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考评办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03821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职工考评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职工考评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职工考评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职工考评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职工考评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职工考评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职工考评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职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第一款 工作制度一、对学校教职员工工作实施绩效评价是提升办学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学校教职员工工作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二、通过对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评估,促进学校评价工作向科学、公正、规范的方向发展,完善学校聘任工作制度。学校根据教职员工工作性质的不同,建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教辅和后勤人员三类评价体系。三、每学期结束,学校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评。每年度将二个学期的量化分值按一定的方法给予总评,按一定的比例分 A、B、C、D、E 五等。四、教职工工作绩效评价由办公室负责具体操作,各职能部门做好配合工作。五、教职工

2、绩效评价的操作原则:客观、公平、公正、规范。六、教职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学年教职工聘任或年度工作绩效奖发放的重要依据。第二款 操作规程一、学校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教职工工作绩效分类考评方案。二、学期结束前,办公室发出工作绩效考评通知,并向各中层职能部门提供考评指标及相关说明。三、各中层职能部门做好教职工绩效考评准备工作,实施考核。办公室汇总考评结果。四、办公室将分类考评结果输入数据库。校务会议研究考评结果和工作措施。五、制定年度工作绩效奖励方案,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教职工工作绩效分类考评方案一、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价第一条 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评满分为 100 分。第二

3、条 各条目的数据资料来源,对应指标及分值。(一)工作基本情况(满分为 15 分)1、上班出勤(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全年无病事假及迟到早退现象:3 分;(2 全年病(产)事假不超过 10 天,每月迟到早退累计次数不超过5 次且累计时间不满一个工作日:2 分;(3)全年病(产)事假不超过 30 天,每月迟到早退次数累计超过5 次或累计时间超过一个工作日:1 分;(4)不能遵守学校考勤制度,事前不请假,事后不汇报,无故缺勤、擅离职守或全年病(产)事假 30 天以上:0 分;2、兼课节数(数据资料由教务处提供)(1)达到或超过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兼课标准:3 分;(2)兼课节数超过标准三分之二

4、但未满标准节数的:2 分;(3)兼课节数超过标准一半未满三分之二的:1 分;(4)无兼课节数:0 分;3、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准时出席,及时传达并能认真落实上级或学校的会议精神;3分;(2)出席会议并能传达上级或学校组织的会议精神:2 分;(3)能出席但不能贯彻落实会议精神:1 分;(4)既不能出席也不贯彻会议精神:0 分;4、参加校级学习活动(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准时出席,无迟到早退现象:3 分;(2)缺席在四次以内或常有迟到、早退现象:1 分;(3)无故缺席校级学习活动五次以上(含五次):0 分;5、参加教研活动及备课情况(数据资料由教务处提供)(1)准时

5、参加教研活动或备课质量优秀:3 分;(2)教研活动缺席在二次以内或备课质量较好:2 分;(3)无故缺席教研活动二次以上或备课质量一般:1 分;(4)不参加教研活动或不认真备课:0 分;(二)师德表现情况(满分为 15 分)1、遵纪守法(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法纪观念强,模范地遵守国家法令及教育法规,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 分;(2)有违规违纪现象,有损教师形象,受到学校行政处分的:0 分;2、行为规范(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行为规范,在教师和学生中起表率和示范作用:3 分;(2)行为不规范,与师德标准有差距的:02 分;3、工作责任(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工作责任心强,工作

6、到位,措施扎实:3 分;(2)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中错误不断:02 分;4、奉献精神(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恪尽职守,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3 分;(2)工作上斤斤计较,以个人利益为重,不愿多付出:02 分;5、关心学校发展(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团结同志,服从学校安排,能协助其它部门或教师开展工作:3 分;(2)同事关系紧张,工作协调性不够,影响学校工作正常开展:02 分;(三)管理工作情况(满分为 50 分)1、工作积极性(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积极踏实,忘我工作,精神状态饱满,并能主动完成交办的各项任务:10 分;(2)工作较积极,工作精神状态较好:7

7、 分;(3)工作积极性一般,缺乏工作热情:4 分;(4)工作消极等待,群众中影响不佳:03 分;2、工作主动性(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主动想办法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8 分;(2)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5 分;(3)管理主体意识不强,一般能完成本职工作:2 分;(4)工作被动,经常不能完成本职工作:01 分;3、工作创新性(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创新意识强,主管工作有突破性发展:4 分;(2)创新意识一般,主管工作有成效:3 分;(3)无创新意识,勉强能完成主管工作:2 分;(4)思想守旧,工作保守,主管工作没有创新:01 分;4、工作原则性(数据资料由校长室提供)(1)工作原则性

8、强,时刻与学校的决策保持一致:8 分;(2)工作原则性较强,基本符合学校的决策:6 分;(3)工作原则性不强,经常不按学校的决策办事:3 分;(4)工作不讲原则,凭个人主观想法办事,与学校决策背道而驰:02 分;5、工作科学性(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工作科学性强,有前瞻性、预见性:6 分;(2)工作讲究科学性,有一定前瞻性、预见性:4 分;(3)工作科学性不强,但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2 分;(4)工作没有科学性,本职工作不能很好完成:01 分;6、管理工作执行力(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高质量完成计划、任务,管理成效显著:8 分;(2)基本完成计划、任务,管理有一定成效:6 分;(3

9、)部分计划、任务没有完成,管理成效一般:4 分;(4)管理基本到位,计划、任务达成度较低,管理成效欠佳:2 分;(5)计划、任务有重大遗漏,主管工作不能有序正常开展:01 分;7、深入基层调研(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经常深入到分管部门或教研组、备课组参加研讨、调研活动 5次以上,或随堂听课 10 节以上:6 分;(2)每学期深入到分管部门或教研组、备课组参加研讨、调研活动34 次,或随堂听课 69 节:4 分;(3)每学期深入到分管部门或教研组、备课组参加研讨、调研活动12 次,或随堂听课 25 节;2 分;(4)不深入到分管部门或其他教研组、备课组参加研讨、调研活动,或随堂听课不足 2

10、 节:01 分;(四)其他工作(满分为 20 分)1、学生认同度(数据资料由教育处提供)(1)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80:5 分;(2)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70:4 分;(3)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60:3 分;(4)学生问卷满意率小于等于 59:0 分;2、管理(教学)研究(数据资料由教科处提供)(1)参加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且有成果:5 分;(2)有县级立项课题研究:4 分;(3)有校级立项课题研究:3 分;(4)无立项课题:0 分;3、教学效果、公开教学、公开展示(数据资料由教务处提供)(1)校级公开课,或校内工作展示 2 次以上:3 分;(2)校级示范课,或教研组内工作展示 2

11、 次以上:2 分;(3)无示范课,无工作展示:1 分;4、其他工作(数据资料由教务处、办公室、年级组提供)(1)承担拓展型课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指导青年教师、辅导优生或差生中 1 项工作以上的,计划科学,过程记录全面,有总结反思,效果显著:3 分;(2)承担拓展型课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指导青年教师、辅导优生或差生中 1 项工作以上的,但缺少计划或过程记录,效果一般的:2 分;(3)没有承担拓展型课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指导青年教师、或辅导优生差生等工作的:0 分;5、本人参赛或条线工作获奖情况(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参赛中获奖或在市级以上条线会议上作

12、经验介绍:4 分;(2)在县级参赛中获奖或在县级条线会议上作经验介绍:3 分;(3)在校级参赛中获奖:2 分;(4)无参赛:0 分;(五)特殊贡献加分 分值为 15 分。贡献加分 (数据资料由相关处室根据校长办公会议的意见提供)对树立学校形象或促进学校发展有特别显著的绩效。(六)明显工作失误减分 分值 15 分。失误减分(数据资料由相关处室根据校长办公会议的意见提供)对学校形象和利益有重大损害行为。二、学校专任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第一条 学校专任教师工作绩效考评满分为 100 分。第二条 各条目的数据资源来源、对应指标及分值(一)工作基本情况(满分 15 分)1、上班出勤(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

13、(1)全年无病事假及迟到早退现象:2 分;(2)全年病(产)事假不超过 10 天,每月迟到早退累计次数不超过 5 次且累计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日:1 分;(3)事前不请假,事后不汇报,无故缺勤、擅离职守或全年病(产)事假 30 天以上:0 分;2、课时工作量(数据资料由教务处提供)(1)达到或超过学校规定的课时标准:5 分;(2)上课节数未满标准量,但超过标准课时三分之二以上:4 分;(3)满一半课时标准量,未满三分之二课时标准量:3 分;(4)不满一半课时标准量:2 分;3、参加校级学习活动(数据资料由办公室提供)(1)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学习活动有记录、有体会:2分;(2)能参与校级

14、学习活动,但不够认真,常有迟到、早退现象:1分;(3)经常无故缺席校级学习活动:0 分;4、参加升旗仪式、及其它临时活动(数据资料相关处室记录提供)(1)不无故缺席且认真参加:2 分;(2)无故缺席 13 次或不够认真:1 分;(3)无故缺席 4 次及以上或极不认真者:0 分;5、参加教研组活动(数据资料由教务处,年级组提供)(1)认真参与并积极协助备课组长开展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活动:2 分;(2)能参加教研活动:1 分;(3)经常无故缺席教研活动:0 分;6、备课质量情况(数据资料由教务处,年级组处提供)(1)备课质量优秀:2 分;(2)备课质量一般:1 分;(3)不认真备课:0 分;(二)

15、师德表现(满分为 15 分)(数据资料由教育处,年级组提供)对应指标及分值参阅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绩效评价第二条(二)。(三)教育教学能力(满分为 70 分)1、学生认同度(数据资料由教务处,年级组提供)(1)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90:10 分;(2)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80:8 分;(3)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70:6 分;(4)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60:4 分;(5)学生问卷满意率大于等于 50:2 分;(6)学生问卷满意率低于 49:0 分2、学科教学效果(数据资料由教务处,年级组提供)教导处根据教师的任教情况和学业考试成绩综合认定(1)优秀者,得 20 分;(2)良好者,

16、得 15 分;(3)一般者,得 5 分;(4)仍需努力者,得 0 分。3、拓展性课程教学(数据资料由教务处,年级组提供)(1)开设拓展性课程,计划科学、记录全面、总结及时,教学效果显著:3 分;(2)开设拓展性课程,有计划或总结,记录缺损,教学效果一般:2 分;(3)开设拓展性课程,无计划、总结和记录,教学效果不好:1 分;(4)拒绝开设拓展性课程:0 分;4、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数据资料由教务处提供)(1)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成绩显著:2 分;(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积极性一般:1 分;(3)没有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意识:0 分;5、辅导优生、差生或指导社团情况(数据资料由教育处,教务处,年级组提供)(1)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提优补差,辅导学生,并指导一个学生社团,且效果显著:6 分;(2)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提优补差,辅导学生,或指导一个学生社团,且效果较好:4 分;(3)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提优补差,辅导学生,或指导一个学生社团,且效果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