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970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动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进程的思考 李晗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 去杠杆是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 非金融企业部门去杠杆又是整个去杠杆化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拟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 并对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的措施展开探讨。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去杠杆;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 有关“去杠杆化”的问题也日渐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之所以会提及去杠杆, 究其原因, 主要是与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的加杠杆化的量化宽松政策相关。当时, 为了刺激经济, 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过度刺激经济的政策, 大规模地扩大政府主导型投资, 这些措施虽然让中国经济

2、在短期内实现了止跌回升, 但从长期看,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并且促使了全社会 (包括政府, 企业, 个人, 金融机构等) 的杠杆率或负债率的快速提高, 极大地增加了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尤其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 已成为去杠杆化进程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 在现阶段下, 推动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也显得日益迫切。一、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的原因分析1、资金需求加大在经济下行周期, 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压制。在存量债务较大的情况下, 还本付息压力攀升, 经营状况恶化使企业无法靠自身利润来维持运转, 为保持经营连续, 部分企业会有更多的借贷需求。2、宏观环境影响从 2008 年下半年开始, 实

3、施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加剧了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 继而引发了银行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3、融资结构缺陷新兴的融资工具中有相当部分是作为银行信贷出表的通道存在, 不但降低了各种控杠杆政策的效果, 还使得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在信贷政策不支持的大背景下, 仍然可以继续提高杠杆。同时, 股权融资的滞后也使得企业部门主要依赖债务融资, 导致资产负债率走高、杠杆率提升。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的危害1、造成资金浪费, 资源配置低效高财务杠杆状态下, 企业融资的成本上升, 融资难度加大, 将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融资压力, 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尤其是在经

4、济发展速度放缓, 产品价格下降的形势下, 企业经营效率大幅下降, 甚至形成过剩产能。这也导致了大量资金被挤压在社会低效甚至是无效部门, 企业生产以及商品的运转都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造成整个社会净福利的减少。2、财务负担加重, 债务结构不合理, 弱化了企业投资能力, 增加了违约风险非金融企业通过杠杆化, 融入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加重了财务负担, 偿债成本不断增加, 企业投资能力弱化, 债务违约风险不断加大, 尤其是当前企业债务中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债券, 而且增长迅速, 企业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偿还方式加剧了债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金融稳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3、盲目融资, 循环

5、担保, 加剧了企业间风险传染为符合银行贷款条件, 非金融企业间形成了多样的相互担保或者连保的担保链, 这往往加剧风险。企业由于缺乏审慎担保意识, 联保、互保行为往往缺乏理性考量, 不会对被担保企业的资金流转、资产负债及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调查, 没有认真对被担保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评审担保流程环节缺失, 人情担保、感性担保居多, 一旦一家企业出现债务危机极易导致担保风险缓释功能失效, 将会逐步演变成担保链中所有企业的风险, 乃至整个行业风险, 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4、债务规模越来越大, 银行业信用风险随之上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不足, 在 4 万亿元经济计划刺激下, 企业

6、债务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进行间接融资。银行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 竞相给大企业发放贷款, 特别是国有企业。对获得政府一定程度隐性担保的地方融资平台和政府驱动投资的企业, 甚至不惜降低贷款抵押担保条件, 主动提供贷款, 使融资平台风险敞口不断上升, 一旦经济下行, 风险将会进一步放大。同时, 迫于考核压力, 商业银行贷新还旧, 借助第三方搭桥贷款等掩盖部分不良贷款, 一旦这部分贷款风险暴露, 银行信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5、高杠杆率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了系统性风险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部分。但我国部分企业通过杠杆过度融资, 投向了国家限制性行业和产业, 弱化了宏观调控效果, 不利于

7、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一是一些企业在投资方面片面追求规模, 忽视项目回报率。盲目跟风, 多元化投资, 对新行业不了解, 导致管理混乱、浪费严重、投资效率低下。二是企业相对低成本融资, 并未投入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去, 而在股市、信托、理财及其他虚拟经济中流动, 一旦行情下行, 资产价格下降, 资金链就会断裂, 偿债违约风险加大。三是银行借助非银行金融机构向非金融企业提供“类信贷”业务, 信息不透明, 链条过长, 程序复杂, 增大了风险的不确定性。三、推动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的措施1、实现杠杆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转移相较于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 我国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偏低, 仍有

8、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政府适当加一点杠杆, 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去杠杆, 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和去杠杆的平衡。将企业的部分杠杆转移至政府以后, 一方面政府可以自留债务;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资金帮助企业去杠杆。政府加杠杆不仅有利于企业去杠杆, 还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另外, 考虑到配合当前“消费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型方式, 居民加杠杆应该与消费金融创新和新消费热点培育相结合。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文化、旅游、健身、医疗、婚庆、婴幼、养老、信息和绿色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构建消费金融产品体系, 充分发挥互联网消费金融便捷、体验、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撑的作用, 提供更好的消费者服务感受和更有

9、效的风险成本控制。2、实现杠杆在非金融企业部门内部的转移目前结构性的高杠杆风险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国有重资本行业, 而相对应的是大量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亟待改善。因此, 对于去杠杆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 在结构上优化杠杆分布。一方面通过清理僵尸企业降杠杆。有数据显示, 沪深两市近 300 家“僵尸企业”, 占上市公司总数的 10%, 包括了近 200家以钢铁、有色、造纸、纺织、船舶、石化、机械、水泥、煤炭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公司。稳妥有序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此类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 是降杠杆的有效途径, 当然其中也要关注步伐过快过猛引发的金融风险问题。另一方面, 一些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

10、的高新产业, 部分小微、民营企业等需要扶助的弱势群体仍须加杠杆, 通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活力。3、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进一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降低企业杠杆率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 对于引导社会资金转化为长期投资, 促进企业资本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就要丰富资本市场产品种类, 完善资本市场产品结构, 兼顾场内场外市场, 发展多层次的股票市场, 进一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从而降低企业债务, 完成去杠杆化。一是要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步伐, 改进和完善股票发行机制, 增强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

11、市场的融资功能。二是要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从而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快新三板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 通过资本市场板块有效联通活动, 增强市场活跃程度, 充分发挥其作用。4、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控制其信用扩张能力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人民银行等五部委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 进一步落实和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监管责任, 尽快出台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以及民间金融的监管制度和办法, 严厉打击各种非法集资活动, 净化金融生态环境。同时, 加强对商业银行

12、同业业务的督查力度, 严格规范商业银行通过理财资金直接或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交易平台等间接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原则, 确保银行业按照审慎管理要求计提各项拨备, 实事求是做好加权风险计量, 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 在源头上防止银行过度给予企业融资, 完成非金融企业的去杠杆化。5、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负债信息透明度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基本信用制度, 规范企业信用行为, 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 将信用管理融于企业全程管理之中, 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各家银行要科学合理运用征信系统, 控制企业贷款规模, 加强信贷资金监管, 尝试建立企业主办银行制

13、度和政府债务磋商制度, 防止政府和企业过度透支信用, 从源头上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同时要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信用意识, 加强企业信息披露, 提高信息透明度。总之, 推动非金融企业的去杠杆化进程, 绝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各国经验来看, 降低杠杆率的唯一出路是控制债务增长速度的同时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因此我国需要扎扎实实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 政策理念要切实从凯恩斯需求管理的模式转移到供给侧;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 要切实放松管制, 让市场经济主体能够享受平等竞争的地位, 从而积极稳妥地实施去杠杆。参考文献1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金融稳定处课题组:贾广军、杨辉平:对我国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化的思考J.河北金融, 2015 (04) :3-6. 2张志前:对我国经济“去杠杆”的五大建议N.证券日报, 2016-07-30 (A03) . 3池敏: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金融, 2016 (09) :22. 4潘晶: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原因及去杠杆路径J.武汉金融, 2016 (12) :58-60. 5李枢川:对当前我国经济去杠杆问题的思考J.中国财政, 2016 (14) :56-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