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401356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实践,是推进健康安远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根据有关要求,深入推进我县健康扶贫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紧紧围绕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要求,进一步健全大病保险制度和重大疾病救治制度,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大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优化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加强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县、乡、村有达

2、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明显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到 2020 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落实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确保健康扶贫工程顺利实施。(二)坚持部门协作,群策群力。卫计部门要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权益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会同发改、财政、人社、民政、扶贫等部门,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建立协调高效的健康扶贫工作机制。(三)坚持突出

3、重点,统筹兼顾。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穿于健康扶贫工作始终,针对扶贫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突出重点疾病和主要致贫因素,统一政策,统筹资金,重点向贫困群体、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倾斜。(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健康状况,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做到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精确到户、精准到人,对支出型贫困,加大保障力度;对康复性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对潜在性贫困,强化疾病预防;实行针对性、差异化、防治结合的健康扶贫策略。(五)坚持遵循规律,务求实效。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为导向,加强调查研究,遵循医学规律,科学合理、精准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以群众的受惠程度作为衡量健康扶贫工作的重

4、要指标,加强考核评估,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三、政策措施(一)财政资助参加新农合。资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参合。贫困人口个人参合缴费所需资金,通过统筹财政扶贫资金予以安排。(二)提高新农合住院和门诊慢病保障水平。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病补偿比例由 40%提高到 50%,年度封顶线由 3000 元提高到 4000 元。(三)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比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下降 50%,同时补偿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即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扣减起付线金额后,0 元至 5 万元部分补偿比例由50%提高到 5

5、5%,5 万元以上至 10 万元部分补偿比例由 60%提高到65%, 10 万元以上部分补偿比例由 70%提高到 75%。(四)继续实施十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继续实施“光明微笑”(白内障、唇腭裂)工程、儿童“两病” (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 、尿毒症免费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妇女“两癌” (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手术、儿童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免费救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免费救治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项目。(五)继续提高 15 种重大疾病新农合保障水平。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耐多药肺结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型糖尿病、甲亢、

6、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及地中海贫血等 15 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在二级和三级定点医院治疗,新农合分别按 75%和 70%补偿。(六)推进单病种控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 9 个病种,进行单病种控费,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七)建立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制度。由县财政筹资元为 52513 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八)加大民政大病救助力度。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五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救助;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

7、费用提高到80%予以救助;将五保、低保对象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予以救助。(九)切实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严格落实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 (国卫体改发201589 号) ,采取综合措施坚决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十)设立扶贫病房(病床) 。设立扶贫床位,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免相关费用,优化医疗服务。县级医疗机构按总床位的 5%左右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 2 张。(十一)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

8、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负担自付医疗费用。(十二)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和签约服务。为每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和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员免费提供健康体检、随访和转诊等服务,健康随访次数由每年 4 次增加到 6 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对象签约服务覆盖率达 100%。(十三)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现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实现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

9、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全覆盖。实施失独家庭再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十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肿瘤随访登记及死因监测,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十五)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组织县级公立医院骨干医师在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培训,县级公立医院院长接受现代医院管理培训。推进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纳入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保障群众近距离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10、十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确保在每个乡(镇)拥有 1 所功能较全的乡(镇)卫生院。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中心乡(镇)卫生院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在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2017 年底基本建成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十七)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到 2017 年培养定向医学生 5 名、村公共卫生医务人员 5 名。制定乡(镇)卫生院每

11、年不少于 25%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制度。(十八)完善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才招聘政策。研究出台更加符合乡(镇)卫生院特点的人才招聘办法,不拘一格用人才,打破编制框架,在按需招人的前提下超编招收医务人员,有效解决基层卫生机构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十九)落实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正式工作人员发放乡镇工作补贴,在乡镇工作年限不满 10年的,每人每月 200 元;在乡镇工作年限满 10 年不满 20 年的,每人每月300 元;在乡镇工作年限满 20 年及以上的,每人每月 400 元。乡镇工作补贴所需经费,按其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工资发放渠道解决。(二十)加

12、大对口支援力度。由县级医院每年派出 6 名医务人员对口支援一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二十一)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订单定向培养乡村医生,从2016 年开始,重点开展乡村医生定向培养,鼓励乡村医生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对取得学历的给予适当补助,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落实艰苦边远乡镇乡村医生岗位补贴政策。(二十二)开展贫困村公有产权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用三年时间为全县 70 个贫困村每个村建设一所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改善村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条件。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将健康扶贫工作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安排部署,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健康扶

13、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逐项抓好健康扶贫工作任务落实。(二)落实责任分工。县扶贫和移民办负责健康扶贫总体协调、组织推进和监督检查工作。县卫计委负责健全完善大病免费救治制度,加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建设等各项目标任务,督导任务进度。县城乡医保局统一组织协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项工作,并实施监督管理。县发改委负责支持县乡两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将健康扶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县财政局负责督促落实健康扶贫各项资金,加快资金拨付,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县人社局负责完善城乡居民保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聘政策。县民政局负责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县金融局负责对承办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商业补充

14、保险商业保险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三)保障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县政府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的主体作用,在资金整合中要进一步加大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项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等方面的健康扶贫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健康扶贫政策措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四)实施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健康扶贫工作评估机制,将贫困群众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定期组织考核评估。提升健康扶贫工作信息化水平,定期跟踪监测、通报反馈健康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措施、有效做法、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参与健康扶贫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