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思想政治(文科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2399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思想政治(文科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思想政治(文科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思想政治(文科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思想政治(文科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思想政治(文科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思想政治(文科班)试卷分析一、试题命题设想1、高二第二学期,新课已全部授完,但考虑到学生未进入全面复习,故本试题考核的内容为必修 4 全部及必修 1 第一至第二单元,重点放在刚学习完的必修 4。2、考虑到这是高二文科班最后一次全县性的成绩跟踪,故命题的难度跟高考接近。选择题的特点是“难而活” ,主观题回归“传统” ,并注重知识的细化。3、本次考试是一次检验性和摸底性的考试,在突出能力的基础上,还是特别注意基础知识的考核,故在题量及分值上,加大选择题的题量及分值。4、与高一全县统考的命题相比,本次高二文科班的试题难度较大,平均分有

2、所降低。二、知识考核情况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核知识点1 单项选择题 2 商品的两个属性2 单项选择题 2 价格与供求3 单项选择题 2 消费观4 单项选择题 2 消费结构5 单项选择题 2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6 单项选择题 2 基本经济制度7 单项选择题 2 公司经营策略8 单项选择题 2 劳动和就业9 单项选择题 2 商业保险10 单项选择题 2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1 单项选择题 2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2 单项选择题 2 唯心主义的分类13 单项选择题 2 世界的物质性14 单项选择题 2 世界的物质性及规律的客观性15 单项选择题 2 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1

3、6 单项选择题 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意识的能动性17 单项选择题 2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8 单项选择题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 单项选择题 2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0 单项选择题 2 发展的实质21 单项选择题 2 对立统一的含义22 单项选择题 2 矛盾的特殊性23 单项选择题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4 单项选择题 2 矛盾分析方法第 2 页 共 3 页25 单项选择题 2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26 单项选择题 2 创新精神27 单项选择题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8 单项选择题 2 社会历史的主体29 单项选择题 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0 单项选择题 2 价值的

4、创造与实现31 非选择题 16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内容;公司的经营策略。32 非选择题 1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3 非选择题 12 矛盾的观点及其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三、学生成绩统计学校 考试人数 最高 分 平均 分 及格 率 前 30名前100名前150名前250名前700名前2000名前3500名电白一中 2356 89 59.1 56.2 22 64 82 122 243 477 627电海中学 2556 89 53.6 37 10 33 46 75 202

5、555 884水东中学 2283 84 53.4 32.6 2 11 14 28 130 480 888实验中学 1595 87 52.6 35.3 3 17 20 40 123 363 586电白二中 322 77 42.9 12.2 0 0 1 1 9 33 81电白三中 127 72 34.3 2.1 0 0 0 0 1 2 18电白四中 507 78 40.9 13.7 0 1 3 4 14 39 83东城中学 395 74 34.7 4.9 0 0 0 0 1 17 52汉山学校 107 77 47.9 22.5 0 0 1 1 7 19 34电白中学 1046 82 44.5 16

6、.6 2 6 9 15 40 132 251合计 11294 89 50.9 31.9 39 132 176 286 770 2117 3504四、学生答题情况(一)选择题部分学生对经济生活及生活与哲学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如第 1 题的第 3 页 共 3 页“商品的两个属性” 、第 3 题的“消费观” 、第 4 题的“消费结构” 、第 6 题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 7 题的“公司经营策略” 、第 8 题的“劳动和就业” 、第 9 题的“商业保险” 、第 10 题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第 11 题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第 12 题的“唯心主义的分类” 、第 13

7、题的“世界的物质性” 、第 15 题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 、第 17 题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第 21 题的“对立统一的含义”、第 22 题的“矛盾的特殊性” 、第 23 题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第 24 题的“矛盾分析方法” 、第 25 题的“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第 26 题的“创新精神” 、第 27 题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 28 题的“社会历史的主体”等。学生对知识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掌握得较差。如第 2 题的“价格与供求” 、第 5题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 14 题的“世界的物质性及规律的客观性” 、第16 题的“物质与意识的关

8、系及意识的能动性” 、第 18 题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 19 题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第 20 题的“发展的实质” 、第 29 题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 30 题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二)非选择题部分31 题:第一问:学生审题不仔细。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审题中看到“价值规律” ,误以为考查哲学生活中的“人生价值”以及“客观规律”等知识点,没有针对材料及设问的方向作答,造成得分率偏低。这主要反映出学生的审题能力缺失。题目中明确规定“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还有,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体系,没有分清经济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等知识体系的区别。另外,一部分学生在答

9、题中,主要强调了价值规律的内容,而没有体现其表现形式,又或者是只强调其表现形式而没有体现其内容。这反映了学生在组织答案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缺失。第二问:学生总体答题情况比较好,得分率较高,答题也具有针对性,能针对材料的问题并结合教材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2 题:少数同学回答较好,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理论与材料相结合,踩点准确。大多数同学答题观点不全,只答到“唯物论”或“认识论”中的一个方面,如要么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 “真理” 、 “认识”等,要么只有“物质与意识” 、 “规律”等知识。也有部分同学在答题中,知识运用超出题目的限制。33 题:有部分学生能紧扣辩证法的观点作答,答案较有条

10、理,规范性也较好。但更多学生不清楚辩证法的内容范围,答题随意性强,就事论事,不懂得运用辩证法观点去分析论证。题目要求运用辩证法知识去作答,但部分学生却用唯物论或人生观的知识去作答。五、课堂教学建议1、教师必须深入钻研近几年政治科高考命题的特点及趋势。高考命题的特点是:选择题难度较大且非常灵活,非选择题设问传统但切入点较小,且有知识范围限制。2、教师在课堂知识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两种知识网络:一是构建单元的知识网络;二是构建某知识点的知识网络。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材料题的解答指导。材料题的训练要突出“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联系课本知识生成正确答案”的解题思路的培养。4、在平时的课堂训练和考试测验中,必须规范学生的答题,如政治术语要正确运用、文字书写要清楚工整、标点符号要标准规范、观点排列要序号化等。5、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又要加强能力的培养。能力是通过训练得来的,因此,要通过课堂训练,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死记硬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