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959858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0年3月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财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及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企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政策、制度及实用方法的学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重要研究领域,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明确理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实务活动的内容做法;并领会本学科国际通用的先进理论理念、方法和技术。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

2、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二、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组织内人力资源的吸收、选拔、培训、使用、考核与激励的客观规律与具体方法,帮助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职业素养。本课程注重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录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着眼于贯彻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能够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理念,帮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企业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种种潜在的贡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了解凭借人

3、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科学方法。三、课程的主要特色主要内容覆盖面宽:涉及组织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以理论讲授为主,可以辅之以案例分析、角色演练、焦点辩论、热点讲演、调查研究、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授课形式四、课程适用对象管理学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一般应安排在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进行。五、授课时数:54学时,计3学分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将管理基础理论运用于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人员配置、薪酬与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学科,因此与管理学科的诸多课程密切相关,构成了管理学专业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在

4、学习本门课程前,需先修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并掌握相关经济理论等。七、教学媒体的应用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等。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学习指导书主要对本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方法性的指导,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面,强化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增加课堂信息量和可视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增强师生的互动性。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章节 内容 教学课时 其中案例教学时间第一章 绪论 4第二章 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计划 4第三章 工作分析 8 2第四章

5、 员工招聘 4 1第五章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4第六章 沟通与冲突处理 4第七章 绩效评估 8 2第八章 员工培训 4第九章 员工激励 2 1第十章 员工薪酬 8 2第十一章 员工福利 1第十二章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1机动时间 2总计 54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作用,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理解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含义,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作用,难点是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含义。【教学课时】4学时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 、人力资源的定义和人力资源管

6、理的内涵(一)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是指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转的人的劳动能力。(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内部对人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有: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配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企业与员工的沟通;绩效评估;激励与薪酬;员工培训。二、 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一)人力资源的特点(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变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传统人事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传统人事管理在其地位和作用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一、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一)西方工业革命和工厂体系(二)现代资本主义时

7、期 (三)科学管理和工作福利的诞生(四)人际关系运动(五)人事管理的发展和 工业关系受到重视(六)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七)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的时代二、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一)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二)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三)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四)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五)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三节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一、员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变化(一)员工的变化(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变化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重要性(二)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的建立和改变(三)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作用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一) 全球化问题(二

8、)组织的变化(三)知识工人短缺四、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一)重视高科技的作用(二)构建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三)采用更灵活的人力资源政策(四)加强人际合作与交往(五)组建学习型组织(六)实行有效的薪酬和福利规划(七)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作用第二章 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计划【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人力资源计划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步骤,了解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计划平衡。【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认识人力资源计划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步骤,难点是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步骤,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和计划平衡的方法【教学课时】4学时第一

9、节 人力资源战略一、人力资源战略概述(一)定义(二)作用二、影响人力资源战略的主要因素(一)环境因素(二)组织因素(三)法律因素(四)技术因素三、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的,并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人力资源计划是根据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对具体的人力资源实践活动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四、人力资源战略的新方向-雇主品牌第二节 人力资源计划一、人力资源计划的定义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计划的定义(二)人力资源计划的作用二、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内容(一)总体人力资源计划(二)人力资源计划子系统三、人力资源计划的步骤四、影响人力资源计划的因素(一) 影响企业人力

10、资源计划的内部因素(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外部因素 第三节 人力资源预测和人力资源计划的平衡一、 人力资源预测的特点(一)人力资源预测(二) 人力资源预测的特点二、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一) 管理部门预测法(二) 德尔菲法(三) 综合分析法(四) 数学模型法三、 人力资源计划的平衡(一) 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平衡(二) 人力资源总体计划和人力资源各项子计划之间的平衡(三) 人力资源计划的监控和评估第三章 工作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工作分析及其相关概念,明确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工作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及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11、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工作分析及其相关概念,明确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难点是掌握工作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及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教学课时】8学时第一节 工作分析概述一、工作分析的含义 (一)工作描述(二)工作说明书二、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三、工作分析的步骤(一) 准备阶段(二) 调查阶段(三) 分析阶段(四) 完成阶段第二节 工作分析信息的收集方法一、 利用已有的资料二、 问卷法三、 观察法四、 采访法五、 工作实验法六、 典型事例法第三节 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有直接的联系。工作分析是工作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明确了对工作的要求和对工作人员能力的要求,才

12、能作好工作设计。第四节 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的编写一、 工作分析表二、 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实例第四章 员工招聘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员工招聘与配置的程序与方法,认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作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员工招聘与配置的程序与方法,认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共同发展的重要性,难点是掌握员工招聘与配置的程序与方法。【教学课时】4学时第一节 员工的招聘概述 员工招聘的宗旨: “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人员安置到合适的岗位”一、员工招聘的概念二、员工招聘的步骤第二节 员工招聘准备一、制定招聘计划与招聘预算(一) 招聘计划(二) 招聘预

13、算二、确定招聘方式(一)内部招聘(二)外部招聘三、准备招聘工具(一)招聘表格(二)招聘软件四、发布招聘信息(一)原则(二)时间第三节 员工甄选一、甄选的意义和标准(一)意义(二)标准二、面试(一)面试的准备工作(二) 面试的类型(四)面试中所要注意的问题三、心理测试(一)智力(二)个性(三)职业能力(四)职业兴趣(五)特殊能力四、知识技能测试(一)综合知识(二)专业知识(三)辅助技能五、情景模拟(一)公文处理(二)角色扮演(三)谈话第四节 录用和评估一、 招聘成本评估二、 录用人员评估第五章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第一节 员工职业生涯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与方

14、法,认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作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认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共同发展的重要性,难点是学习与掌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教学课时】4学时一、员工的职业(一)职业的定义与特点(二)职业选择的要素二、员工职业生涯的概念(一)职业生涯(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三、影响员工职业生涯的因素第二节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一、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一)对组织的意义(二)对员工的意义二、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一)探索阶段、立业和发展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追求。(二)常见的划分阶段有:职业预备期、职

15、业初期、职业中期和职业后期四个阶段。三、员工职业发展途径与发展轨迹(一)途径(二)员工职业发展轨迹四、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一)原则(二)方法(三)步骤第三节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一、职业变动(一)工作轮换(二)晋升(三)降职(四)停滞(五)解雇和辞职二、职业锚(一)功能型(二)类型型三、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一)员工职业生涯理念的变化(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过程中的角色(三)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匹配第六章 沟通与冲突处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人际沟通的目的与作用,掌握人际沟通的含义和基本原理,应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处理人际冲突。【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认识人际沟通的目的与作用,掌握人际沟通

16、的含义和基本原理,难点是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方法。【教学课时】4学时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基本原理一、人际沟通的含义人际沟通即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指主体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二、人际沟通的要素和程序(一)人际沟通的要素(二)人际沟通的程序三、 人际沟通的种类1、垂直沟通和水平沟通2、 浅层沟通和深层沟通3、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4、口语沟通和非口语沟通四、人际沟通的目的和作用1、使成员认清形势2、调动员工积极参与决策3、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五、 人际沟通的渠道(一) 正式渠道(二) 非正式渠道(三) 沟通网络第二节 组织内人际沟通一、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一)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基本因素(三) 组织内人际关系的类型二、组织内人际关系沟通的障碍(一) 上下级人际关系的沟通障碍(二) 同事关系人际沟通障碍三、人际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