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376151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养成教育案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成教育案例:班级之星 刘兴起 案例背景:“以发展为本” 的理念核心是:尊重儿童,相信儿童,促进儿童主动学习。教师要从每个儿童身上找到其闪光点,继而因人施教,帮助每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富有个性地发展。在新理念的启示下,在班级里竞选“ 班级之星” 活动中,我以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人,为他们提供“ 敢想、敢做、敢说 ”的机会,帮助他们在竞选中增长自信,更让他们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案例 1、最乖的“班级之星”每周五下午,我班孩子要进行本周的“班级之星” 评选。经过孩子们讨论,大家总结出一套都认为客观、公平的竞选细则:一周内得到五角星最多的人,或者没有因为大错误被批

2、评过的人。在此条件下由学生提名并详细说明提名理由,然后大家进行投票表决。每周的“ 班级之星 ”有资格参选每月的 “班级之星” 月冠军。今天,由孩子们提名的“班级之星” 候选人有童海赫、梁悦琪、胡彪,经过第一轮投票后,童海赫被淘汰,梁悦琪和胡彪的票数相同。在第二轮投票时,不论投谁的票都需要说出具体的理由,投梁悦开春票的人说的理由全部都是“她很乖的 ”“很守纪律的”;投胡彪票的幼儿都说“ 他很聪明,很会动脑筋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胡彪获胜,仅仅多出一票。梁有些懊恼,但没说什么,倒是那些投童海赫票的同学很不服气,都在相互嘀咕:“从来不回答老师提问的人能当班级之星?”,“ 就是嘛,他从来不举手的”,

3、“可是她的选票真的是多一票啊”,“ 如果我可以投两票就好了 ”。投胡彪票的幼儿高兴得又说又笑,相互庆祝,胡彪依旧一言不发,也没有兴奋的表情。案例 2、牛影哭了又是一个周五,又到了评选“班级之星” 的日子。今天幼儿推举的候选人是牟冉和牛影,推选理由几乎相同,两人都是做事认真,动脑筋积极,本周得到很多次表扬。可能由于上周的落选,今天的牛影看上去十分紧张。开始投票了,牛影闭上了眼睛,双手抱着脑袋低着头,当宣布牟冉的得票是 9 票时,牛影抬起了头,因为他能算出,全班 22 人,除去被评选的两人,还剩下 20 人,牟冉得到 9 票,他就有获胜的希望了,很可能是 11 票。他睁大了眼睛静静地等待着小朋友一

4、个个数的数下去,最终宣布:“牛影 11 票” 时,牛影哭了,哭得很伤心。牟冉笑笑说:“没关系,我下次再争取,一定会赢的!”牛影哭着说:“我争取了一个星期了,这一个星期我告诉自己不要犯错误,这样就不会受批评了,我终于赢了,累死啦。”案例 3、拉票电话今天是周四,晚上 8:50 我的手机响了,是牛影的妈妈。她说:“明天应该是班级之星月冠军的评选日期,能否增加才艺表演,让牛影弹钢琴,帮助她竞选拉票,也让她得到锻炼,增加胆量。”我说:“竞选规则是学生当初定好的,我不能独自改动,你的建议很好,明天我向小朋友提出建议,看看能否在月冠军竞选时增加才艺表演,只要孩子们同意,就算承认了这条新规则。”牛影妈妈说:

5、“你们这么看重小孩子的意见啊?还要他们认可?”“这当然,他们是班级的小主人嘛,只要他们说的有道理,当然应该听他们的。何况迄今为止所有的班级之星都是孩子们自己选的,老师没插手。”“那如果孩子们评选出来的人不是老师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呢?你们也不作暗示?”“老实说,有几次选出的班级之星确实不能让我满意,但这反映了孩子的眼光,也反映出孩子的交往能力和人缘关系,细细琢磨会有答案的。当然,我们会在平时作好主流方向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哦,原来你们是这样的。案例分析:班级之星的评选,告诉了我许多平时不被自己重视的信息:1、 竞选活动的公平性让孩子自己当家作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评选规

6、则是他们自己制订的,他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更具有说服力;由他们自己选出的班级之星会在同伴中更有威信。2、 竞选活动的触动性从牛影的泪水中,我看到了孩子为成功付出的艰辛努力;从牟冉的笑容中我找到了可贵的豁达和自信;从家长的建议中我知道了评选过程不仅仅只是孩子在参与,评选结果也不仅仅只是孩子的荣誉;从“老迟到 ”的改变中我明白了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督促一个人。案例反思:第一次评选的结果至今让我难忘,选出了一位“最乖的” 孩子,这所谓的“乖 ”就代表好吗?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个讽刺小品:三名选手参加智力竞赛,两名积极竟答的选手被倒扣分数,在赛场上一言不发打瞌睡的选手最终获得冠军。被自己制订的规

7、则套住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老师。显然,最终的结果有些无可奈何,一部分孩子已经意识到了,作为教师,我们当然也已经意识到了。家长主动要求让孩子展示才艺以助拉票,其实家长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班级之星的名号,而是这位家长注意到了自己孩子的弱点,利用这种机会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好的契机,是一个锻炼人的舞台。虽然规则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商量制订的,但他们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却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这里面有师长们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更要有对正确是非观的正面的、积极的强化,这样才能制订出合理的、服众的规则,这就是“熏” 。其次,在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班级之

8、星” 的评选无疑是检验的标准,衡量的标尺。幼儿为了争取评上这个光荣称号,必须严格遵循各项好习惯的要求,告戒自己注意自身言行,形成这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在过程中受 “熏” 。策略:1、为鼓励更多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更多他们建立自信,班级之星的评选可以多设奖项,拟定设立“文明之星” 、“劳动之星”、“学习之星”、“才艺之星”等。2、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发现、学习同伴的长处,规范自己的言行。3、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帮助家长了解评选背后的教育目的,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态。养 成 教 育 案 例刘 兴 起 案例:李,男,主要表现: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

9、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做作业时,经常拖拉,就是写了也是应付了事。评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生活方式健康的表现,有利于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文明。反之,不良的习惯、恶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是品德不好表现,这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发展,也有害于社会的文明。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教师责无旁贷。采取措施:1、对于好动、经常违犯纪律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教师应该从他的优点引导,就是

10、肯定他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小李看到自己身上也有闪光点,也有潜在的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2、纠正中要坚持及时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上课时,多注意他,时不时跟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只要回答正确,就大力表扬,回答不对,也多鼓励,少批评。在这样的教育下,发现他一听到表扬,学习起来也带劲了。但由于现在已经是四年级了,训练的时间还不够长,在这个过程中仍有反复。但坚持下去,一定会看到他的进步。3、引导

11、李逐步扩大与人和睦相处的范围。要在孩子的意识中养成 “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观念,在与同学玩耍时要友好相待,要关心同学,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刘兴起 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习行为惯,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需要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案例:学生杨冉,刚升入三年级时以语文、数学两科 61 分的最差成绩冠以“后进生”头衔。他衣着不整,少言寡语,不合群,又不遵

12、守纪律,是班上的老大难。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评析:学习不认真,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他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采取措施:1 、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

13、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

14、手让其独立。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教育措施:在平日学习中,注重保护其积极性树立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多关心,让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舆论、荣誉感、凝聚力,对约束学生行为,激励学生进步,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有作用。 一次,杨冉同学课上突然呕吐住进了医院。在他住院的一个月中,全班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向他伸出了热情温暖之手。有的送作业,有的补课,有的捐钱帮他付药费,在他最需要支持之时,集体支持了他;在他软弱退缩的之时,集体给了他信心;在他最痛苦之

15、时,集体温暖了他;在他最困难之时,集体帮助了他。 案例反思:他开始热爱这个集体了,关心这个大家庭了。他变了,确实变了。杨冉同学在成功中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感受到同学们的友爱,这都为他上进的动力。经过努力与帮助,他无论在学习、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大进步,终于走出了问题生行列。如今,担任班中数学课代表的职务。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材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给予的不能只是指责和批评,更需要的是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认可,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充满爱心,让阳光撒满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养成教育案例刘兴起 细想一下,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习惯有待于养成,这些都需要教师

16、的正确引导与督促,让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节课中都能够做到不断引导,用我们的细心和智慧让他们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基。情景再现:语文课上,我们正在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环节,在我布置完朗读任务之后,大家都投入到忙碌的准备过程中。一会儿,朗读开始了,只见杨阳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着,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当他读完后,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她读得太好听了!真像可爱的小松鼠!接着班级里不约而同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又有学生说:“是啊,我们还没听够呢!”一时间学生的兴致大增,又有几位学生轮流展示了自己的朗读。站在一旁的我,惊讶之余更多的却是暗喜。 事件分析:随时评价小伙伴的朗读,是我在语文教课教学过程中,总结多年课堂教学经验而采用的学生互评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都是我自己来评价学生,然后就鼓励学生今后如何去更好的朗读。孩子们好像兴致不高,我觉得这种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