网络文明, 以制度展现凝聚共识。一是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立法工作。2017 年 6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施行, 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 全方位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进程, 引导网民遵纪守法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法律依据。在此过程中, 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和宣传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通过纸媒和多媒体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开展网络安全法宣传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新颁布、新修订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 提高网民法律意识, 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牢固确立“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三是在具体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过程中, 要根据相关工作和重点任务进行职责分解, 逐步凸显法规实施的引导性和规范性, 促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德法并举, 确保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健康有效。3. 三方合力, 构建网络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