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3376237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知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知识培训2016年4月,主要内容:,一、职业病的定义和特点,二、法定职业病种类及待遇等,四、职业禁忌症定义,五、职业病预防对策,六、公司主要有害因素的危害及预 防措施,三、职业危害因素,一、职业病定义与特点 1、职业病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2、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 (2)群体发病; (3)疾病发生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 ; (4)很难治愈; (5)可以预防。,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二、法定职业病种类 1、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

2、布的。 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规定了10大类132种法定职业病:(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19种);(2)职业性皮肤病(9种);(3)职业性眼病(3种);(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4种);(5)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8)职业性传染病(5种);(9)职业性肿瘤(11种);(10)其他职业病(3种)。2007年至2012年我们职业病状况分布:,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2、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

3、的职业病待遇。 3、引发职业病的条件:有害物质的性质、作用人体的量(剂量、浓度、接触时间)、设备防护条件、个人健康状况。,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4.危害因素与职业病是因果关系,5.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与发病率关系,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三、职业危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关键因素)1化学因素 (1)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2)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物理因素 (1)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 噪声、振动。,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4)非电离辐

4、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职业危害因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二、职业危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关键因素)1化学因素 (1)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2) 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物理因素 (1) 异常

5、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 噪声、振动。,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四、职业禁忌证 劳动者原有的疾病或潜在的病症,容易因接触职业性因素而加重,或发生职业病或“工作相关疾病”,因而不宜从事某种作业,这监测类别某些机体异常功能状态或疾病称为职业禁忌证。如神经精神疾病患者

6、不宜从事锰作业,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不能从事钒作业。 职工在参加工作(上岗)前应进行健康检查,目的是确定有无该岗位的职业禁忌症,是否适合该工种工作。在工作岗位变动或长期病假复工前,也应进行健康筛检。从事某项工作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体检,与上岗前体检资料作比较,藉以评价有无职业危害的损伤。对有职业禁忌证的职工,应按规定不得上岗工作。对在岗职工,一旦发现职业禁忌证,应及时调离,改作其他工作。对已经治愈的职业禁忌证职工,则可从事原工作。,SMIC http:/ 千住金属(惠州)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找出危害 评估风险 订出措施 措施实施 监察管理,五、职业病预防对策,六

7、、公司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1、粉尘;2、噪声;3、高温;4、铅烟;5、煤油(苯类、正乙烷);6、酸雾(盐酸、硝酸)。,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一)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病。 尘肺属法定职业病,必须经国家指定机构诊断才有效。 尘肺是流行范围最广、严重危害接尘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资料,印度尘肺患病率为55,拉美国家37,美国100多万接尘工人中约10万人可能患尘肺。我国接尘工人超过600万,累计检出尘肺病人达558624例,已死亡1

8、33226例,病死率为2390,现存活425392例;另外,有可疑尘肺者60多万,每年新发生尘肺病人152万例。尘肺人数占我国职业病总病例数的7955,由尘肺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工伤死亡数。,SMIC http:/ 千住金属(惠州)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确认能引起尘肺的粉尘有矽尘、矽酸盐尘(如石棉尘、云母尘、滑石尘等)、炭粉尘(如煤尘、碳黑尘、石墨尘、活性炭尘等)、金属尘(如铝尘)。 矽尘(游离sio210%)是生物学活性最强,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能引起接触粉尘的职工患矽肺。 法定尘肺还包括电焊工尘肺,不包括木工尘肺。,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取

9、决于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愈高,对人体危害愈大。同一种粉尘,浓度愈高,对人体危害愈严重。另外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还与其被粉碎的程度即分散度有关,粒径较小和颗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愈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危害也就愈大。粉尘的硬度和溶解度。 尘肺临床表现 尘肺的临床表现与尘肺病变程度及是否有合并症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咯痰、胸疼、气短、心悸,亦可有咯血、乏力等。单纯期尘肺患者常无明显症状。期患者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端坐呼吸等。,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尘肺的主要并发症 尘肺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尘肺的并发症使病情加重,

10、影响预后。尘肺患者易感染结核尘肺结核并发率随着尘肺病情进展,合并结核的比例明显升高,期为1760,期达3707。尘肺和结核二者的病变相互促进。加之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较单纯肺结核差,是尘肺死亡的主要原因 。 对已经脱尘作业的工人,还应定期体检,以及早发现异常。,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公司接触的粉尘岗位主要为金属粉尘我公司的粉尘岗位的检测结果 锡膏车间: 检测时间: 2015.07.24 检测标准:依据GBZ/T192.1-2007 PC-TWA8mg/m3检测结果:TWA检测最大为0.27mg/m3 符合GBZ2.1-2007标准,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尘肺预防 尘肺的病因明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

11、防的关键是控制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具体措施是:1.依法治理:工程设计真正做到“三同时”,对原有的设备应按要求进行改造,使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加强卫生监督是做好防尘工作的保证。2.个体防护 :在工程技术措施无法消尘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个体防护,减少粉尘的影响。 3.健康监护:就业前的体检亦是预防的重要内容,不准有粉尘作业禁忌证的人从事粉尘作业。粉尘作业禁忌证: 活动性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影响肺功能的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二)噪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生产性噪声可分为: (1)机械性噪声,是由机械的撞击、磨擦和转动而产生的,如织

12、布机、球磨机、电锯、锻锤等产生的噪声;(本公司的噪声岗位主要是机械噪声) (2)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气流的扰动而产生的,如鼓风机、汽笛、喷射器等产生的噪声; (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如发电机,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一)特异作用:噪声可以造成人体暂时性听阈(yu)位移和持久性听力损伤(听阈位移)。长期接触85dB(A)以上的噪声,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耳聋。听力损失在初期为高频段听力下降,不妨碍日常会话和交谈;如连续接触高噪声,病情将进一步发展,语言频段的听力开始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即影响听清谈话。当出现了耳聋

13、的现象时,已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变,而超过100dB(A)时,将有近一半的人耳聋。 例:某23岁纺织厂女挡车工。近两个月来,感觉耳鸣,听力下降。听力测定发现听阈提高16dB(两耳)。下班后十几个小时听力才能恢复。此种现象即为暂时性听阈位移。,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二)非特异作用 1.神经系统:长期影响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头痛、惊慌、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神经过敏,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引起神经官能症。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心率加快,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血管痉挛、冠心病等。噪声会加速人们心肌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 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14、功能紊乱,消化道溃疡患病率增高。 4.其它系统:(1)内分泌系统紊乱等。(2)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损伤现象。(3)致癌: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麻痹状态。 5.对心理方面的影响:70dB(A) 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当噪声高于90分贝时,交谈和思维几乎不能进行,它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我公司的噪声岗位的检测结果 伸线岗位检测项目:噪声强度检测时间:2015.07.24检测标准:依据GBZ2.2-2007 dB(A)85(8h)/班检测结果:检测最大为 86.8 dB(A) 8h/班 超出GBZ/T189.8-2007标准押出岗位检测时间:2015.07.24检测标准:依据GBZ2.2-2007 dB(A)85(8h)/班检测结果:检测最大为 83.9 dB(A) 8h/班 符合GBZ/T89.8-2007标准,需作相关防护。,职业健康及劳动保护,噪声性耳聋的预防 对噪声性耳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早期进行听力保护,加强预防措施,至为重要。 (一)防治噪声,1.吸声;2.隔声;3.消声;4.隔振 ;5. 减少生活性噪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提高人体对噪声的耐受力。 (二)个体防护 耳塞的隔声效果可达2035dB;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