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注意事项3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75592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工作注意事项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找工作注意事项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找工作注意事项3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找工作注意事项3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找工作注意事项3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工作注意事项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工作注意事项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求职者对待薪资的几种心态:(一)求职者认为公司有自己的薪酬标准,公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确定出合理的薪酬水平。 (二)求职者急于找工作,不敢提出过高的薪资要求,只要不低于自己过去的水平就可以。 (三)求职者“骑马找马”,完全寄希望于工资的增长,把工资期望提的很高,即使不成也无所谓。 二、企业是如何给员工定薪的?(一)企业有明确的岗位薪资范围。公司定薪时根据应聘者的学历、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工资相差幅度不大。 (二)企业没有明确的岗位薪资标准,但每个岗位会有一个薪酬范围。公司定薪时参照原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市场工资水平,企业支付能力,以及应聘者的个人期望等,因此灵活性

2、比较大。 (三)企业没有明确的岗位薪资标准,完全靠劳资双方谈判定薪。当然不是员工要多高给多高,而是员工要多低就给多低。 三、应聘时求职者需要知悉的内容:(一)详细了解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一个岗位的薪资水平是和任职人所承担的责任相对应的。同样的职位名称(比如策划总监)在不同的公司定位又是不一样的。 因此只有详细了解该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在组织结构中的位置,才可以判断这个岗位的薪资水平。 (二)了解同行业同岗位的薪资水平。应聘者需要了解同行业中至少三家公司的薪资水平,这样才会知己知彼,确定一个合适的可接受的薪资范围。小黄向前任人事经理寻问行业工资水平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有时也可以通过面试得到薪资

3、信息。(三)提出的薪资水平要和岗位相对称。如果你应聘的是初级岗位(比如前台、秘书、司机等),那么各公司之间的薪资水平差距不大。该群体供大于求,在薪资谈判时应聘者主动权不大。过高的薪资还可能会使你失去这个职位。 如果你应聘的职位是中高级管理岗位,你提的薪资期望要和岗位相对称,如果过低,则意味着你不具备这一岗位的任职条件,同样不能应聘成功。 小黄提出的薪资期望不高,是房地产行业策划经理的水平。即使他的职位名称叫“总监”,其实也还是“经理”。 (四)岗位薪资与行业水平和企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你所服务的行业决定着你的薪资水平。比如在物业管理、安保服务、经纪公司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里,行业利润率低,薪酬水

4、平也比较低。 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小,正处于初创阶段,也同样不能提供高水平的薪资待遇。即使企业急于用人,暂时满足了应聘者的要求,但是时间不长,也会因公司提供不了相应的工作平台而不欢而散。 (五)高工资带来高压力和高风险。在民营企业,当老板付给你高工资后,相应会带来更高的期望。在一些企业里,老板还会缩减你下属的编制,让你一人多兼,“总监”变成“总兼”。 高工资还会带来高风险,一旦经理人与企业老板的期望相差甚远,高成本的经理人只得闪电离职。因此工资并非越高越好。 四、谈薪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一) 坦率地说出自己薪资要求,同时又留有余地。(二) 确定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三) 有无试用期,试用期的

5、工资如何发放。(四) 薪资是如何构成的?除工资之外,有无交通补助、通讯补助、午餐补助等。(五) 有无绩效工资?年终奖是如何发放的。 (六) 有无社会保险(五险一金),有无补充医疗保险。(七) 有无年假,是如何规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薪酬因素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谈薪资时还要综合考虑工作环境、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等其他因素。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盲目追求高工资,会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曲折。企业招聘经理经常有这样一种感受:当应聘者顺利通过初试、复试直至终试,似乎马上看到开花结果,心里的大石也落地了。诸不知,跑百米半九十,最艰难的拉锯战往往在下一阶段薪酬谈判,处理不好可能前功尽弃。

6、薪酬谈判是招聘的临门一脚,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举。当应聘者一路顺利晋级,到最后阶段其期望值也被抬升至最高,往往开出高薪,把招聘经理推到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一方面怕煮熟了的鸭子又飞了,另一方面 其薪酬要求是企业难以满足的。如果打破企业的薪酬体系,又会造成内部不平衡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如果多次发生就会对企业内部管理造成冲击,招聘经理该如何 应对?一、突破观念误区过多考虑与迁就应聘者的心理与情绪,这是薪酬谈判的首要误区。害怕应聘者不高兴而自动放弃,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这样的应聘者是很不成熟的,不值得 可惜。自始至终,招聘经理都要贯穿一个最重要目标,就是按照公司的薪酬体系把人才招聘进来。而不是以应聘者

7、满意的薪酬把人招进来。有些招聘经理把应聘者当 作顾客,这种观念在薪酬谈判中并不合适,因为顾客是永远不会满意的。相反,让应聘者认识到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原则更为重要,重才而不迁才,明确告知应聘者哪 些事情是企业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不能满足的,这样才能确保人才真正融入企业,能认可企业的管理机制,而非企业管理机制因个人而改变。薪酬谈判不是薪酬商量,而是按照公司薪酬体系主动影响应聘者。因此,招聘经理一定要坚持企业薪酬的底线,不要轻易改变立场,更不能随意改变自身薪酬体 系,因为公司要招聘的是合适的人才,这种合适包括薪酬的合适。即使需要调整,也是在核心部分不变动的情况下,对非核心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灵活,招聘经理

8、必 须维护薪酬体系的相对刚性与稳定性。因此,招聘经理要把自己当成甲方的角色,掌握主动权,而不要变成乙方的角色,让对方轻易影响自身对薪酬的判定,一旦出 现这种局面,就是失败谈薪的开始。二、成功谈薪四步曲(一)“压”就是适当给予应聘者心理压力,降低其心理期望,让对方务实理性的看待薪酬。这个阶段摸清楚对方的薪酬底线非常重要。在招聘过程中,经常出现招聘经理被 应聘者提供的原公司高薪唬住的现象,其实薪酬谈判过程中的都是信息不对称的,90%以上的应聘者在提出薪酬时都会有上浮或夸大的成分,所以招聘经理要敢于 质疑其薪酬信息的真实性。这是一场微妙的信息与心理搏弈过程,谁掌握了更多信息,就获得更多的心理主动权。

9、1、招聘前期介入谈薪。在初试阶段就渗透薪酬谈判的意识,逐渐了解对方薪酬情况与心理底线,甚至进行初期谈判。因为初试时应聘者竞争对手众多,其更加 关注公司的整体实力与工作平台,为了获得“入场券”,他不会把薪酬抬得太高,而愿意作出一定的让步。招聘经理在这个阶段可以尽快“锁定”对方薪酬,避免其 在后面故意“抬升”薪酬,因此,把薪酬谈判的“战线”前移,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另外,在初试时可以告知应聘者其原公司有员工在本企业任职(即企业可以 随时做薪酬调查),也可避免应聘者漫天开价;企业还可以让应聘者提供原公司收入证明,比如工资条等。以上几种方式都可以给对方一个心理预警与暗示。2、拆分原薪酬结构。当应聘者

10、提出高薪时,具体拆分其薪酬结构可以分析出更多的信息。一般来说,从较高的年薪拆分出来的固定薪酬并不一定也很高,因为 相当一部分是浮动薪酬或预期收益;而固定部分是候选人支持日常生活所需的部分,从理论上讲这是应聘者能够接受的最底线。招聘经理一定要全面了解应聘者的收 入情况,仔细询问其固定薪酬、绩效薪酬(月、季、年度)、奖金与提成、津贴补助、期权股权、福利等,另外还要问清楚薪酬是税前还是税后的。要重点关注应聘 者确定可以获得的薪酬,因为这代表了其安全性需求,对于不确定部分作为第二步考虑的,这是激励性部分,企业可以考虑用多种方式去满足。3、告知定薪原则。有的应聘者认为企业是可以依据他们提供的原薪酬与期望

11、薪酬来定薪,存在很大的灵活性,由此常常认为企业一定会支付等于或大于原薪酬 的结论。这时候,招聘经理需要明确告知应聘者,定薪必须遵循公司的薪酬体系,企业在考虑外部竞争力的同时,也会考虑内部薪酬平衡;原薪酬可作为参考,但绝 对不是唯一依据;公司的薪酬体系是在严谨的薪酬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4、弱化应聘者重要性。强调公司很多候选人在竞争该职位,公司正在比较与衡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应聘者谈判筹码。(二)“拉”如果说是“压”是为了“避短”,“拉”就是为了“扬长”,即突出公司的卖点,弱化应聘者对薪酬的关注度。1、展现“全面薪酬”很多招聘经理在薪酬谈判时只为谈薪而谈薪,涉及的内容只与薪酬相关,这其实是很不明智

12、的,因为会让应聘者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薪酬上,而企业的很多核心 价值点没有被发掘与认识。人才职业转换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司品牌、工作平台、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招聘经理要提炼出企业尽量多的卖点,逐步展 现给应聘者,增强其对企业的信心,提升整体的吸引力。这种吸引点越多,在薪酬谈判天平上的筹码就越多。比如:公司的规模与品牌、管理体系、工作挑战性、工 作权限、工作环境、福利保障等人才选择一个企业是综合评分的结果,以上这些项目都是可能的得分点。2、描绘发展期望告知对方在企业可获得的发展前景,比如职业发展通道、薪酬提升等,可以举内部员工的实际例子来说明,引导应聘者往前看。有些招聘经理认为这些话是务

13、虚 的,不需要提及,但正是这些东西反映了应聘者的潜在需求,会增强其心理保险系数,帮助其做出决策。招聘经理是应聘者了解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窗 口,因此,他需要将公司的管理机制(特别在用人方面)的优势与特点传达给应聘者。招聘经理首先要对公司有信心,应聘者才会对公司有信心,比如你相信公司给 应聘者的薪酬是合理的,给应聘者的平台是不错的,应聘者也会相信这一点。3、抓住需求点,强力影响每位应聘者所看重的因素都是不一样的,薪酬谈判就要抓住对方最关注的需求点(薄弱点)进行重点说服,这往往能够打开谈判胜利之门。那么如何识别应聘者 的需求点呢?一方面可以从其离职原因来分析,这就是他在原公司不能得到满足的

14、部分,在面试时可以问对方对原公司最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薪酬福利、工作稳定 性、锻炼机会、工作权限、团队氛围、工作时间与地点、是否加班,甚至试用期长短等,都可能是应聘者所关注的。另外应聘者的主动提问也是其关心之处,抓住这 些需求点施加影响,作出适当的吸引举措是很有效的。比如有人很关注试用期的时间与薪酬,就可以采取缩短试用期、试用薪酬与转正薪酬等同等方式,这很可能就 赢得了人才的信任与青睐。(三)“靠”“靠”就是根据应聘者心理状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用情感打动他。人都是情感的动物,因此在谈判过程中要软硬兼施,特别是在薪酬谈判进入僵局或应聘者犹豫不定的时候,感性的说服可能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比如关心

15、对方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关注对方生活需要稳定,关注对方经济压力较大,关注对方家庭离工作地点较远等招聘经理主动去帮助应聘者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对方从情感上就会偏向你所在的企业。(四)“隐”这是一个薪酬告知的技巧,在告知方式上很值得注意。笔者看过一个招聘经理在薪酬谈判时放了一个计算器在身旁,不但告诉对方年薪,还帮对方很详细的计算 了其每月税前、税后可以拿到的固定薪酬与每季度的奖金,结果一算出来,应聘者在直观上就觉得薪酬太低,当下就否决了该公司。这种做法是很忌讳的,很容易把 应聘者的关注点引导到狭隘的数字比较上去。如果企业薪酬不是很具备市场竞争力,可以告知应聘者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据(年薪或者月薪),其

16、他相关数据可以通过告知应聘者薪酬结构与计算方法就可以 了,比如固定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以及发放时间。所以,在薪酬谈判时尽量用比例与结构说话,尽量少用数据来说话(除非是很有利的数据)。在介绍福利时,也尽量 展现福利的项目,而非具体额度。总之,薪酬谈判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勇气与智慧并存,它源于对双方信息的充分把握,对双方心理的准确捕捉,以充足的信心、坚定的立场、开放的思维、亲和的态度,有理有利有节的进行沟通,才能达到薪酬谈判的成功!在宝贵的面试机会中谈薪资是一种浪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给别人一个拒绝你的理由。所以职业顾问不主张在面试时主动和老板谈薪水。但在有些面试中,即使你一再避免谈薪水,面试官还是会要求你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还一再推脱,恐怕就要使自己显得软弱了。如何谈到点子上?在回答薪金问题的时候,不能乘匹夫之勇乱答一气,要有准备,要有策略:策略 1、把期望值放到行业发展的趋势去考虑你的专业是什么?人才市场对你这类人才的需求有多大?留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