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376137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1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掌握地球深部构造、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

2、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构造、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矿产资源勘察等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一般知识;4了解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5了解国家科技、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四、主干学科、学位课

3、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物理学。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积变、矢量分析与场论、计算方法、C 语言程序设计、地球物理学原理、勘探地震学、地球科学概论、构造地质学、岩石物理学、弹性力学、地球物理反演方法、计算机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等。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实习、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地震解释实验、地震资料处理实验、地球物理野外实习、毕业设计等。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 178

4、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 117 学分,实践教学 28 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 10 学分)33 学分。课外学分 10 学分。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162七、地球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一)必修课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学时类型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课程类别课 程编 码 课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w)理论实验上机考核方式 17 17 18 16 17 19 15 4开 课单 位021001 形势与政策 A 2 (20) (20) T 政法学院021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48 E 3 政法学院021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

5、原理概论 3 48 48 E 3 政法学院161001 计算机基础 4 68 40 28 E 3 计科学院262001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与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1 20 20 T 2 一工部051001 大学英语 A 12 192 192 E 6 6 一工部 051049 大学英语 A 听力 4 64 64 E 2 2 一工部 071024 高等数学 A 12.5 200 200 E 6 6 一工部031001 体育 6 120 120 E 2 2 2 2 体育学院02103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64 64 (32) E 4 政法学院02107

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E 2 政法学院041067 人文素质教育 1.5 30 30 T 2 文学院041067 大学英语(含听力)C (6) (90) (90) E (4) (4) 外语学院公共基础课061260 大学艺术 1 20 20 T 2 艺术学院071013 线性代数 2.5 40 40 E 3 数学学院071026 复变、积变、矢量分析与场论 3 48 48 E 4 数学学院121001 C 语言程序设计 3.5 56 46 10 E 4 地物学院081018 大学物理 A 8 120 120 E 4 4 物理学院081017 物理实验 C 5 80 80 E 3

7、 3 物理学院071006 概率统计 3 48 48 E 4 数学学院121002 计算方法 2.5 40 30 10 E 3 地物学院121005 数学物理方程 2.5 40 40 E 6/ 地物学院121020 信号分析与处理 4 64 58 6 E 4 地物学院学科基础课121021 弹性波动力学 3.5 56 56 E 4 地物学院131001 地球科学概论 3 48 36 12 E 4 地科学院131032 构造地质学 3.5 56 40 16 E 4 地科学院121024 地球物理学原理(双语) 4.5 72 72 E 6 地物学院071027 地球物理场论 4 64 64 E 6

8、 地物学院121023 岩石物理学 3 48 48 E 3 地物学院121025 勘探地震学 4 64 64 E 4 地物学院121019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3 48 40 8 E 6 地物学院121029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2 32 32 E 4/ 地物学院专业核心课理论必修课合计 120.5 1930 1760 122 48 27 24 24 25 20 13 2 军事理论与军训 2 2W T 2 学工处社会实践 2 2W T 2 地物学院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 2W T 2 地物学院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实习 2 2W T 2 地科学院地球物理野外实习 4 4W T 4 地物学院地震解

9、释实验 2 2W T 2 地物学院地震资料处理实验 2 2W T 2 地物学院毕业论文 12 13W T 13 地物学院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合计 28 29W 2 2 4 4 4 13油田企业考察 3W T 3 地物学院测井资料综合解释软件培训 3W T 3 地物学院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与解释软件培训 3W T 3 地科学院Geoscope 软件培训 3W T 3 地科学院产学研教育 美国贝克阿特拉斯 eXpress 软件培训 4W T 2 2 地物学院注:1课程考核方式:E 表示考试,T 表示考查。x/ 表示上半学期开课;/x 表示下半学期开课。2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容只要求参加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学生参

10、加。163(二)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须修满 33 分。学生应在下列专业选修课程中修满 23分;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由学校提供。开 课 学 期 及 周 学 时学时类型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秋 春 秋 春 秋 春 秋 春课程类别课 程编 码 课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 理论 实验 上机考核方式 17 17 18 16 17 19 15 4开 课单 位122044 Fortran 语言程序设计 2.5 50 40 10 T 6/ 地物学院12200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 40 30 10 T /6 地物学院121030 地球物理测井 3 60 60 T 4 地物学院1220

11、28 油藏地球物理 2.5 50 50 T 6 地物学院052015 科技英语 3 60 60 T 2 2 外语学院122009 测井资料地质解释 1.5 30 30 T 6/ 地物学院122032 地震勘探仪器 2 40 40 T 4/ 地物学院122014 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 2.5 50 30 20 T 4 城建学院122020 流体力学 2.5 50 50 T 4 油工学院122018 石油地质学 2 40 40 T /4 地物学院252001 文献检索与利用 1 20 20 T /4 图书馆132048 灾害地质学 2 40 40 T 4/ 地物学院122025 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

12、 2.5 50 50 T 4/ 地物学院122026 专业英语 2 40 40 T 4 地物学院122027 工程地球物理学 2.5 50 50 T 4 地物学院122024 海洋地球物理 2.5 50 50 T /6 地物学院122021 地球物理新方法 1.5 30 30 T 8/ 地物学院122041 环境地球物理学 1.5 30 30 T 8/ 地物学院专业选修课合 计(18 门) 39 780 740 20 20八、第二课堂活动本专业增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名 称 课 外 学 分学科介绍及专业思想教育 1大学生科研活动 1“地球物理学进展” 学术讲座 1教授博士讲坛 1九、教学进程安排

13、表教学安排 周次学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理论教学周数一 17二 S S 17三 18四 J J D D 16五 17六 Y Y Y Y 19七 Z Z E E 15八 4符号说明:理论教学; 假期; 复习考试; 毕业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S 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D 普通地质与构造地质实习;J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Y 地球物理野外实习;Z 地震解释实验;E 地震资料处理实验。第一学期:9 月 12 日报到、注册,9 月 312 日“入学教育”、 “军事

14、理论与军训” ,9 月 14 日开课。161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物探方向)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应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石油勘探、工程勘察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资源勘查及工程勘察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开发的

15、初步能力。本专业目前侧重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地质方面的基础知识;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专业文献,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用现代常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3掌握应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地震、重力、磁法、电法、测井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掌握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方法;了解本学科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5具有常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施工及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6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工程勘察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7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