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6247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学背景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应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长期以来,一些教师总认为应用题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强调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训练,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很多学生具备了高超的解题技巧,却不会分析、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 案例描述(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我通过重组教材,引进生活中的数学,创设了“运动会”这一情境。多媒体呈现全县小学生运动会中运动员勇于拼搏和比赛结束后颁奖时激动人心的录像片段。师:这次运动会比赛中你们学校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生 1:我们学校取得的分数最多。生 2:我

2、们学校最棒!生 3:我们学校的分数遥遥领先。师:是啊,老师也觉得这次比赛你们学校棒极了,老师所在的光明小学成绩也不错。(注:借班上课的学生为非教师所在学校的学生。)边说边用多媒体呈现学习材料: 某某县(市)小学生运动会比赛情况师:根据向阳小学 90 分,光明小学 62 分,这两条信息,你们能提出有关于百分数的问题吗?小组合作,以最快的速度设计问题。几分钟后,各小组设计好了问题,争着要汇报:(1)向阳小学的分数是光明小学的得分数的百分之几?(2)光明小学的分数是向阳小学的得分数的百分之几?(3)向阳小学的分数比光明小学的得分数的多百分之几?(4)光明小学的分数比向阳小学的得分数的少百分之几?(5

3、)向阳小学的分数占向阳小学和光明小学的得分总和的百分之几?(6)光明小学的分数占光明小学和向阳小学的得分总和的百分之几?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提出了十几个问题,令听课老师也感到惊讶!(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我抓住“向阳小学的分数比光明小学的得分数的多百分之几?”和“光明小学的分数比向阳小学的得分数的少百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师:向阳小学的分数比光明小学的得分数的多百分之几是否就是光明小学的分数比向阳小学的得分数的少百分之几呢?生 1:应该是,如向阳小学比光明小学多 31 分,那么光明小学就比向阳小学少 31 分。 生 2:不是的,我们学过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和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

4、几分之几是不一样的。如四比五少五分之一,而五比四多四分之一。生 3:我也认为不是,因为这两个问题的单位“1”不一样。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那请你们小组内再讨论讨论。经学生讨论,都认为不一样,因为单位“1”不一样,解题方法也不一样。师:那你们尝试列式计算好吗?(三)、巩固、运用、拓展1、师:刚才我们比较了向阳小学与光明小学的比赛情况,其他学校能不能比,请你任意选出两个学校,仿照例题提出问题并列式。2、师:应用百分数知识可以分析生活中许多问题,现在我们来统计班里男、女生人数,并根据这些数据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三、案例解析“百分数的应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

5、内容。我通过重组教材创设“运动会”这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合与现实生活中。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的整合,强调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关注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我本着学生发展为教育理念,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价值取向上力求不仅仅局限于获得一般的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强应用意识,了解数学价值,体验“数学源于生活而应用于是生活的思想”。1、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特征,“用教材”才是现代教师应用的教学行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实践性的”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6、模型并进行解释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蕴藏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世界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中呈现的例题虽然也源于生活,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背景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大胆弃用例题而及时抓住刚刚闭幕的全县小学生运动会这一学生身边熟悉的,并以此为荣的情境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它就在我们身边。真正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开始,我播放颁奖时激动人心的录像,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渲染了气氛,提高了兴趣。接着,我用统计图的形式,抽取出有用的信息,变生活情境为学习问题。然

7、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从中选取有效的问题:“向阳小学的得分比光明小学多百分之几?”和“光明小学的得分数比向阳小学少百分之几?”来探究。2、“变单一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强调数学学习应当是“会学”而不是“学会”。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充分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学会学习方法。首先,我注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课中,我让学生合作设计问题,合作交流解题方法,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动、互评,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方法。其次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机会。课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通过学生的自己努力就能获取。因此,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去探索。3、 练习设计的改变练习设计让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所学校,根据它们的得分数提出类似问题并解答。改变了以往“就题解题”的联系形式,还让学生对本班男、女生人数进行统计,在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再解答。习题内容的生活化合练习选择的开放性,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正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