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09844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开学前高中思想政治的备课要义 沈从举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摘 要: 第一次备课不要急于“直奔主题”备教材, 而要制定好教学计划, 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要把握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还要去了解学生。唯有如此, 才能够保证教学的一致性、整体性、有序性和高效性, 才能够既教书又育人,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关键词: 备课; 计划; 课标; 时政; 学生; 作者简介:沈从举,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中学高级教师。笔者曾多次参加教学常规检查, 看到老师们备课笔记中的第一次备课大都是如下格式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笔

2、者常想, 学期的第一次备课应该备什么?怎么备?以下是笔者对“第一备”的看法。一、备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是整个教学过程有序开展的前提。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 既是一个理解、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过程, 又是我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一步细化和具体落实的过程。制定教学计划有利于我们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方向,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可以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从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我们的老师如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提高了教学的效益。我所在的备课组在开学的前两天进行集体备课时, 第一步就是研制教学计划, 然后把教

3、学计划贴在备课笔记的扉页上。备课组成员每周都要对照教学计划, 检查教学的进度、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唯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才能够保证教学的一致性、整体性、有序性、高效性。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教学计划, 那他肯定会输在教学的“起跑线”上。二、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我们有的老师教了几年书, 都不知道课程标准长什么样子, 我不知道他 (她) 是怎么完成教学任务, 怎么达成教学目标的!笔者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备课程标准?这是由它的作用决定的。第一, 课程标准为我们诠释了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 同时还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在

4、现行的课程标准中, 还增加了过程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例如, 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 由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发展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实教学实践中, 有多少人去关注教学目标?不关注教学目标的人又怎能达成教学目标!.第二, 学习课程标准有助于我们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都有自己独立

5、的人格和思想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 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想, 用自己的行为代替学生的行为。教师应理解学生的言行, 宽容学生的过失, 耐心解答学生的发问, 鼓励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 要懂得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自我, 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 善待不同水平的学生, 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 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现实的教学实践中, 不少老师仍以“老大”自居, 学生只能言听计从, 学生的意见不能与他的说教相左, 这样只能抹杀学生的个性。长期以往, 学生的棱角没了, 创新意识也就没了, 就连

6、个性也没了, 这何尝不是教育的悲哀!.第三, 课程标准还告诉了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 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提升。我们有些老师只顾授业解惑, 至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素养如何则全然不顾。老师们别忘了, 教书育人是你的本职工作, 亦是你的使命!第四, 学习课程标准有利于我们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以往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具体的界定, 而且规定了知识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 以及各部分内容应该占有的课时数等。这些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但同时也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尤其对教材多

7、样化发展起到了约束作用。而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学生素质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是对不同阶段目标的描述以及对事实过程的弹性指导。这样的设计便于我们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标准, 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 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时因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如果我们是教毕业班的, 还得备考试说明。我们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知识、提高素养,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因为中考、高考在当今仍然是个无形的指挥棒。所以, 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还要认真备考试说明, 明白考什么, 怎么考。考试说明是中考、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考试说明细化了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和能力的要求, 规定了考试科目的考试

8、形式与试卷结构, 明确了试题的题型和难易比例, 并对题型示例作出了具体说明。老师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就会明白考什么, 不考什么, 重点在哪里, 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 这样就会少走弯路, 提高教学效益。这个学期我们备课组认真研读了 2017 年江苏高考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说明, 发现考试说明里新增了 2 个考点 (与 2016 年的考试说明比较) , 分别是“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增的这 2 个考点与教材的修订以及国内外形势变化是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学习、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盲区。我们在考试说明里还发现删除了去年的

9、 3 个考点 (去年是重要考点) , 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组织复习的时候, 尽量不要在这些考点上去多下功夫, 不做“无用功”。三、备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政治老师来说, 这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涉及到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部分内容往往具有滞后性,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之前先对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备课。如:2013 年第 4 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给市场经济下的定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

10、14年高考中凡涉及到市场经济作用的问题, 答案中都突出了“决定”作用, 考生如果还是用“基础性作用”作答, 则不得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根据党和国家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教材的相关内容作出及时的修改和补充,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与时俱进。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说明也明确指出, 要考查考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近年来思想政治课考试试题与时政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方面内容的教学, 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不只是考试、升学的需要, 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促使学生进一步拥护

11、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使之与党中央保持思想政治上的一致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学生进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亦是提升学生全面素养的需要。.四、备学生只有了解学生, 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避免“一刀切”和“千篇一律”。在备学生时, 我们要备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 甚至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这些情况与具体学科内容虽无直接联系, 但影响老师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在备学生时, 我们还要备学

12、生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 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学生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是新的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备学生时, 我们还要备学生的学习风格。作为个体稳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的学习风格, 源于学习者的个性, 是学生的个性在学习活动中的定型化、习惯化。学生一旦形成某种学习风格, 就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说, 学习风格是学生个别差异的集中表现。测定学习风格的目的是在承认和尊重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前提下, 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所以对学

13、生学习风格的分析, 是因材施教的根本, 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综上所述, 我们在第一次备课时, 不要急于“直奔主题”备教材, 而要制定好教学计划, 保证教学的一致性、整体性、有序性、高效性;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理念;要把握现阶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以明确教学的方向;还要去了解学生, 以保证因材施教。唯有如此, 才能达成教学的整体目标,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 (2) .2017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考试说明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6. (3) .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