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60510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1915 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看拉萨尔的赫拉克利特一书第 3 篇(论认识)开头所引的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 ),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 形而上学中经常为此绞尽脑汁,并跟赫拉克利特即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作斗争)。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对于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常(例如在普列汉诺夫那里)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 :对立面的同一被当作实例的总和“例如种子” ;“例如原始共产主义” 。恩格斯也这样做过。

2、但这是“为了通俗化” ,而不是当作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 )。在数学中,+和-,微分和积分。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在物理学中,正电和负电。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 ”,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 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

3、上常见的?) 发展(进化) 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上帝、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按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 、 “渐进过程的中断” 、 “向对立面的转化” 、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 )是有条件的、暂时

4、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注意:顺便说一下,主观主义 (怀疑论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 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总和中、从这个社会的开

5、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 )。 任何一个命题开始,如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等等。在这里(正如黑格尔天才地指出过的 )就已经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 (参看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施韦格勒译,第 2 卷第 40 页,第 3 篇第 4 章第 89 节:“因为当然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房屋。 ”“, , ,KG-*2 , .”)。这就是说,对立面 (个别跟一般相对立 )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 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

6、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过渡而与另一类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 )相联系,如此等等。这里已经有自然界的必然性、客观联系等概念的因素、胚芽了。这里已经有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因为我们在说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这是树叶等等时,就把许多特征作为偶然的东西抛掉,把本质和现象分开,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可见,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很像在一个“单位”(“细胞”) 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胚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 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

7、的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化、相互联系。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 “方面”(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不论是黑格尔(见逻辑学 ),不论是自然科学中现代的 “认识论者” 、折中主义者、黑格尔主义的敌人(他不懂黑格尔主义 !)保尔福尔克曼(参看他的认识论原理第页)都把认识看作一串圆圈。“ 圆圈”:是否一定要以人物的年代先后为顺序呢?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 ) 黑格尔费尔巴哈 马克思。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

8、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 ,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berschwengliches( 狄慈根) 发展(膨胀、扩大)为 注意 这个 警句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唯心主义就是僧侣主义。这是对的。但(“更确切些”和“除此而外”)哲学唯心主义是经过人的无限复杂的(

9、辩证的)认识的一个成分而通向僧侣主义的道路。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 ,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 (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 )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 。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

10、朵无实花。选自 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56560 页。导读: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 1915 年,编入哲学笔记和列宁全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 2 版)。它是列宁研究辩证法的总结 。它深刻地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明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诡辩论的对立,剖析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本书论述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首先,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其次,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

11、律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反映,而不是实例的总和;对立统一规律既是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是认识规律。再次,列宁指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根本对立的标志。最后,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钥匙。第二,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列宁指出, 资本论的方法既是矛盾分析方法,又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再到理性具体的方法。马克思的方法既符合事物的辩证法,也符合人的认识的辩证性质,既是客观辩证法,又是主观辩证法。其次,列宁指出,在任何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中,在任何一个命题中,都可以发现辩证法

12、一切要素的萌芽。例如, “树叶是绿的” 、 “伊万是人” 、 “哈巴狗是狗” ,这里已经包含了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而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关系正是一种辩证关系。再次,列宁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认识辩证法是事物客观辩证法的观念形态,所以,认识论所揭示的认识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一致的;辩证法既是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辩证法,又是人的认识活动规律的主观辩证法。因此,“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认识过程是近似于一串圆圈或螺旋的曲线。圆圈思想也就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它是由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辩证法大师黑格尔首先揭示出来的。列宁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

13、认识圆圈的思想,并以此概括说明哲学发展的辩证性质。列宁概括了哲学史上的四大圆圈。第一个圆圈:从德谟克利特到柏拉图再到赫拉克利特,即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否定了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又是对柏拉图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否定;第二个圆圈:从笛卡儿到伽桑狄再到斯宾诺莎,即笛卡儿的二元论、怀疑论、唯心主义唯理论被伽桑狄的机械唯物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经验论所否定,而斯宾诺莎又扬弃了前二者,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论与唯理论相结合,达到了否定之否定;第三个圆圈:从霍尔巴赫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到黑格尔,在这个圆圈中,霍尔巴赫的机械唯物主义被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所取代,而贝克

14、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又被休谟的不可知论所取代。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的存在,又认为“自在之物”不可知,试图调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矛盾,扬弃了休谟的不可知论和感觉论。最后,在黑格尔哲学中,一方面是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可知论,另一方面又把辩证法和唯心主义唯理论推向高峰,因而是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辩证法对机械论、唯理论对经验论、可知论对不可知论的否定。黑格尔哲学既是第三个圆圈的结尾,又是第四个圆圈的开端;第四个圆圈: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再到马克思,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

15、权威,但他没有克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又是对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第四,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由于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因而不能揭示唯心主义的根源并克服它,而只能简单地斥之为“胡说” 。而辩证唯物主义则认为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存在是有其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的。从认识的结构上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就认识过程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变成独立完

16、整的直线而产生的。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违背,所以,它们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使之成为统治人民的精神鸦片。因此,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宣扬、推崇唯心主义,把它法定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阶级根源。唯心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产物,是生长在人类认识大树上的精神花朵。因为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由无知到知、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转化为现实,所以它是“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 。但是,由于唯心主义是对世界虚幻的、颠倒的、错误的反映,所以,它是生长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