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电器题集(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9208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验电器题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验电器题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验电器题集(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2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C)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一定带同种电荷 D一定带异种电荷 3.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此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A)A失去电子,带正电 B得到电子,带负电 C得到质子,带正电 D失去质子,带负电 4.验电器可用来检测(C)A电流做功的多少 B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C物体是否带电 D电路两端的电压5.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上的箔片张开,这说明验电器箔片(C )A一定得到电子 B一定失去电子 C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D得到或失去了质子 6.如图所示,已知验电器 A 带的是正电,验电

2、器 B 带的电性未知现拿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去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验电器 A,B 的金属箔张角不变,验电器 B 带什么电?为什么?如果验电器 A,B 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验电器 B 带什么电?为什么?(1 )验电器 A,B 的金属箔张角不变,说明两验电器没有通过金属棒发生电荷的转移,所以验电器 B 带的是与 A 相同的正电荷(2 )验电器 A,B 的金属箔张角都减小为零,说明两带电体相接触后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是正负电荷中和现象,必定有电荷的转移由于验电器 A 原来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验电器 B 一定是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7.如图所示 A 验电器带负电荷,B 验电器不带电,当

3、用一个金属棒将这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时,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从 B 流向 A 8.验电器带有正电,物体 A 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这表明(B)A物体 A 原先带正电 B物体 A 原先带负电 C物体 A 原先不带电 D物体 A 原先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9.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此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A)A失去电子,带正电 B得到电子,带负电 C得到质子,带正电 D失去质子,带负电10.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把一个导体靠近验电器小球,结果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减小,这说明(D)A导体一定带正电 B导体一定带负电 C导体一定不带电 D导体

4、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11.甲、乙两个构造相同的验电器都带了正电,但甲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较大当用不带电的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A甲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乙验电器上 B乙验电器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甲验电器上 C甲验电器上的一部分质子转移到乙验电器上 D乙验电器上的一部分质子转移到甲验电器上12.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此时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D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闭合 D无法判断13.如图所示,使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

5、布情况的各图中,正确的是(B)A B C D14.把酒精灯的火焰靠近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稍微合拢了一些,这说明验电器的电荷减少了,其原因是(B)A电荷被火焰烧毁 B火焰使周围空气变成导体,电荷转移到空气中 C电荷转移到酒精灯上 D火焰产生相反的电荷与它们中和15.一个验电器由于带了负电而使金属箔张开了一定的角度若用一根不带电的绝缘金属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A)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6.甲、乙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等量的正、负电荷,用一根玻璃棒把甲、乙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D)A甲、乙两验电器发生电中和而不带电 B

6、甲带了更多的正电,乙不带电 C甲不带电,乙带更多的负电 D甲乙两验电器带电的情况没有发生改变17.两个验电器,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用一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分别连接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则(B)A自由电子由乙转移到甲,电流方向由乙向甲,甲的箔片张角减小 B自由电子由乙转移到甲,电流方向由甲向乙,甲的箔片张角减小 C自由电子由甲转移到乙,电流方向由甲向乙,乙的箔片张角增大 D原子核由甲转移到乙,电流方向由甲向乙,乙的箔片张角增大18.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B)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验电器先后都带

7、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19.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就会张开在这个过程中(B)A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 B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 C一部分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 D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同时一部分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20.有一不带电的验电器,当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它接触后,验电器带 正电,若再用另一带电体与之接触后,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张开,则这一带电体带 负电,验电器后来带 负电2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验电器将 得到(填“ 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 负电.22.有甲、乙两个不带电的

8、验电器,现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甲接触后,发现验电器甲上的金属箔张开,另取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则连接起来的瞬间(BC)A正电荷由甲到乙 B电流方向由甲到乙 C自由电荷由乙到甲 D电流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23.一个站在大地上的人,只用一个验电器,不用其他器具(A)A可判断不同带电体带电的多少 B可判断带电体带电的正或负 C可判断带电体的电阻大小 D以上各项都不能判断24. 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

9、正电(选填写“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 大于红外线(选填“大于” 或“小于” )25.当验电器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后,金属箔张开了一个角度现用一个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去靠近这个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其最终结果是(D)A金属箔张角变小 B金属箔张角变大 C金属箔张角变为零 D以上情形都可能发生26.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棒下端的两条金属箔便张开如图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说明:(1)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2) 用接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3)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7.两个验电器,它们的金属箔都是张开的,将它

10、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下列情况中不会出现的是: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A)A都变大 B都变小 C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 D都变为零(闭合) 28.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上不等量的异种电荷,现将它们的金属球用一根绝缘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则两验电器的金属箔(D)A张角一定都减小,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B张角一定都增大,且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增大,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D张角一定是有一个减小,且带上等量同种电荷 29.验电器的金属箔带上负电后张开,一个人拿着棒状物接触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球箔片全部闭合,这可能是因为棒状物()A带正电 B是导体 C不带电 D是绝缘体30

11、. 如图所示,A,B 为两验电器,A 带正电,B 带负电用一条金属棒将两验电器的金属棒接通的瞬间,实际发生定向移动的是 电子,方向是由 B 到 A,电流的方向是由 A 到 B31.当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地时,金属箔就闭合,这是因为(D)A金属箔中电子转移到大地 B金属箔中质子转移到大地 C大地上的原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大地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32. 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A 带电,B 不带电用导线通过灯泡把 A、B 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则(A)A导线中有电荷通过,B 张角变大 B导线中没有电荷通过,B 张角不变 C导线中有持续电流通过,灯泡发光 D导线中有持续电流通过,灯泡不发

12、光33. 如图,用导线把验电器与锌板相连接,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的现象是(BC)A有光子从锌板逸出 B有电子从锌板逸出 C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 D锌板带负电 34.有 A、B、C 三个带电体,已知 A 带正电,将 A、B、C 依次跟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的箔片第一次张开较小的角度,第二次箔片闭合后又张开,第三次角度变小,由此判断(D)AB 带负电,C 带负电 BB 正带电,C 带负电 CB 带正电,C 带正电 DB 带负电,C 带正电 35. 如图所示,验电器 A 与 B 的顶端各安装了一个上端开有小孔的金属圆筒,验电器 B 上的圆筒 C 带有正电荷,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

13、 E,在下列操作中能将 C 上的电荷尽量多的搬至 D 的是(C)A把 E 与筒 C 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 D 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 B把 E 与筒 C 的内壁接触后,再与筒 D 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 C把 E 与筒 C 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 D 的内壁接触,重复多次 D把 E 与筒 C 的外壁接触后,再与筒 D 的外壁接触,重复多次(注意空腔导体带电时分布在外表面)36.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 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 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 a 和金箔 b 的带电情况是(A)Aa、b 均带正电 Ba 、b 均带负电 Ca 带正电, b 带负电

14、 Da 带负电,b 带正电解:由于人和地球都是导体,用手指瞬间接触金属杆 c 时,人、地球和验电器构成一个整体,在带负电荷的橡胶棒的影响下发生静电感应,近端带正电;移开手指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不会再改变,故验电器带正电,再移开橡胶棒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不会再改变;故选 A37. 如图所示,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原来是张开的,现在让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照射到锌板,发现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同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张角变大,以上实验事实说明(A)A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验电器的铝箔原来带负电 C锌板上亮条纹是平行等宽度的 D若改用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照射锌板,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张角则一定

15、会变得更大解:A、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该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 A 正确;B、弧光灯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电子从锌板上飞出,锌板带上正电,铝箔张角变大,说明其原来带正电,故 B 错误;C、由于弧光灯发出的不是单色光,波长不同,因此锌板上亮条纹不是等宽度的,故 C 错误;D、红光不一定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故其夹角不一定会变得更大,故 D 错误故选 A38.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 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连通大地的导体) ,再移开手,这时(B)A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 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也带负电解: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 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由于感应会带上负电荷和金属箔由于感应会带上正电荷;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金属箔上的正电荷就会被人体导入大地,而金属球的负电荷被带正电的物体 A 吸引不会跑掉故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故选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