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3751642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精选(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2浅析明代史学转型的原因 明代史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觉得没什么成绩可言,其实明代史学著作的数量是惊人的,其质量也是不可轻忽的。到了嘉靖以后的晚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本文将在综述明代史学发展历程基础上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作一些探讨。一、明代史学发展的历程从 14 世纪 70 年代至 17 世纪 70 年代,这 300 多年的史学研究史,是明代史学发展的时期。那么。对于明代史学的发展时期如何分段,史学界有不同的分法。在本文中,我将把洪武元年至正德末年作为前期,嘉靖元年至万历二十一年为中期,明末清初为后期。 1这种

2、分段法突出了明代史学由理学化走向非理学化这一渐变的历程。 (一) 理学影响下的明初史学明代初期的史学有两个特点:第一:多是直录当时的政事。这包括两种途径,即官方记录和民间个人记述。明初政府继承了我国历代重视修史的传统,沿袭前朝旧制,设翰林院,置史官掌修国史。老皇帝死后,新即位的皇帝即诏修前一代实录,以勋臣为监修官,阁臣充总裁官。土木之变之前,明朝政府共修出了实录四部。明朝中期和后期继续实行这一制度。从太祖到熹宗共十五朝,先后修成十三部,共 2925 卷。明代各朝实录所记内容十分丰富,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2以编年体的形式,不断地记载

3、一朝的诏敕令旨、政务活动、财政赋役、政治制度、典章制度、官员升迁,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民族关系等等,保存了具有重要的历史史料价值的原始材料。2民间个人记述多是跟随朱元璋、朱允炆、朱棣等人创业从政的人,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耳闻目睹的事情记录下来。如詹同、宋濂等是明初的名臣,他们撰写的大明日历100 卷,详细记载了明朝自朱元璋 1356 年临濠起兵,至 1373 年征伐戎绩、礼乐沿革、行政设施、群臣功过、四夷朝贡等事。 3刘辰在明初曾奉命出使方国珍,以后又参与修太祖实录 ,其国初事迹一卷所记之事都是作者亲见亲闻,因此比较真实确切,无所隐讳。金幼孜曾于永乐八年(1410 年)和永乐十二年(1414 年

4、)先后两次随朱棣北征,其所著北征录和北征后录各一卷,即他在行军途中,逐日据马鞍撰写而成。他们记录了朱棣关于北征的言行与行军路程、作战状况、气候、见闻等等,为研究明初与蒙元残部斗争以及经营北部边疆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二,由于明王朝刚刚建立,朱元璋等人为了恢复封建秩序,建立了一系列比较完备的封建国家机器,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和颁布了各种法令,规定诸司规章,这些法令和规章文书本身原不是史书,但为后人研究明史提供了资料。如 1367 年开始制定,后经屡次改定,最后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21392 年正式颁布的大明律以及为解释补充明律而编

5、成的大诰 、 大诰续编 、 三编 ,1393 年翟善完成了对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五军都督府的职掌作了详细叙述的诸司职掌十卷,都属于此类资料。明代前期的史学是宋元理学化的延续,在某种程度上理学化程度比宋元时期还要高。经过长期的角力,叙事史学范型早已为学者所否定,理学化史学观念普遍为社会所接受。正统论的起伏,直接制约了修史活动。民族矛盾一旦激烈,民族主义史学思想就炽热,重新改写历史就成了史家的任务。在明代前期的理学化程度比较高的年代里,有的只是扭曲了的纲常史学作品。所幸的是上述官方修史元史 、明实录 、方志没有完全理学化,他们的编纂水平可能不高,但总算保住了

6、传统叙事史学的香火。官方修史也有纲常目标,只是没有学者走得那么远,程朱理学化学者追求永恒的道德标准,而政治家更注重现实的政治需要,这是双方行为不同的原因所在。这一时期,外国史地学的异军突起,多少给沉闷的史学局面带来一丝生机。不过,这种成分在当时的史界占的份额不大,因而难以有大的作为。5总的说来,明代前期虽然也出了一些史著,但是不十分理想。原因在于经济落后,政治专制,思想一统,整个社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2铁板一块。史学的理学化扼杀了前期史学的生机与活力,从史家队伍结构来分析,前期史加主要是史官,每次官修,都动用了大批的史官。史官之外

7、的出身低层官员的史家队伍十分小。也就胡粹中、范理、陈诚、费信、蒋谊、许浩等人,他们的地位不高,作品微不足道,根本无法与后期的史家群体相提并论。真正意义上的史家群体消失了,学术自然也难以有大的作为。(二)明中叶,史学转型嘉靖至万历初年,是明朝史学的转型期。史学由理学向非理学转变。一方面,理学化史学依然存在。这突出表现在通史、断代史的改写方面,纲常正统论仍是其指导思想。宋元史的改写,是这个时期的热点。成书不少,至今留下来的仍有宋史质 、 宋史新编 ,此外,五代史方面还有唐余纪传 ,通史方面有弘简录 、 左编 、 函史 ,这些作品的指导思想,其一是化繁为简,以适合当代读者阅读;其二,是宣传华夷之辨,

8、振兴民族精神。4宋史质 、 唐余纪传 、 弘简录比较典型。 宋史质在讲道德正统之余,能兼顾到学术性,这是它的长处,也是此书仍受今人重视的原因之所在;左编是一部讲治理的书,同时贯穿了较强的正统思想,是一部政治化、正统化比较高的史著。 函史是一部从理学家提倡的天人相应关系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的史著。有较强的正统、道德色彩,同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2时也讲道德评判。这是一部典型的理学化作品,这些作品得存在,表明宋明以来理学化史学仍有较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叙事考信传统受到学者的追捧。正统、嘉靖年间,是明朝学术变化最明显的一个时期。经济的进步,引

9、起了学术上的变化。程朱理学受到挑战,王学开始崛起。在这个大背景下,理学受人鄙视,传统的经史文重新受人推崇。这也就是明中叶所谓的史学复古,史学复古就是否定理学化史学,提倡传统的叙事考信史学。新范型史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批判理学化史学。正德、嘉靖时期,代表人物是“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允明;万历初期,有王世贞,此外,李梦明、杨慎等人也有批评宋学的言论。批判旧范型史学,为新范型史学的成长奠定了基础。第二,考信的兴起。考信由古籍考据开始,进而延伸到当代史领域。前者的代表是杨慎,胡应麟,后者的代表是王世贞。考信的兴起,表明了明代史学的学术色彩强了。第三,叙事理论受人重视。新史学的确立,需要有

10、自己的理论。明中叶以来,虽然没有产生史通那样的史学理论专著,但明中叶的史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或改编汉唐经典史学理论之作史通 ,如陆深史通会要 ;或对历代名著编纂的得失进行系统的思考,寻求合适的修史模式,这方面梁梦龙、卜大有做出了一定的成就;或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2编,宣传传统史学名著中蕴含的理论精义。明中叶人“取节”古人的史学理论,偏重史法、史体、考信、纪事。这些思想遗产的吸收,对明代史学的转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四,新范型理论下的编纂实践。明中期的当代史编纂,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陈建为代表的编年史派,讲究资治,以继通鉴为已任

11、;一是以郑晓、王世贞、魏显国为代表的马班风格派,以恢复综合体为已任。6“新史学”讲社会政治方面的作用,也注重学术研究,史学的社会功能、学术功能结合得比较好,从影响来说,这一派显然占据上风,作品也多。程朱理学一统局面的打破,为学术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学术文化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善,使学者群体得以崛起。从史学队伍结构来说,中期已不同于前期,以官员型学者为主,说明这一时期史学的转型是由一批上层学者带动起来的,学者群体的崛起,是史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明代中叶史学的转型,使史学走上了正常发的道路。(三)明末清初,史学日趋多元化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 ,官修本朝正史开始,至清朝康熙十八年(

12、1629 年) ,官修明史开馆,是我们所说的明未清初时期。这个时期,从政治上来讲,经历了明清两朝的更替,统治民族也经历了汉族与满族之间的交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2但从史学的发展来说,它们之间却是连贯的。明末清初史学的主旋律无疑是明史(当代史)的编纂。万历年间官修本朝史有两项重大的活动:即重修大明会典和政府主持纂修纪传体本朝史。万历四年(1576 年) ,明神宗下会重修大明会典 ,万历十五年修成,共二百二十八卷。与以前的明会典相比,万历重修者增加了正德至万间事例。它以六部为纲,详述了诸司职掌与事例,内容丰富, “凡史志之所未详,此皆

13、具始末,足以备后来之考证。”万历中期,大学士陈于陛建议政府纂修纪传体本朝史。万历二十二年三月明神宗遂命陈于陛、沈一贯、冯琦等人负责,开馆纂修。 “集累世之实录,采朝野之见闻,纪传书志,颇有成绪。 ”二十四年陈于陛病死,所写的稿子又因二十五年宫内三大殿发生火灾而烧毁,修史工作没能继续下去。这次纂修本朝史,虽然没有成功,但在此基础上却留下了两部书,即国史经籍志和国朝献征录 。 国史经籍志五卷,附录一卷,它在著录书籍时,注重分类,颇有参考价值。 国朝献征录是一部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按官爵、地位分列,收录了洪武至嘉靖年间的人物,材料相当丰富。万历朝官修本朝史的失败,促使私人纷纷代庖;明清易代,民族主义史

14、学思想,也促进了明史的编修。在通史、断代史编纂方面,成绩仍不理想,因为正统论是宋明史学思想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2的主线之一,到了晚期,它并没有随着实学的兴起而退出历史舞台,在部分学人那儿,反而越陷越深。叶向高认为“宙宇间惟治统、道统相提为两大事。治统紊则乱贼肆,道统紊则异端猖狂,其害均也。而道统之害,及于人心也道者尤其。 ”7徐奋鹏、郑郊是二统论者,在他们的著作古今治统 、 史统中,他们将正统论付诸了实践。晚明史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史学现象,李贽是明代启蒙史学思潮的第一人。 童心说不仅表现了李贽的文学思想,更重要地是系统阐述了李贽的启蒙思想。张燧是一个实学化的学者, 千百年眼是介于史考与史评之间的晚明史学杰作。钟惺的史怀是晚明优秀的史评著作。钟惺以破坏纲常出名,在晚明和李贽齐名,被顾炎武、王夫之认为是“导天下于乱的洪水猛兽式人物” 。 史纠开了历代正史研究之先河。此外,晚明史学工具书的编纂、科学文化下的教科书编纂、通俗史学走向民间值得注意。明代编纂了不少史学方面的工具书,其中,晚明王光鲁的阅史约书最值得注意。王氏是专门编纂工具书的学者,于此可见,晚明的工具书编纂有专业化、职业化趋势。是一个考试大国,应试的群体数量很大,所需要的应试用书市场也很大,为适应种种科考局面,晚明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