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4352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考核提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定义:膳食中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引起营养缺乏病,分别以体重/ 年龄、身长(身高)/ 年龄和体重/身长(身高)为评估指标,采用标准差法进行评估和分类,测量值低于中位数减 2 个标准差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分度:体重/年龄、身长(身高) /年龄和体重 /身长(身高) M-3SD-M2SD 为中度 M-3SD 为重度指标 测量值标准差法 评价体重/年龄 M-3SDM-2SD 中度低体重M-3SD 重度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 M-3SDM-2SD 中度生长迟缓M-3SD 重度生长迟缓体重/身长(身高) M-3SDM-2SD 中度消瘦M-3SD 重度消

2、瘦干预与指导:1、喂养指导 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 85%以上,蛋白质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 RNI 的 80%以上。2、管理1)随访:每月进行营养监测、生长发育评估和指导,直至恢复正常生长。2)转诊: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 2 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 36 个月后但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行会诊或治疗。转诊后,应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出院后及时纳入专案管理,按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的治疗意见协助恢复期

3、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结案结案:一般情况好,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 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M2SD 即可结案。管理1登记管理对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2专案管理 对中重度营养不良儿童应建专案进行管理。超重与肥胖:一、定义:摄入能量与消耗之间的不公平,导致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积累。二、评估与分度:(1)超重:体重/身长(身高)M 1SD ,或体质指数/ 年龄(BMI/年龄)M1SD。(2)肥胖:体重/身长(身高)M 2SD ,或 BMI/年龄M2SD 。三、查找原因1、询问危险因素对筛查为肥胖的儿童,在排除病理性肥胖之后,需进行危险因素评估。下列任

4、何一项指标呈阳性者为高危肥胖儿童。1)家族史:过度进食、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2)饮食史:过度喂养或过度进食史。 3)出生史:低出生体重或巨大儿。4)BMI 快速增加:BMI 在过去 1 年中增加2.0。2、了解儿童合并症:根据儿童肥胖严重程度、病史和体征,酌情选择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高血压、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等合并症。四、干预措施1 管理方法1)登记管理对肥胖儿童进行登记管理(表 1) ,及时干预,记录转归。2)专案管理 对儿童超重或肥胖儿童应建专案进行管理。2、指导(1)婴儿期(分期来分析)1)合理营养,提倡 6 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控

5、制超重 /肥胖婴儿的体重增长速度,保持正常增长,无需采取减重措施。2)监测体重、身长的增长和发育状况,每月一次,特别是避免低出生体重儿过度追赶生长。幼儿期(分期指导)1)定期监测体格生长情况,体重每月测量一次,身长每 3 个月测量一次,2)合理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进食,适当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不能使用饥饿、药物等影响儿童健康的减重措施。 3)采用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4)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多进行户外活动,尽量不看电视或电子媒体。(3)学龄前期1)均衡膳食,避免过度进食,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量少看电视或电子媒体。2)每季度进行一次体格发

6、育评价,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分析,纠正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五、随访1、频次 婴儿期 体重、身长每月一次幼儿期 体重每月测量一次,身长每 3 个月测量一次学龄前期 每季度进行一次体格发育评价2、内容 1)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合理膳食、体格锻炼、喂养行为等2)对筛查出的所有肥胖儿童采用体重/身长(身高)曲线图或 BMI 曲线图进行生长监测。3)对有危险因素的肥胖儿童在常规健康检查的基础上,每月监测体重,酌情进行相关辅助检六、转诊:对怀疑有病理性因素、存在合并症或经过干预肥胖程度持续增加的肥胖儿童,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定义:体内铁的储备减

7、少而发生的贫血。6 月-6 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 110g/l,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表现,血清铁蛋白下降。二、分度:90-109 g/l 为轻度 60-89 g/l 为中度 小于 60 g/l 为重度三、治疗:贫血儿童可通过口服补充铁剂进行治疗。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1、剂量:补充元素铁 12 mg/kg/日,餐间服用,分 23 次口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 30 mg。可同时口服维生素 C 以促进铁吸收。2、疗程:应在 Hb 值正常后继续补充铁剂 2 个月,恢复机体铁储存水平3、疗效标准:补充铁剂 2 周后 Hb 值开始上升,4 周后 Hb 值应上升 1020 g/L 及以上。4、其他治疗1)

8、一般治疗:合理喂养,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也可补充叶酸、维生素 B12(VitB12)等微量营养素;预防感染性疾病。2)病因治疗:根据可能的病因和基础疾病采取相应的措施。四、随访与管理1登记管理 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2专案管理 对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建立专案进行管理。随访:轻中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 24 周复查 Hb,并了解服用铁剂的依从性,观察疗效五、转诊:重度贫血儿童,轻中度贫血儿童经铁剂正规治疗 1个月后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会诊或转诊治疗。六、结案:治疗满疗程后 Hb 值达正常即可结案。佝偻病一、定义维生素 D

9、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骼的钙化障碍为特征的疾病二、分期1、早期:多见于 6 月龄内,特别是 3 月龄内的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 25-(OH)D 降低。2、活动期 1)骨骼体征:小于 6 月龄婴儿可有颅骨软化;大于 6 月龄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 型腿、X形腿等。2) 血生化: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血 AKP 增高,血 25-(OH)D 显著降低。3)骨 X 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

10、3)恢复期 1)症状体征:早期或活动期患儿可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逐渐减轻或消失。2)血生化:血钙、血磷、 AKP、25-(OH)D 逐渐恢复正常。3)骨 X 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4)后遗症期:严重佝偻病治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三、治疗:1、剂量1)VitD 治疗: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建议口服 VitD 治疗,剂量为 800 IU/d(20 g/d)连服 34 个月或 20004000 IU/d(50 100 g/d)连服 1 个月,之后改为 400 IU/d(10 g/d) 。2)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一次性肌注 V

11、itD 1530 万 IU(3.757.5 mg) 。若治疗后上述指征改善,13 个月后口服 VitD 400IU/d(10 g/d)维持。大剂量治疗中应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 3)其他治疗(1)户外活动:在日光充足、温度适宜时每天活动 12 小时,充分暴露皮肤。(2)钙剂补充:乳类是婴幼儿钙营养的优质来源,乳量充足的足月儿可不额外补充钙剂。膳食中钙摄入不足者,可适当补充钙剂。(3)加强营养:应注意多种营养素的补充。四、随访管理1、随访:活动期佝偻病每月复查 1 次,恢复期佝偻病 2 个月复查 1 次,至痊愈。2、登记管理对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及时干预,记录转归。3专案管理 对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应建专案(表 2-4)进行管理。五、转诊:若活动期佝偻病经 VitD 治疗 1 个月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应考虑其他非 VitD 缺乏性佝偻病(如肾性骨营养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低血磷抗 VitD 性佝偻病、范可尼综合征)、内分泌、骨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等,应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明确诊断。六、结案:活动期佝偻病症状消失 13 个月,体征减轻或恢复正常后观察 23 个月无变化者即可结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