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76229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业资格考试]思修题(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选题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 )为主要内容的教育。A.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B.道德观C.法制观 D.以上三点都是这一内容2.大学与中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学习上的变化 B.生活上的变化 C.人际交往变化 D.心理适应的变化3.迈进大学校门,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结交新朋友 B.了解新环境 C.适应新生活 D. 学会赶时髦4.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 )比以往更显得重要的紧迫。A.政治修养 B. 思想道德修养 C. 文化修养 D.哲学修养 5. 现代人才综合素

2、质的灵魂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B.人才的文化素质 C.人才的心理素质 D. 人才的专业素质6.当代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专业化、创新型的社会主义人才7.( )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是推动成才和思想修养的根本动力。A. 理想 B.信念 C. 实践 D.政治理论8.( )是主导,是社会主义大学生的本质特征,他决定着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方向和成败。.文化教育 .德育 .心理素质教育 .体育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

3、生在求学路上要(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10.独立生活意识是指( )。 A.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 B. 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C. 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D.天马行空独往独来11.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的知识,力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是大学生( )的体现。A.学习能力 B. 竞争能力 C.活动能力 D. 创新能力12.对当代大学生活来说,所谓使命,是指( )。A.奉命出行 B.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C.执行任务 D.行使权力履行义务13.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一超独霸 B. “多极化” C.单边主义 D 两极格局形成14.我国的发展还

4、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也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A.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B.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C.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D.以上三者都面临1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智、体、美是缺一不可的,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16.当代大学生在确立成才目标的时候,必须明确( ) 是人才素质的灵魂。A.德 B.智 C.体 D.美17.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是( )A.德才兼备 B.理想远大 C.言行一致 D.追求真理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

5、辱观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1.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 )A.悠久历史 B.民族文化 C.勤劳勇敢 D.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22.( )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A.改革创新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艰苦奋斗23.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改革创新

6、B.爱国主义 C.追求和平 D.团结统一2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要求。A.共产党员 B.大学生 C.每个公民 D.先进分子25.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共产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答案:1.D 2.D 3.C 4.B 5.A 6.C 7.C 8.B 9.A 10.B 11.D 12.B 13.B 14.D 15.A 16.A 17.C 18.A 19.D 20.C 21.D 22.A 23.B 24.C 25.D二、多选题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

7、立正确( )的一门课程。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法制观 E.道德观2.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那些显著的变化( )。A.学习要求的变化 B.生活环境的变化 C.社会活动的变化 D.物质消费水平 3.大学生活特点表现在(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B.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C.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D.大学有浓厚的成才氛围 E.大学有较大的操场4.大学生应树立( )学习的理念。A.自主 B.全面 C.创新 D.终身 5.培养优良的学风,应在( )上下工夫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6.当代大学生崭新形象的必备要素 ( )。A.谦虚谨慎,虚心好学 B.追求真理,善

8、于创新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D.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E.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7.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E.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8.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 )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A.思想道德素质 B.法律素质 C.专业素质 D.心理素质 9.人的基本素质指的是( )A.思想道德素质 B.专业素质 C.心理素质 D.法律素质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 )A.科学性 B.时代性 C.民族性 D

9、.开放性答案:1.ABCDE 2.ABC 3.ABCD 4.ABCD 5.ABCD6.BCE 7.ABCD 8.AB 9.AD 10.ABCD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与空想、梦想的不同就在于它强调了社会( )A.认识 B.理性 C.实践 D.实际2. 因为理想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所以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是( )A.永恒不变的 B.发展变化的 C.相对变化的 D.偶尔变化的3.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 )现实。A.超越 B.忠于 C.反映 D.回归4. 正因为理想来源于社会,所以理想是( )A.纯洁的

10、、单一的 B.现实的、实践的 C.可为的、可行的 D.多方面的、多类型的5.理想是人们社会实践的起点和归宿,人们的社会实践受理想指导和约束,这说明理想是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观点。A.方法论 B.世界观 C.人生观 D.指导思想6.信念和理想的区别是( )A.不同的精神现象 B.认知和情感的不同C.长期和短期的差别 D.有无社会实践的差别7.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坚贞不渝,百折不挠,这说明了信念的()A.执著性 B.可靠性 C.可信性 D.重要性8.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是信念的前提,信念是理想的保障,这说明了这两者之间是( )A.如影相随,相互依存的 B.分阶段,分层次的C.相互替代,共同发

11、展的 D.同等重要,彼此不分的。9.信念和信仰有科学和荒谬之分,是因为它们( )A.一个来自心灵的净化,一个来自心灵的虚伪B.一个来自科学的理想,一个仅来自于不切实际的盲目崇拜C.心理活动没有把握好D.把信念或信仰的接线弄错了10.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

12、情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12.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 )A.虚幻性 B.抽象性 C.现实性 D.狭隘性13.“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

13、理想信念结合起来14.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15.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16.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 )的。A.伟大的 B.崇高的 C.科学的 D.战无不胜的17.理想的实现是一个( )A.过程 B.结果 C.开始 D.终结18.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 )A.总结经验 .提

14、高信心 .坚定信念 .一时难以说清楚19.只要国家还存在,爱国主义就存在,说明了(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爱国主义是超越历史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仍然存在着爱国主义D.爱国主义有历史性20.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因为( )A.祖国山河无限美 B.一方山水养一方人C.爱国主义的超民族性 D.爱国主义是深厚的感情2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D.爱自己的国家22.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的是( )A.文化传统 B.爱国传统 C.思想传统 D.历史传统 23.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的是( )A.西欧文明

15、 B.印度文明 C.中华文明 D.南美文明24.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 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 )A.强大国防 B.强大外交 C.爱国主义 D.强大的经济实力2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保卫祖国,抵抗, , 侵略 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2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骨肉同胞的热爱上 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C.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上

16、D.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上28.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一些观念,其中不包括(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C.顺应经济全球化,适时改变爱国主义立场 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2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30、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淡泊名利 D.务求实效31.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C.时代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D.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32.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A.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B.维护国家文化利益C.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维护国家政治利益33.真正的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