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矿山测量规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104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7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矿山测量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冶金矿山测量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冶金矿山测量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冶金矿山测量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冶金矿山测量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矿山测量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矿山测量规范(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 矿山井巷施工测量工作,是矿山基建主要技术工作之一。在指导与服务于井巷施工的同时,还为矿山基建、生产、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测绘资料。第 1.0.2 条 井巷施工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 建立井上下统一坐标系统的测量控制网或测量基点,其精度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二、 准确标定各种工程位置,指示巷道掘进方向;三、 及时编绘反映施工现状的平、剖面图与竣工图;四、 依据测绘资料,及时解决矿山基建施工和矿井设备安装工程中提出的各种测绘问题;五、 定期对井巷掘砌工程进行验收。第 1.0.3 条 井巷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施工图和矿区控制测量资料。采用的坐标及高程系统应与设计相

2、一致。第 1.0.4 条 井巷工程施工测量是从井口与巷道口开始,根据近井点与水准基点的成果资料进行的。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精度满足要求时,方可进行施测。近井点与水准基点到施工点最远距离,地面一般不超过 200m,井下一般不应超过 100m。第 1.0.5 条 重要测量工作,如矿区基本控制测量、立井联系测量、大型贯通测量、矿区平面及高程系统改算等,都应编制技术设计与技术总结报告。第 1.0.6 条 井巷施工过程的各项测量工作,必须遵守本规范规定的各项精度指标。当进行重要测量工作或有特殊要求的测量工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经过误差预计和测量设计,另行制定相应的精度指标和施测方案。第 1.0.7

3、条 评定测量成果精度,以中误差为标准。当观测误差与观测值本身大小有关时,应以相对误差来评定观测成果的精度。允许误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两倍。规模较小的井巷工程,可采用中误差的三倍。第 1.0.8 条 为避免测量和计算工作发生误差,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都必须有检核,测绘资料及成果必须经过检查和技术负责人签字,重要测量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两次以上观测和计算。第 1.0.9 条 保证测量质量,对使用的测绘仪器、量测器具,必须及时按计量法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正,经常注意保养维修,以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第 1.0.10 条 井巷测绘资料是矿山转入生产阶段正确进行采矿生产的重要依据,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管理的重要技术资

4、料。因此对测绘资料要实行档案化管理,建立相应的使用与保管制度。第 1.0.11 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井巷施工测量要开展科学研究,改革测绘方法,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如:装备相应的微机系列,推广电算技术、建立矿山测量信息数据库等。实现数据收集、存贮、处理和绘图自动化,不断提高井巷施工测量技术水平,更好地指导与服务矿山建设。第二章 矿区平面控制测量第一节 基本要求第 2.1.1 条 矿区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和导线网等布网方法建立。矿区首级控制网的布设范围和等级的选择,必须适当考虑矿区发展的远景,一般在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其等级可依矿区范围的大小,参照表

5、 2.1.1 选定。矿区首级平面控制与加密层次 表 2.1.1矿区控制面积(km) 首级控制 加密控制100 以上 三等网 四等网、一级(小三角网、小测边网或导线)10100 四等网 一级(小三角网、小测边网或导线)10 以下 一、二级(小三角网、小测边网或导线)第 2.1.2 条 矿区基本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一、各级三角网的布设应符合表 2.1.2-1 的规定;二、各等三边网的布设应符合表 2.1.2-2 的规定;三、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精度应符合表 2.1.2-3 的规定;四、普通钢尺量距导线的主要精度应符合表 2.1.2-4 的规定。表 2.1.2-1等级 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

6、差()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三角网 5 1.3 1/15000(首级)1/120000(加密)1/170000四等网 2 2.5 1/100000(首级)1/70000(加密)1/40000一级小三角网1 5 1/40000 1/20000二级小三角网0.5 10 1/20000 1/20000三边网布设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 2.1.2-2 等级 平均边长(km)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三角网 5 30 1/120000四等网 2 20 1/80000一级小测边网 1 20 1/40000二级小测边网 0.5 15 1/20000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 2. 1

7、.2-3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相对闭合差三等 15 3000 20 1/1500001.3 1/60000四等 8 1000 17 1/60000 2.5 1/30000一级导 4 500 17 1/30000 5 1/15000线二级导线24 250 16 15000 10 18000注: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的 1/3 时,其导线绝对闭合差应不大于 13cm,但必须保证不得低于表中导线相对闭合差的规定精度。钢尺量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2.1.2-4测回数等级附合导线长度(mm)平均边长(m)往返丈量较差相对误差测角中误

8、差()DJ6DJ2 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一级导线2.4 200 1/20000 5 4 21/1000010二级导线1.2 100 1/10000 10 2 11/500010第 2.1.3 条 在矿区布设基线网作为控制网起算边时,其布设要求见 表 2.1.3:基线和基线网布设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 2.1.3等级 基线一般长度(mm)基线丈量的相对中误差基线网扩大边或起算边的相对中误差三等 12 1/350000 1/150000四等 0.81.2 1/200000 1/100000一级小三角网 0.51 1/100000 1/40000二级小三角网 0.30.8 1/40000 1/20

9、000第二节 水平角观测第 2.2.1 条 水平角观测所用的经纬仪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在开始作业前应对经纬仪进行以下项目检查:一、 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二、 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的测定;三、 水平轴不垂直竖轴之差的测定;四、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五、 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六、 光学对点器的检验的校正。经纬仪检验应详细记录、计算,并将其记录、计算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第 222 条 矿区各级三角、导线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各级三角、导线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见表 2.2.2-1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表 2.2.2-1测回数等级测角中误差()三角

10、测量三角形最大闭合差()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DJ1DJ2 DJ6观测读数()三等 1.8 7 3.6n 9 12 0.1四等 2.5 9 5n 6 9 0.1导线 5 10n 2 4 0.1一级小三角5 15 3 6 0.1导线 10 20n 1 2 1.0二级 小三 10 30 2 3 1.0角注:n 为测站数;对于平均边长小于 2km 的四等,可采用 DJ1 级仪器观测 4 测回和 DJ2 级仪器观测 6 测回的方法进行观测。二、 水平角观测各项限差应不超过表 2.2.2-2 的规定:水平角观测限差 表 2.2.2-2等级经纬仪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两倍

11、照准差(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1 1 6 9 6四等以上DJ2 3 8 13 9DJ2 12 18 12一级以下DJ6 18 24注:当观测方向的竖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 2c 较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三、 各测回中,必须将测站上的零方向读数均匀分布在度盘和测微器的不同位置上。度盘和测微器的整置位置 j变换按下式求出:DJ1、DJ2 型: j= 180(j-1)+I(j-1)+w(j-1/2) (2.2.2-2)DJ6 型: j=180(j-1) (2.2.2-2)式中 m-测回数;j-测回序号(j=1,2,3m);w-测微盘分格数(或格值) ,DJ1 仪器

12、为 60 格,DJ2 格仪器为 600。第三节 光电测距第 231 条 根据光电测距仪出厂的标称精度,按 1km 测距中误差(即:m d=a+bD,当 D=1km 时)将测距仪划分为三级:级: m d5mm级:5mm5 7 7 60200 1/8000 1/600015 15 15 40140 1/6000 1/40005 2 7(或 7 级以上)大 型 35 12 7型较大型 13 0.41 15中 型 0.51 0.20.4 30小 型0.30.5 0.10.2 30小型 较小型 0.3 0.1 等外第 10.1.5 条 大型、特大型贯通工程,应组成专门测量组织负责进行。第二节 贯通测量设

13、计书测量第 10.2.1 条 大型贯通工程必须编制测量设计书。中小型贯通工程如起算数据精度低、仪器设备条件差等引起误差因素较多时,也需作误差估算;但有作过的同类贯通实例时,也可直接采用其实测方案。第 10.2.2 条 编制贯通测量设计书的内容包括:一、 工程情况概述;二、 已有测量资料的精度评定和可用性分析;三、 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分析;四、 绘制贯通测量设计图,比例尺为 1:1000 或 1:2000;五、 测量方法和所用仪器;六、 预期相遇点的误差预计;七、 技术措施和计划;八、 注意的问题和要求。第 9.2.3 条 贯通测量的预计误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两倍。误差预计中的各种测量中误差,原则上

14、应采用本单位积累和分析的实际数值。第 10.2.4 条 依现有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条件,经各种可能实测方案的误差预计结果仍然超过工程允许偏差时,应提高仪器装备水平和实测精度,不得已时可请示改变工程设计或施工方案。大型贯通测量设计书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设计中应尽量采用优化技术。第三节 贯通测量的实施第 10.3.1 条 贯通工程的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施测工作应按照贯通测量设计书中拟定的要求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测之前要对使用的各种仪器工具进行检查和校正。实测精度应及时评定,若低于设计中的要求,必须重测。第 10.3.2 条 在大型或重要贯通测量中应考虑以下问题:一、 导线通过倾斜巷道时,经

15、纬仪竖轴的倾斜改正;二、 导线边长归化到投影水准面的改正和投影到高斯克吕格平面的改正。第 10.3.3 条 在井下施测为贯通敷设的高级导线时,要提高仪器对中和觇标对中的精度,垂球对点要采取防风措施。在斜井和斜坡道内测量,除特别注意仪器对中、整平精度外,每个测回完成后还应重新对中整平。第 10.3.4 条 贯通巷道中、腰线的标定,参照本规程第七、八两章的有关规定执行。第 10.3.5 条 贯通导线随贯通巷道的前进而不断地向前延伸,复测工作必须及时完成。贯通相遇点两侧的最后几个(不少于 3 个)测站必须牢靠固定,妥加保护,并应在两相向工作面相距50100m 时完成最后一次复测,完成最后的贯通方向和坡度的调整。第 10.3.6 条 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两相向工作面的间距应不小于 50m,计算巷道的贯通方向和距离应采用各次测量结果的算术或加权平均值。在多向掘进分组管理情况下,此项工作应在贯通测量专门负责人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下进行计算与标定。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