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9860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跨越荆棘,重塑人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一、背景、原因 实习的 20 天,通过与医生们交流、及同戒毒人群的接触,发现戒毒者们在医院治疗的 15 天内,几乎全部都可以除掉躯体上的毒瘾,且无吸毒欲望。然而,从踏出医院的一刻至出院后三个月内,大多数病人都因社会环境不适应、朋友影响、心瘾作祟等原因而再次复吸。因此,为巩固戒药成果,帮助戒毒者们学习如何在出院后抵制复吸显得非常重要。 虽然中心已有不少的治疗模式可用来协助病人,但由于现时正值国家戒毒领域尝试集体治疗模式,加上中心期望以小组形式开展新的治疗手法,透过成员们的讨论和思考、朋辈间的相互影响、医生们的专业知识传输,从而期望达到更佳的辅导/治疗效果。

2、 与此同时,作为小组治疗的示范,推广小组活动这一社会工作模式亦显得非常必要。中心将八月份定为“小组宣传推广月” ,集中力量透过活动打造小组品牌,将其定位为自愿戒毒领域一特色治疗模式。同时,过程中亦可彰显社会工作人员有别于医生之特殊性功能,为中心日后独立设置社工岗位做准备。 现阶段人们对于小组活动的认识,主要是以游戏为主的团体活动。与利用小组动力、协助组员成长相比,更注重小组气氛是否活跃,即小组成员欢愉程度的高低成为评判小组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因此,本次小组当中每次都会适当引入一至两个游戏类活动,但这些活动占整个小组进行的时间与份量则不会太多。我希望通过这次小组活动令人们真正认识到小组活动的作用

3、在于小组进行时能促使成员间的讨论和分享、从而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有正面改变/成长;热烈的小组氛围固然重要,但绝非我们追求的目标和重点。二、背景资料活动形式:具治疗性质的成长小组时间:8 月 9 日12 日,每天 15:0016:15地点:二楼音乐治疗室小组对象:810 名自愿戒毒中心内,身体状况较好(行动方便,无躯体不适等) 、态度积2极、支持配合小组活动、乐于沟通的病人。年龄、性别不限。问题分析:在对于多位病人的探访当中,总能听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怎么才能戒掉心瘾呢?”“不知道怎么了,反正一出去就想吸。 ”“我真的没信心,害怕出去后就吸回来。 ”“心情很烦躁啊,然后就又跟那群人一起玩了,玩着玩着

4、就吸回去啦,唉,无聊嘛,没办法。 ”“你知道的啦,像我们这样的人平日都不敢出门的,这脸色不好,生怕人家看出来,什么场合都不敢出现,唉”诸如此类。从病人们的言语当中,不难发现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如下:1、戒毒者们对于复吸之原因、影响因素缺乏全面认识2、戒毒者们对于如何应对复吸环境之技巧的了解和掌握不足3、面对复吸,戒毒者们缺乏、亦不懂如何寻找可支援的社会系统资源4、多数戒毒者对于彻底戒断信心不足5、自我评价较低,自卑而不愿与常人接触,社会交往功能的缺失三、理论架构以小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最主要是利用团体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其对于团体形成、发展、区分与整合、沟通、互动、团体结构几方面的研究,正

5、是我们想达到的朋辈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之增能效果。(一)理论基础场域论社会心理学的场域论是由黎文(Kurt Lewin,1946)所初创,其基本假设是“任何事件的性质决定于包含此一事件的事件体系的关系。 ”个人行为由个人的内在包括遗传、能力、人格、健康、信仰、价值等。社会情境则指他人的存在或缺席、个人目标的阻力、社区态度等。场域论就认为,基本上,每一行动均被行动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行为,以及环境的诸多相态。运用场域论来分析戒毒者的复吸行为,实际上是由其现时所处社会、生活环境所影响所至。因而我们将探讨如何抵制所处不良环境(如社会上毒品买卖猖獗)的恶劣影响,同时利用

6、正面环境因素(来自家庭的温馨关爱氛围)来影响、巩固戒药行为。(二)实施模型任务中心模型这个模型有两个因素:1.虽然它可以包含于治疗模型之中,但是,它更强调目标明确化,以及增加工作压力的程度。2.使用更多的团体参与,且尝试在团体不同阶段运用不同3的治疗途径。所以,这个模型可说是治疗模型与行为修正模型的折衷模型。芮得与艾普斯坦(Reid and Epstein,1972)主张这个模型的社会团体工作以解决下列问题为最有效:人际冲突,社会关系不满意,正式组织的问题,角色履行的困扰,社会过渡的问题,反应性情绪困扰,应变能力不足。本次小组希望在短期内、解决或降低戒毒者复吸比率的问题,为在短时间内集中、有效

7、的达成目标,运用任务中心模式是最为合适的。(三)预防介入手法本次小组活动主要从认知重整、技巧建立和生活方式修正三个方面介入。具体来说,认知重整包括正面陈述、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和应付心像等强化技巧;技巧建立是加强进行角色扮演、自我监察和行为复发预演等技巧训练;有关生活方式修正,则包括一切运动、自我松驰及时间管理等生活调节技巧。(四)辅导方法协助戒毒者的辅导手法,主要是以案主为中心、动机式面谈法为主。技巧层面,包括有:1、运用积极聆听,掌握参加者的感想积极聆听是社工对服务对象表示尊重的基本态度,辅导的目的是协助戒毒者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将辅导员本身的价值观或方法强行加诸于小组成员身上。因此,社

8、工在带领小组过程中,不应带有任何价值判断、批评或责怪的态度;而是要集中了解成员们的感受和观点。社工要以真诚而尊敬的态度倾听及了解小组成员的想法。2、运用同理心对参加者作出适切响应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令成员感到辅导员在聆听及明白他的意思,且能进一步澄清辅导员对成员问题的理解。成员可由回馈中掌握自己的想法,了解自己要作出改变的原因。若辅导员能把成员说话时可能有的感受也反映出来,将更能使成员感到辅导员对他的了解,拉近大家之间距离。3、问“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问题可协助成员尽量倾诉,探讨更多更深入的观点。4、给予肯定 小组辅导过程中,辅导员应对成员所作的努力给予肯定和支持。说一些赞许、欣赏或强调成员优点的

9、话会很有帮助。5、做总结目的是把在小组过程中曾讨论的资料串连起来,强化成员所说的话的印象,还能显示4辅导员有留心倾听。另外,总结的串连特质也能彰显部分成员矛盾的心态,使其认知矛盾的存在。四、目的本次小组活动目的,是通过讨论、传授给戒毒者一些预防复吸的知识与技巧;提升戒毒者于出院后抵制复吸的信心和能力,更有效地巩固戒毒成果,更好的溶入社会环境,恢复社会功能。五、目标1、使成员了解戒毒后复吸的诱发原因,分享心瘾发作时的感受和情境,重视毒品之危害,坚定戒断之信心。2、针对复吸之诱因(包括心瘾发作时的感受) ,通过讨论、情景模拟训练,使成员基本掌握应对方法和技巧。3、使成员懂得,如何寻找和利用系统资源

10、(如家庭系统、社会系统) ,以辅助自己对抗复吸;增强其求助意识和能力。4、使成员了解基本的社会交往技巧(人际沟通等) ,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与兴趣、目标,适应没有毒品的生活,投入到正常的娱乐的社交活动。六、内容日期时间目标 活动内容备注物资8 月 9 日15:0016:15成员相互认识,澄清小组契约,初步建立关系;使成员了解戒毒后复吸的诱发原因,分享心瘾发作时的感受和情境,重视毒品之危害,重整认知。1、破冰游戏:录音机2、人名串连,相互认识。3、成员表达小组期望,落实小组契约4、破冰游戏:传数字(捉虫虫)5、讨论、分享,复吸原因、毒品危害纸卡56、 “我最欣赏”8 月 10日15:0016:15针

11、对复吸之诱因(包括心瘾发作时的感受) ,通过讨论、情景模拟训练、演示,使成员基本掌握应对方法和技巧;通过解人链活动,使成员了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积极思考、与他人共同努力和配合定能取得成功,坚定戒断之信心。1、破冰游戏:一见钟情2、总结前次小组内容3、情景模拟4、讨论、分享、总结应对方法5、游戏:解人链6、 “我最欣赏”纸卡8 月 11日15:0016:15使成员了解基本的社会交往技巧(人际沟通等) 、懂得如何寻找和利用系统资源(如家庭系统、社会系统) ,以辅助自己对抗复吸;游戏“一同站起来”意在表明借助外力、与他人彼此信任和配合的重要性,增强求助意识。1、破冰:IQ 题目2、总结前次小组

12、内容3、游戏:一同站起来4、分享,讨论哪些资源可以利用5、通过“大电视”或情景模拟练习沟通及其他社交技巧6、 “我最欣赏”纸卡,IQ题,8 月 12日15:0016:15协助组员认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并对人生作出反省,重新建立生活目标与规划全新生活方式;提供机会让组员表达彼此支持和祝福的说话;渲染感人的小组结束气氛,激励大家拿出勇气对抗毒品。1、破冰游戏:录音机2、总结前三次活动内容,让成员表达收获内容3、 “当你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4、分享5、 “祝福语句” 、彼此赠送6、手语歌:从头再来纸卡,工作纸,祝福卡,VCD 光碟七、财政预算 (暂无)八、检讨方法1、问卷调查2、成员小组活动中或活动后的言语表达(访问)3、工作员的观察64、戒毒者出院后,电话回访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具体做法是,病人出院分别三个月、六个月后,由各位心理医生进行电话随访。随访中得到组员们是否复吸、有无应用所学之技巧对抗诱因、溶入社会之情况,作为本次小组的中长期检讨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