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复习提纲(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3997549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史复习提纲(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世界史复习提纲(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世界史复习提纲(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世界史复习提纲(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世界史复习提纲(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史复习提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史复习提纲(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编 世界现代化的起源与准备(15001780) 1、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与分期 2、城市在资本主义起源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3、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和条件 4、西欧国家的海外探索和主要成果 5、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6、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发源于意大利 7、 “文学三杰”与“艺术三杰”何所指 8、15 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的原因与特点 9、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10、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1、试将加尔文教与路德教作一比较 12、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后果 13、评欧洲专制君主制 14、 “开明专制”的内容与作用 15、尼德兰革命的历史地位 16、16 世纪东方落后西方的表现与原因

2、 17、英国革命爆发的内在根据 18、长老派与独立派的斗争 19、评平等派 20、评克伦威尔 21、为什么在英法长期海上争霸中英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22、为什么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近代国际关系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第二编 第一次现代化大浪潮(17801860) 23、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24、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征 25、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 26、美国第一次革命的原因和性质 27、北美独立战争的特点 28、评美国独立宣言 29、评 1787 年美国宪法 30、美国革命的意义 31、法国革命前的社会经济情况和阶级关系如何 32、评君主立宪派 33、评吉伦特派 34、如何评价雅各

3、宾专政 35、人民群众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 36、拿破仑 波拿巴为什么能上台 37、拿破仑对内政策的进步性与保守性 38、拿破仑战争的性质 39、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原因 40、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41、海地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42、西属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的特点 43、评玻利瓦尔 44、1848 年欧洲革命的任务、性质和特点 45、1848 年法国六月起义与二月革命的区别 46、评路易-波拿巴政变 47、结合史实论述普鲁士三月革命及其失败的原因 48、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与特点 49、美国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和特点 50、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51、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与特点 52、反谷物法运动的性

4、质和作用 53、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背景、结果和影响 54、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55、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历史作用 56、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历史条件 57、如何理解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58、什么是维也纳体系 59、什么是“东方问题” 60、克里米亚战争及其结局 61、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62、19 世纪中叶亚洲革命高潮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第三编 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18601900) 6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 64、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65、概述北欧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66、英国 1867、1884 年议

5、会改革与后果 67、德国和意大利统一及其意义 68、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69、内战后美国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原因 70、加拿大自治领的建立与发展71、考迪罗主义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72、东方国家对防御现代化道路的探索73、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和意义 74、第一国际建立的原因和作用75、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 76、第二国家建立的原因和历史功绩 277、19 世纪 7090 年代亚洲民族运动高涨的原因与内容 78、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特点 79、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首要任务是什么80、普法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世界近代史思考题第一编思考题:1、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封

6、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导向新的生产方式。因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14 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资本主义萌芽在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我国古代出现的商品经济多是作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不能因为一时商品经济繁荣而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况且历代统治者都强调重农抑商。 2、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生活资料私人所有,并借

7、着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由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虽然大多数发达国家都被视为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其中一些国家也被称为“混合经济” ,因为其政府掌控了生产的工具,并且对经济实行干涉主义。 资本主义也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3、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 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同时对世界其

8、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4、香料群岛香料群岛(亦称东印度群岛)是公元十五世纪前后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盛产香辣料的岛屿的泛名。它说明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香辣料的渴求,也是导致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展开的其中一个原因。5、开普勒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他首先把力学的概念引进天文学,他还是现代光学的奠基人,制作了著名的开普勒望远镜。他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他被后世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6、文学三杰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为神曲 ,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中世

9、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 他认为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是违背自然的。彼特拉克是意大利诗人。他不仅是人文主义的奠基者,而且也是近代诗歌的创始人。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 ,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37、艺术三杰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壁画最后的晚餐 、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

10、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拉斐尔是意大利画家。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代表作为草地上的圣母和西斯廷圣母。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代表作大卫 、 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8、 九十五条论纲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于 1517 年 10 月 31 日张贴在德国维滕堡城堡教堂大门上的辩论提纲,现在普遍被认为是新教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始。其意义在于一般民众也有机会亲身学习,诵读和解释圣经 ,

11、而无须借助教会和教士,这就从内部摧毁了以教宗为首的罗马教会作为精神权威存在的传统根基。这在破除罗马教会对文化垄断权的同时,也奠定了德国语文的基础和规范,是文化上的一大贡献。 9、预定论预定论认为神的旨意是绝对的,也是无条件的,一切有限的受造物联合起来也不能影响神的旨意,这旨意完全是神在永恒里安排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伟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运行,支配人类的历史,任何细节都在他的掌管之下。神的谕旨永不改变,至高无上,彰显神的圣洁与智能。它统辖的范围包括亘古到永远的一切受造物,任何已经发生或尚未发生的事,无论是它们的原因、条件、彼此的轮替和关系,都在这谕旨之中。神以外的一切事都在这无所不包的谕旨内

12、,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神以外的一切事,都是靠神创造与维持的大能而存在,并且继续存在。宇宙万物在神大能的护理之下,都朝着向神所定的最终结局迅速移动。10、奥格斯堡条约1555 年在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会议上签订的和约。因会议地址在奥格斯堡,故名。和约结束了天主教和新教各邦诸侯之间的战争,制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承认各邦诸侯有权自由选定其自身及其臣民信仰天主教或路德宗新教。和约还规定,1552 年前新教诸侯占有的天主教会土地和没收的天主教会财产不再归还;但凡领有教职教产的诸侯和高级教士,如皈依新教,应立即放弃其职位、土地和俸禄。和约进一步扩大了德意志帝国诸侯的势力,并使路德宗新教在德意志境内取

13、得了合法地位。德意志新教诸侯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缔结的和约。德国农民战争后,德皇及拥护德皇的天主教阵营为一方,在宗教改革中获得教会土地的所谓新教诸侯为另一方,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几度兵戎相见。1555年,经谈判,德皇与诸侯在奥格斯堡签订条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的原则;1552 年以前为新教诸侯夺去的天主教会的财产,不再退还;确立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此约的签订,暂时中止了新、旧教诸侯之间的战争,但进一步扩大了诸侯的权势,也加重了德国的分裂局面。11、腓力二世腓力二世是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的儿子,母为伊莎贝拉 (葡萄牙)。在查理

14、五世于 1556 年宣布退位后,腓力二世继承了哈布斯堡帝国除家族起源地奥地利和德意志之外的其余所有部分。查理五世的弟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一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和有名无实的在德意志的最高地位,而哈布斯堡王朝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来源西班牙和尼德兰都归于腓力二世。 他的执政时期是西班牙历4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国力达到巅峰,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最终未能成功。12、捣毁圣像运动公元 1566 年,尼德兰一座小城里,马特神甫正对着一群加尔文教徒演讲,刺向了天主教中教会的权威以及它的一系列繁文褥节。这把剑

15、终于在听众的心里划出了火花,转眼间,圣劳伦斯修道院的一切物事均被捣毁一空,耶稣像、圣母像全被砸烂。很快,其它城市纷纷起来效仿。短短十几天之内,毁坏天主教堂、圣像的运动蔓延到整个尼德兰地区,史称“捣毁圣像运动” ,这一运动点燃了尼德兰革命的烈火。13、根特协定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南北各省代表于 1576 年 11 月 8 日在根特城订立的协定。宣布恢复尼德兰的统一和各城市原有的特权,废除西班牙总督阿尔伐颁布的迫害异端没收财产的一切决定,决定各省联合,共同驱逐西班牙统治,但没有具体行动计划。这是一个保守的协定,尼德兰独立、宗教信仰自由和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14、奥地利王位继承

16、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 17401748 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 1740 年 10 月 20 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 8 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5、福隆德运动17 世纪中叶在法国发生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运动。福隆德是一种投石器的音译,故又称投石党运动。前期为 16481649 年高等法院福隆德运动;后期为 16501653 年亲王福隆德运动。亲王福隆德运动因缺乏民众支持,内部争权夺利,被马扎然分化瓦解。1653 年运动被平息。16、掷出窗外事件1618 年 5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