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38500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用物流园区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目背景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台、温、闽经济板块连接处,地理位置优越,港口资源丰富,临港产业发展较快,集疏运条件日趋完善,发展前景广阔。直接经济腹地主要为 A 县、B 及周边县市部分地区 ,是“某海湾次经济圈”的最东端。在新一轮的N 港口群港区总体规划中,明确了 是 N 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A 地、B 地及周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的重要地位,应具备运输组织、装卸储存、临港工业、客运等多种功能,逐步发展成为集客货运输、工业开发、海洋渔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港区。【网络及二手资料】然而,目前港也存在航道通航等级低,集疏运条件滞后,码头建设小、多、散、乱,岸线利用效率不高

2、等问题,临港工业、综合物流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相当有限,距离总体规划所要求的战略目标还相去甚远。随着腹地区域经济,尤其是 N 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港工业的兴起,对港口的综合开发利用和集约化运营的要求日益强烈。 【目的地调查】目宗旨本项目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提高区域产业群整体竞争力、提升港口服务能力、打造突出特色农渔品牌为目标,在 N 港口群总体规划基础上,规划建设以临港产业和特色农渔产业为重点的 物流园区,强化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目规划年限考虑到N 港口群总体规划对 的功能定位,以及 所在区域经济腹地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特点以及 规划建设、码头岸线的利用

3、现状,本项目规划研究年限定为 2010 年2050 年,近期规划为 2010 年2020 年,中期规划为 2020 年2030 年,远期规划为 2030 年2050 年。- 2 目规划总体思路本项目依据N 港口群 区总体规划对 的定位,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研究 腹地经济、政策、交通、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区域发展环境分析入手,结合腹地产业结构、物流市场现状,进行物流园区辐射周边的物流需求分析与物流供给分析,运用适应度函数进行经济腹地的物流需求与供给的适应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及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分析研究 物流园区的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针

4、对 水产品和农产品生产的特色,结合 总体规划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规划,并结合宗地状况进行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在规划方案设计之后,结合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经验,提出 物流园区开发运营模式,规划信息平台,并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2 域经济发展特点B 县以模具、文具、灯具、汽配等为支柱产业,前些年对遍布各乡镇的工业区进行整合,工业发展重心和产业布局重点定位在县城和县城以北的 A 县港底部区域,更接近 N 市,区域经济历来是作为农业、渔业产业来定位发展。船、电气和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已于 2009 年先期开工建设的地方沿海高速路将于明年建成通车。

5、届时 A 县从交通末端变成了枢纽,融入 N 市半小时交通圈。为此,委、县政府提出了全面融入 N 市和杭州湾经济圈,将发展的重心定位在环 A 县港南岸县城以北区域,将区域产业结构定位在发展船舶和石化产业等。目前船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今年仍以 30%的增长率产出。但产业发展并不平衡,港区南岸占 3/4 的份额,- 3 。S 县已形成了以橡胶制品、工艺品和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船舶等临港产业为后发产业的发展格局。在产业布局上沿海湾一字拉开,布设了核电、火电、石化、造船等产业。S 海湾是个马蹄状的区域,两岸交通很不方便,由于没有大桥连接,虽近在咫尺,有的甚至能看到对岸,却要绕一

6、大圈,从而影响了两地的交往交流。沿湾两岸也没有形成环线沿湾公路,两岸各自处于相对封闭的一个区域。随着地方(沿海)高速公路和海湾大桥的规划建设,拉近了海湾中心区域至 N 市的距离,成为接轨长三角产业带、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最前沿区域,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辐射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将进一步趋紧。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海湾地区有大量符合国家土地政策的园地和可围垦的滩涂,以及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岸线资源,这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落户临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表 2域主要经济发展指标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指标S 县 A 县 B 县 S 县 A 县

7、B 县 S 县 A 县 B 县元) 元) 元) 元) ) 14039 30213 27443 16637 36346 32811 19466 41359 364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元)美元) 1728 8421 10833 1767 8296 10044 2972 12508 8127出口总额(万美元) 18471 76018 88701 27360 99298 119318 34341 139850 1418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区域经济保持良好稳定的增长速度,具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迅速(图 2示) ,环 S 海湾区域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

8、为进出口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A 县 B 县200620072008图 2 县经济发展特点“九五” 、 “十五”以来,A 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 12,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0年均 长率为 远高于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物流业为主的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物流业的快速提高也加速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从2001 A 县出口额增长了 5 倍,进出口额高速增长为 A 县的港口作业提供经济基础。A 县、B 两县已形成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食品饮料加工、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格局,第二产业比重已上升到 与 N 市相比,仅落后 2 个百分点。

9、 A 县拥有丰富的农、渔业资源,一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是 N 市主要的农、渔业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A 县基本形成了涵盖三次产业,块状和规模优势比较明显,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群,主要行业包括海洋渔业、建筑业、针纺织业、滨海旅游业、海鲜餐饮业、海运和造船业等新兴临港型产业。- 5 县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水产品加工和贸易、海鲜餐饮及其延生的众多相关服务行业的依托,同时渔业也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准和沿海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渔业经济发展呈现健康态势。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等构成,从上个世界九十年代起,已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捕捞船队,实现了

10、从传统木质渔船向钢制渔轮的全面更新。A 县建筑业长期以沪、杭、甬等“长三角”地区为重点发展领域,业务范围辐射 20 多个省市,并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建筑大县行列,两家企业跻身全国建筑企业百强行列,并相继成为国内上市建筑企业,目前全县有建筑资质企业 46 家,国家特级企业 3 家,一级企业 6 家。针纺织业是 A 县传统优势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主导产业,二十多年来围绕国际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产业日趋成熟,产品由低档次向中高档调整。A 县渔、港、岛、滩等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九五”中期启动旅游开发,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娱乐、节庆庆典等

11、多种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型的经济产业,并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2004 年开始筹建海运和造船业以来,A 县运输企业利用半岛独特的港口区位优势,抓住宏观经济扩张,运力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由民间自发集资、组建的海运和造船企业快速崛起,成为区域新兴主导产业。(5)县经济发展问题分析产业层次提升缓慢:A 县地方经济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在市场需求旺盛时期率先起步,形成规模优势,从生产要素构成看,多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及区域资源基础条件较优的行业。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多数行业缺乏高新技术和产业支持,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企业技改能力不足,特色竞争力不强,在高中低的产业梯队中,高精尖企业、产品

12、占比例少,大众化的产品占比例高,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不完善,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部分行业原来的特色优势逐步减弱,企业经营效益处于较低水平或呈下降态势。- 6 是高素质的专业、特色人才十分短缺,传统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企业薪酬水平普遍不高,人才队伍很不稳定,外流较多,在知识财富决定竞争胜负的今天,企业对人才的引进、培养、投入还很不够。 二是近年来出现的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水资源短缺、工业用地指标不足、房地产价格上涨,运输成本较高等多项因素推进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影响了特色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三是海洋捕捞资源下降,渔业资源保护和传统渔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四是资金紧缺,融资成本较高,农村信

13、用体系不健全,A 县特色经济多数为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企业扩张的资金多源于企业积累和民间融资,利率水平历来较高,一些农村企业信誉度较低,抵押物评估价低,融资更加困难。品牌建设仍然滞后:近十年来,针纺织、水产品加工、海鲜餐饮、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知名度,但自身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产品附加值低下。如 A 县针纺织业为 30 余只国际著名服装品牌贴牌生产,但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只赚取廉价的加工费,企业平均利润率在 5%左右。企业经营行为存在短期化现象,没有长远的设想和规划,对产品的质量、商标和品牌建设重视不够,多数经营者局限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高附加值的品牌、名牌产品十分缺乏。管理模式和经营者素质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A 县经济经营市场化程度较高,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变缓慢,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不能适应现代规模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为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经营观念比较落后;有的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局限于眼前利益,没有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思路;有的单凭经验经营,企业市场风险大,经营不稳定;有的产品销售主要靠地方市场,企业没有营销机构和营销网络,生产经营比较被动。产业配套服务部门不适应主导产业升级需要: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部门如信息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市场中心、行业协会等建设落后,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不能为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