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4292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管线综合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城镇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基本要求一、规划任务根据小城镇规划布局、路网规划和各项市政工程规划,检验各专项工程管线分布的合理程度,提出对专项工程管线规划的修正建议, 调整并确定各种工程管线在敷设道路上的水平排列位置和竖向标高,协调并确 认相关道路横断面,提出各种工程管线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要求。二、规划原则1、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 则(1)、规划中各种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镇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工厂内的管线也可以采用自己定出的坐标系统,但厂界、管 线进出口则应与城镇管线的坐标一致。如存在几个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必须加以换算,取得统一。(2)、管线综合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

2、绿化布置统一进行,使管 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之间在平面上局竖向上相互协调、紧凑合理。(3)、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内介质的性质、地形、生产安全、交通运输、施工检修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4)、管道内的介质具有毒性、可燃、易爆性质时,严禁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生产装置及贮罐区等。(5)、必须在满足生产、安全、 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共架、共沟布置。2(6)管线带的布置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相平行。同一管线不宜自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7)、平原城镇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镇,应结合城镇地形的特点合理布

3、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8)、应减少管线与铁路及其他干管的交叉,沿铁路、公路敷设的工程管线应与铁路、公路平行。当工程管线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方式布置;受条件限制,可倾斜交叉布置,其最小交叉角宜大于 30o。(9)、当 规划区分期建设时,管线布置应全面规划,近期集中,近远期结合。近期管线穿越远期用地时,不得影响用地的使用。(10)、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11)、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技术、 经济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12)、工程管线在道路下

4、面的规划位置宜相对固定。从道路两侧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分枝少、埋设深、 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及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排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 信电缆、燃气配气、 给水配水、热 力干线、燃气输气、 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按序 电力电缆、 电信电缆等分别在道路两侧布置。3(13)、地下工程管线最小水平净距、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最小覆土深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的技术规定要求。(14)、对于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L= (H-h)/tanQ+b/2。式

5、中,L 是管线中心至建(构)筑物基础边水平距离(m);H 是管线敷设深度(m);h 是建(构)筑物基础底砌置深度(m );b 是开挖管沟宽度;Q 是土壤内摩擦角。对于埋深大的工程管线至铁路的水平距离可按下式计算:L=1.25+h+b/2式中:L 是管道中心到铁路中心距离(m);h 是枕木底至管道底之深度。2、地下工程管线避让原则(1)、压力管让自流管。(2)、管径小的管道让管径大的管道。(3)、易弯曲的管道让不易弯曲的管道。(4)、临时管道让永久的管道。(5)、支管让干管。(6)、工程量小的管道让工程量大的管道。(7)、新建管道让现有的管道。(8)、检修次数少、 检修方便的管道让检修次数多、检

6、修不方便的管道。三、工程管线综合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内容及深度4一般情况,工程管线综合是详细规划阶段综合,特殊情况也有总体规划阶段综合,但主要是工程主干管方案的初步综合。1、工程管线综合总体规划内容与深度(1)、规划及说明书规划应包括:、分析各种主干管分布的合理性,确定各种主干管的走向、路由与平面排列位置。、确定关键规划节点的主干管线具体位置。、提出相关 专业工程管线规划的修改建议。规划说明书应包括:工程管线综合的原则与依据。引用资料和资料准确程度说明。所综合的管线布置的说明。单项专业工程详细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2)规划图纸规划图纸包括工程管线综合总体规划平面图和工程管线综合道路标准横断面

7、图。工程管线综合总体规划平面图,在带地形、用地的路网底图上表示综合各种工程管线和主要工程设施及防洪堤、防洪沟等设施平面布置,表明道路各横断面所在位置。图纸比例一般为 1:2000-1:5000。工程管线综合道路横断面图,在道路对应横断面底图上表示综合规划确定的工程管线在道路中的位置,标注道路标准横断面的编号,5同时表示电力、电信架空线路与建筑红线的距离。图纸比例通常采用1:200-1:500。2、工程管线综合详细规划内容与深度(1)规划及说明书规划应包括: 工程管线平面综合,确定各种工程管线的平面布置位置。工程管 线竖向综合,调整确定道路横断面及其工程管线排列位置。初定道路交叉口等控制点工程管

8、线标高。提出相关各专业工程详细规划的修正意见。规划说明书应包括:工程管线综合的原则与依据。所综合的工程管线布置要点与有关事宜说明。对管线综合中所发现的目前还不能解决,但又不影响当前建设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下一阶段工程管线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规划图纸管线综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管线综合平面布置图和工程管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图。前者表示规划范围工程管线平面综合的各种管线布置位置,后者表示管线竖向综合各种管线在相关道路标准横断面中的位置,两份不同内容的图纸可在一张管线综合图上表示,图中还可扼要说明。图纸比例通常为 1:1000-1:2000。6管线综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图包括管线综合平面布置图、管线交叉点标高图和管线综合道路标准横断面图。管线综合平面布置图表示各种管线在平面上的具体布置位置,道路中心线交叉点、管线起迄点、转折点以及工厂管线的进出口坐标数据。图纸比例通常采用 1:500-1:1000;管线交叉点标高图表示交叉点的交叉管线高程,图纸比例可较管线综合平面布置图比例大,但不注放大比例;工程管线综合道路标准横断面图表示管线竖向综合的细化和调整、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