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5429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弓形虫病是由顶器门、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人、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据估计全球有超过 1/3 的人口感染弓形虫(Dubey, 1986; Jackson, 1989) 。大多数温血动物都可以成为弓形虫的中间宿主,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猫和猫科动物感染弓形虫后可以随粪便排出弓形虫的卵囊。卵囊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孢子化从而具有感染力(Dubey, 2009) 。在中间宿主体内弓形虫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可以快速增殖,叫做速殖子,也叫做滋养体;一种增殖缓慢,叫做缓殖子,缓殖子可以在

2、中间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多种组织器官内(如大脑、肾脏、心肌和骨骼肌等)形成组织包囊。中间宿主感染弓形虫的主要途径为经口感染:1、食用了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饮水和食物;2、食用了含有组织包囊的生肉(Dubey, 2004) 。细胞内形成的缓殖子包囊体液中的弓形虫速殖子弓形虫感染一般不呈现特征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被感染者可以终生携带组织包囊而不呈现任何临床症状(Weiss, 2009) 。然而,在一些免疫抑制病人,弓形虫感染却可以由慢性潜伏感染转化为急性感染从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弓形虫脑炎)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Passos, 2000) 。弓形虫脑炎是免疫抑制病人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疾病之一(M

3、aschke, 2000) 。孕妇或孕畜感染弓形虫可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并且弓形虫可经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新生儿或新产仔畜先天性弓形虫病(如先天发育畸形、弓形虫脑炎、弓形虫眼炎等)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有些地方以 6-9 月份的夏秋炎热季节多发。结合畜牧种猪场发病情况,夏秋交接时节也是发病高峰。从终末宿主(猫是唯一终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 100 天至 1 年半,一般消毒药无作用。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盐水中几小时就丧失感染力,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迅速杀死。怀孕早期的母猪若发生急性弓形虫病,表现为高热、食欲减退、精神委顿和昏睡,此种症状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或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会发

4、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吃奶或畸形怪胎(弓形虫通常呈现隐形感染,感染者被称为带虫者,怀孕前感染、怀孕后期感染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极其轻微) 。 (备注:母猪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但在畜牧种猪场临诊症状则不明显,发病母猪采食量和精神均无异常,且流产后采食量也现对正常,这是不同于典型弓形虫病症的地方。 )猪弓形体病流行率与年龄、猪群大小、养猪体制、管理方式、生物安全如鼠、猫等动物与猪的接触等相关(备注:畜牧种猪场的流产多与应激有关,尤其是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经过文献查阅,猪弓形虫调查结果如下:-不同阶段猪弓形体感染情况猪场弓形体感染以种猪为主,并且是复发性感染为主,首次感染弓形体的比例较少。哺乳和

5、保育仔猪以先天性弓形体病为主。-繁殖障碍与弓形体感染关系刚地弓形体是猪重要的繁殖障碍病原-种猪与商品猪感染弓形体风险种猪流行率明显高于商品猪-弓形体感染与年龄的关系-弓形体感染现状我国猪场弓形体病调查结论1、我国猪场弓形体感染严重,它与年龄和猪场管理水平有关,猪场阳性率 100%,猪群平均阳性率 85.7%;2、各个生产阶段猪感染严重,并且是以复发性感染为主,仅 10%左右病例为后天获得性感染; 50%50%AI30% 30%广 西 9 1500 498 77.11%(42.9%95.3%) 41.77% 23.29% 11.24%广 东 10 700 301 87.71%(73.3%100.

6、0%) 64.78% 18.94% 3.32%浙 江 10 900 277 85.56%(73.3%100.0%) 76.53% 6.14% 3.25%上 海 5 750 151 95.36%(93.3%100.0%) 57.35% 22.67% 15.34%湖 北 11 1000 328 95.74%(81.0%100.0%) 25.91% 39.02% 31.10%河 南 17 1200 550 85.09%(70.0%97.0%) 63.64% 16.18% 5.27%江 西 10 1150 247 82.37%(65.2%100.0%) 67.76% 11.18% 5.26%湖 南 5

7、 1000 170 87.65%(69.4%100.0%) 54.78% 32.87% 0.00%福 建 6 495 374 89.57%(72.0%100.0%) 57.49% 25.67% 6.42%江 苏 8 1200 858 87.75%(60.5%96.0%) 43.91% 25.86% 17.88%山 东 6 2000 361 87.81%(83.1%93.4%) 55.40% 26.59% 6.09%四 川 9 1000 321 94.83%(82.8%100.0%) 83.74% 10.47% 0.50%重 庆 6 1000 586 69.97%(67.0%93.3%) 40.

8、21% 19.54% 10.22%合 计 106 1000 5022 85.68%(42.9%100.0%) 53.50% 21.64% 10.15%猪 场 数 平 均 规 模 样 本 阳 性 率 IgG亲 和 力 指 数 分 布地 区备注:因为弓形体的感染十分普遍,作为真核生物的弓形体的抗原远比简单的病毒抗原复杂。因为缓殖子和速殖子几乎可以同时共存于宿主体内,常规的抗体监测即使检测到抗体也无法做出疫情预警。3、猪弓形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病变为主,临床上涉及到高热、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症状、繁殖障碍等,临床症状复杂,并且影响免疫。4、我国猪弓形体病防控应以控制垂直感染为主,妊娠母

9、猪使用磺胺是目前预防弓形体的主要方法。三、药物。猪弓形体病对磺胺类药物比较敏感。四、防治方法。5.1 预防1 注意平时对该病的预防定期消毒灭鼠清理环境卫生防止家养和野生肉食动物对畜舍和家畜的接触。2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舍内及周边环境定期卫生和消毒工作严格阻断猫类及其排泄物对畜舍及饲料、饮水的污染。3 平时要做好猪群防疫监管工作对患有该病的家畜及一切排泌物必须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 在该病的易发季节每吨饲料添加 500g 磺胺嘧啶和 125gTMP(甲氧苄啶)连喂 1 周能有效地预防弓形体病的发生。5 在季节交替时注意猪栏的保温情况,减少猪只应激。五、治疗1 隔离发病猪淘汰重症猪病死猪深埋处理。每天用 3%生石灰水对猪舍内外场所进行消毒。 2 治疗要及时急性弓形体病在发病 3d 内治疗非常有效。发病初期即采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 0.3mL(10mL 内含磺胺嘧啶钠 1g、甲氧苄啶 0.2g)肌肉注射首次剂量加倍每日 3 次。连用 3-5d。 3 重症病猪应对症治疗如退热、输液并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病情控制后应继续治疗1-2d。猪场弓形体病控制效果重庆某猪场,年出栏保育猪 5 万余头,2010 年起对母猪使用磺胺按 300ppm,1 次/ 月,15 天/次,2011 年保育舍死亡率 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