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96654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台州郑懿勇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教版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建议浙江省仙居中学 郑懿勇(317300)浙江省仙居县教研室 徐云彬(317300)摘 要: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在编写方面把被实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际的效果如何?本文分析了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貌似加强实则削弱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关键词:苏教版 实验教学 实际效果自 2006 年 9 月开始,浙江省普通高中进行新一轮的教材改革,在当年的高一新生中,化学采用了苏教版系列教材,到 2008 年 9 月,教材依次全部投入使用。浙江省采用的共有化学 1 、 化学 2 、有机化学基础 、 化学反应原理 、 实验化学 、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等七本必修与选修教材。

2、本着“减负增效”愿望,该套教材完全打破了原有教材的体系,以模块的形式呈现知识,在原化学课本基础上,有质的飞跃,反映了新课标的思想、要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有着可喜进步。教材从 2006 年 9 月投入使用至今已近三年,我们有必要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本文着重从化学实验教学的角度考察了苏教版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为编者在对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修订时提供参考:一、教材的使用现状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化学理论的发现、验证和应用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正是认识到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新编的苏教版化学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内容,设置了“

3、观察与思考”和“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并且,特别编写了选修 6实验化学 ,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可以说,从新教材的编排上看,实验在形式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发挥极至得怎样呢?为了了解第一手资料,笔者曾与 2009 年初开展一项有关苏教版化学实验教学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说明:1 受访的对象是部分一线化学教师、县市教研员、重点中学的化学实验员。22.调查表发放 110 张,共收回 95 张,大部分受 访者填完了全部的内容,极少数的受访者只填了一部分内容,所以各项人数之和少略于 95 人。调查表共涉及7 个问题

4、,内容及相关的数据统计情况如下:)苏教版教材化学实验情况调查表及数据统计1、贵校理科班每周化学排几课时(不包括周六、周日补课)高一每周( )课时,高二每周( )课时,高三每周( )课时。调查结果是:高一每周 3 课时(占 83.53),高二每周 4 课时(87.21),高三每周课时(占 87.10 )。2、您认为新编苏教版化学教材与原人教版相比教材的容量:A、增加了许多B、基本相同 C、减少了许多D、不清楚选择人数 79 11 3 0百分比 84.94 11.83 0.32 03. 您认为现在教师的授课时间是否紧张:A、较宽松 B、刚好完成 C、较紧张 D、不清楚选择人数 3 8 81 0百分

5、比 3.30 8.70 88.00 04、苏教版使用以来,每学期平均大约几课时让学生做分组实验: A、01 课时 B、23 课时 C、45 课时 D、更多选择人数 30 37 18 5百分比 33.33 41.11 20.00 5.565、苏教版使用以来,您课堂演示实验是否都做:A、全部做 B、较少做 C、基本都做 D、其他选择人数 9 26 54 1百分比 10.00 28.89 60.00 1.116. 您认为苏教版化学实验全部开出了,化学实验员的工作量与以前相比: A、减少了许多 B、基本相同 C、增加了许多 D、不清楚选择人数 1 3 87 13百分比 1.09 3.26 94.56

6、1.097.有的教师喜欢“讲实验”不喜欢“做实验” , 理由是:现行的高考模式是以学生在笔试卷面上的分数作为高校录取的最主要依据,学生是否真的做过实验,在笔试答题时虽有区别但不是很大,单纯的就高考而言,每个教师的总授课时是一个定值, “讲实验”比 “做实验” 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节约时间,让学生在笔试答题中考出更好的成绩,对这种观点,您的看法是:A、赞成 B、反对选择人数 40 46百分比 46.51 53.49从上面的问卷调查“问题 4”中,33.33老师的一学期学生分组实验为 01 课时,41.11老师一学期的学生分组实验为 23 课时,共有 74.44的老师一个学期花在学生分组实验上的课时少

7、于等于 3课时,在问卷调查“问题 5”中,有 28.89的老师课堂演示实验是“较少做” ,我们都知道加强实验教学得让老师多演示、得让学生去探究、去做实验,而这么低的实验开出率比原人教版时更低了,那么教材设计再多的实验内容也只是纸上谈兵,说明现在许多学校和老师是在“讲实验”而非“做实验” 。基本结论:在近三年的苏教版教材使用过程中,编者期望得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显探究过程等等之目的基本落空,苏教版化学实验教学是貌似加强实则削弱。二、问题的关键何在苏教版化学实验教学现在是貌似加强而实则削弱,原因何在?不少人归结为是教师对新教材理解不够等教师方面

8、的原因,我们认为这是片面的、没有发现问题实质的看法,造成今天“讲实验” 、 “探而不究”的主要根源恰恰在于苏教版教材本身。根源 1:苏教版容量大而课时紧迫使教师“讲实验”要证明上面的观点必须搞清楚三个问题:苏教版的容量课时是否紧张教师为什么喜欢“讲实验”而不喜欢“做实验”4苏教版的容量苏教版几乎涵盖原人教版的全部知识,并且增加了许多知识,总体上是删少增多,而且苏教版比原人教版课程深度略有增加,课程广度(即知识点)增加许多,而课程时间和学生的水平均没有增加,所以导致容量增大、难度加大。在问卷调查“问题 2”中,84.94的老师认为苏教版的容量“增加了许多”正源于此。课时是否紧张下面是浙江省普通高

9、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下称学科指导意见 )中课时安排和每本教材所需的总课时数:苏教版新课程每周课时数(理科)高一 高二 高三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2 2 2 3 4 4下面是每本教材共需课时数:粗看从上面的两张表,上完苏教版的全部内容需 216 课时,学科指导意见中安排课时达 306 课时(以一学期 18 教学周计算),还多出 90 课时,时间应该够了,为什么在问卷调查“问题 3”中88.00的受访者认为授课时间“较紧张”?原因一:苏教版预想设计一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许多情况下均无法完成,并不是教师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在随意增加难度和拓宽知识面,而

10、的确是教材容量太多。教过苏教版的老师都有相同的感受:时间不够,疲于应命。 学科指导意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它在向广大教师提出的“特别提醒”第三点中指出:“三是课时要求和教学容量关系。从涉及的知识点看,化学必修内容几乎涉及原化学教科书的各个部分,而课时却大大减少。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的关键是教师必须摆脱传统化学 1 化学 2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化 学 选修 1B模块共需课时 36 36 36 36 36 365的教学观念,准确把握新课程目标要求,站在课程的高度,用全新的理念来审视化学 1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广度,顺利完成化学 1的教学任务。 (

11、摘自学科指导意见第三页) ”并不仅仅是化学 1容量太多课时不足,其他几本教材也一样,你即使把握了新课程目标要求、建立了全新的理念、把握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广度,也较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原因二: 苏教版设计的 36 课时上完一本教材仅仅是用于讲授新课的时间,那么给学生讲评练习和学生做分组实验的时间在哪里?有不需要讲练习的学校和学生吗?以一般一节新课配 0.51 节练习课计算,以化学 1为例,需约 1836 课时练习课,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合并大约可以用 710 课时完成,这约 2546 课时的缺口从何而来?这种只为教材的新课安排课时数,而不考虑学生分组实验和讲练习课时数的做法在以往的人教版教材中也是如

12、此,但学校在实际安排课时时会增加一课时,基本可以解决,但苏教版由于量加得太多使得这一矛盾无法得到缓和。好比往骆驼身上压一根稻草没事,再加一根稻草也没事,但你不停地加,总归有一天也会把骆驼压趴下。教师为什么喜欢“讲实验”而不喜欢“做实验”新课程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倡导“从实验中学习化学” 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师大多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用却被“打折” ,所以,最好的理念和最好的教材也是很难落到实处。有人认为是教师和学校的高考功利性太强,为应试而教,批评教师化学教学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只追求学生在笔试的卷面上取得高分,使得实验教学偏

13、离了应有的方向,致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被严重削弱,是教师把把苏教版这本好经给念歪了。说穿了便是应试教育问题、高考指挥棒问题。其实教师很无奈,教师很无辜,校长得问他要统考成绩、高考成绩,考不好家长的压力他如何承受?考不好还可能卷铺盖走人,等等,教师们必须面对高考的现实,教师人微言轻,如果你是教师你作何选择?6我们认为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并没有错,问题的核心是高考这一指挥棒如何指、指向哪里?从 2000 年开始,中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力度增强,但是,以学生在笔试卷面上的分数作为高校录取的最主要依据这一模式并没有改变,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一模式有缺陷,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更客观、科学的方案可以替代,可以预计:

14、在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这一模式可能会有小的调整但很难会有根本性的改变,高考的指挥棒将依然主要指向学生的笔试卷面分数。而苏教版的编者恰恰没有明白这一点,教材容量增加而课时数并没有相应地增多,基于上面的分析,教师必须考虑教学的投入(教学课时)和产出(学生的笔试卷面分数)之比,即在有限、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取得更高的笔试卷面分数;教师并非没有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也清楚探究性对培养学生的好处,但在课时紧的时候,他们更明白探究性活动是需要时间的,把“观察与思考”和“活动与探究”改成“讲实验”可以更好地节约和控制时间,不做或少做学生分组实验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时间,时间,一切的一切都决定于时

15、间,苏教版太多的容量太紧的时间逼迫教师选择“讲实验”或“探而不究”。根源 2:教材部分实验设计得不合理虽然苏教版中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以往的教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有毒气体的性质实验仍然没有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导致毒气外逸,污染空气,如有氯气参与的燃烧实验,有些实验装置复杂,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太多,不仅在课堂上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难实施,就是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也不易,如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探究性实验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有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学生探究,但却硬生生设计探究活动;有的探究问题太容易,引不起学生兴趣;有的探究问题难度太大,很难进行下去;有的探究设计本身缺乏

16、科学性,误导学生的学习。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不能不引起教材编者的注意。 根源 3:没有切实保障化学实验员的待遇目前一些学校的实验几乎全部开出,但它的实验员说“累得回7家都不想吃饭” ,另一些学校实验开出率低与化学实验员的消极怠工也有直接关系,在问卷调查“问题 6”中,94.56的受访者认为“增加了许多” ;如果实验全部开出工作量增加了,但是相应的报酬待遇却没有增加,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少数实验员消极怠工,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没有实验员积极有效的配合,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化学实验教学是很难顺利进行的。根源 4:药品、仪器配制的滞后仪器、药品的缺乏也是许多实验无法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仪器、药品的征订是由实验员完成的,但实验员对教材大多不够熟悉,经常漏订或订购数量不足,导致一些实验应仪器、药品缺乏而无法进行。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